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女兒是個“假小子”怎麼辦?

女兒是個“假小子”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大學生中有78%的女孩,在童年時期有假小子的表現;而在高中女學生中,有63%表示她們在兒童時期有假小子的行爲;在成年女性中,則有51%的人稱她們在兒童時期曾經是假小子。究竟是什麼樣的深層原因產生如此多的“假小子”呢?

女兒是個“假小子”怎麼辦?

小國剛進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們都以爲“他”是個男孩:短短的頭髮,夠時尚的男孩打扮,不但活潑好動,打起架來也毫不含糊。

最新調查顯示“假小子”最受小夥伴歡迎

小國剛進幼兒園的時候,老師們都以爲“他”是個男孩:短短的頭髮,夠時尚的男孩打扮,不但活潑好動,打起架來也毫不含糊。到了晚上家長來接,爸爸媽媽張口就叫“兒子”,小國也立刻答應,親熱的很。但是老師們拿過“他”的登記表一看,性別欄裏清清楚楚地寫着“女”。再觀察一下,小國雖然平時跟男孩子玩的多一些,可到了該男女分開的場合,她還是乖乖地回到了女孩子的隊伍。儘管這樣,大家還是不自覺地把小國叫成“假小子”。

美國心理學家珍妮特·海德的研究表明,像小國這樣的假小子並不是少數:在大學生中有78%的女孩,在童年時期有假小子的表現;而在高中女學生中,有63%表示她們在兒童時期有假小子的行爲;在成年女性中,則有51%的人稱她們在兒童時期曾經是假小子。究竟是什麼樣的深層原因產生如此多的“假小子”呢?

有些女孩天生長着男性的大腦

“胎兒在腦部發育時,就有男性腦和女性腦的區別。”北京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沈政說。

人腦沒有劃分大腦半球之前,就開始分泌性激素,分別沿着雌、雄兩種激素爲方向生長出男性腦和女性腦。其中女性腦中長距離神經纖維比較豐富,表現爲善於觀察、對外部環境比較敏感和關心,也因此更富有同情心,更能夠理解別人。而男性腦中近距離神經纖維佔主導,則表現爲較強的執行力,思考問題容易深入,但對周圍環境則反應粗糙的多。

心理學家普拉博和科文研究發現,“假小子”是不牴觸女孩角色行爲的女孩,她們只是顯示出一些男孩子的性格特徵。從統計學上來說,“假小子”是非常普通的現象,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這是不正常的行爲。

家長很容易培養出“假小子”

教育家楊維豔說:“孩子在1歲的時候開始有性別意識,2歲以後纔會得到加強,在他(她)個性形成的初期,如果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特別是女兒)能夠成長爲一個充滿個性、外向的孩子,着力培養會有明顯的效果。”在抱有這種期望的家庭中,父母給自己的女兒扮成小男孩,父親陪伴的時間比較長等等,會使孩子的思維模式產生變化,性別認同發生混淆。

女孩當“假小子”更能保護自己

陽光華仁心理諮詢中心兒童心理學專家王豔梅認爲,女孩子在傳統中原有的羞澀、內向等特質在現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起的積極作用不大。特別是針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時,過於含蓄內斂會帶來不必要的誤會和傷害,因此女孩子們爲了保護自己,使溝通獲益最大,也會有意識地培養一些使自己更近於男性的性格特徵。

文化的偏見催生了“假小子”

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方剛認爲,社會性別定義本身就是文化界定的,不是與生俱來的,生理上的根據只能作爲參考而不是完全定義,一個理想的社會不應該規定哪個性別就該有哪種性格。“假小子”這個稱呼實際上代表的是社會和文化對一個人的看法,說明文化對這種個性發展的方向還存在着一定的偏見和疑惑。

相關鏈接

如何減少“假小子”成年後的困擾

10月12日,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公佈了一項與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開展的“傾聽兒童心聲———被忽視和被排斥的夥伴”調查。調查顯示,“假小子”女生最受到小夥伴們的歡迎。

陽光華仁心理諮詢中心兒童心理學專家王豔梅說:“她們的個性會比較開朗,更容易相處,可以輕鬆地交到很多朋友。”而到了青春期後,在目前看來,她就要受到一定的困擾,因爲畢竟現在的社會對於性別的定義仍然保有過去的很多重要因素。“在異性交往中,她更容易被當作兄弟姐妹親朋好友而不是戀愛的對象。”

而解決之道也不是沒有:“這要看她是否能認清自己的社會角色和社會地位。”教育家楊維豔說。一個女孩,在成長爲母親和妻子之前,如果可以對自己將來的社會責任有充分的認識,對自己進行一些改變,增添一些母性,那麼在將來扮演她社會角色這方面,她也能做到遊刃有餘。楊維豔說:“現代的兒童教育提倡雙重性格的培養,就是讓孩子不是隻具備一種特質。在教育系統中,我們會刻意地安排男老師授課,增加課程的男性氣質,在課外活動中也讓男孩子和女孩子多接觸,彼此都形成圓滿的人格。而不是讓他們始終處在女性長輩的包圍中,喪失了自己的活力。”

但在中國人民大學性社會學研究所博士方剛的眼中,這些所謂的“困擾”在未來都是不存在的:“我們的社會性別角色塑造不成功,並不是說明我們這個人活得失敗。”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