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媽媽,我要打死你!” 可怕的詛咒敏感期來了!

“媽媽,我要打死你!” 可怕的詛咒敏感期來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快來呀,你再不來我就要把你炸飛!”星期天一大早,就被這一句“驚悚”的話給劃破了安寧。我正帶着二寶在客廳玩耍,大寶天天跟爸爸還在臥室,兩人大概是起了什麼衝突。

01

“媽媽,快來呀,你再不來我就要把你炸飛!”

星期天一大早,就被這一句“驚悚”的話給劃破了安寧。

我正帶着二寶在客廳玩耍,大寶天天跟爸爸還在臥室,兩人大概是起了什麼衝突。

我一進去,孩子就一副氣惱樣兒,指着躲在一邊的爸爸說:“媽媽,我不想要這個爸爸了,我要把他踢飛到太空去!”

天爸在一旁給我使了個眼色,大概是沒轍了。

想起前兩日,也是類似場景,因爲一點對奶奶的不滿,就放言:“你這個臭奶奶,我不要你了,我要拍死你!”

當時我們一家都在吃晚飯,爸爸表示很惱火,老人也很震驚,大家似乎都被他的這一句“口出惡言”給激怒了。

爸爸當即就教育批評了他,拎他進了“小黑屋”思過一會兒,要他尊重奶奶,不許說不文明的話,還跟奶奶道了歉。這事兒算是過了。

“媽媽,我要打死你!” 可怕的詛咒敏感期來了!

沒想,才過兩天,似乎已經忘了這個教訓。

聯想到他最近一段時間經常掛嘴上的“屎臭屁”“大傻蛋”“討厭蟲”等等污濁的詞彙,天爸跟我說,這孩子是不是着了什麼魔,越想讓他不說他卻偏要說得多,有時根本沒法接他的話。

我們的孩子一向挺溫和而文明的,睡前都會跟每一個人抱抱親親道晚安,說要“要一直一直愛你”“永遠在一起”的,現在怎麼突然變成如此兇惡,感覺要令人奔潰。

奶奶還跟我說起,前幾天剛把一個小朋友給“恐嚇”哭了,說是要“砍斷他的腿”。

奶奶說,這孩子太暴力了,感覺像是變成了壞孩子。

根據這一連串信息,我腦海中終於反應過來,這應該是“詛咒敏感期”的到來。

只不過,這一下,來得有些兇猛。

我過去溫和地抱抱他,輕聲地問,“如果你把爸爸媽媽都炸飛了,那你沒有爸爸媽媽陪伴了,以後該怎麼辦呢?不過你即使把我們炸飛了,爸爸媽媽還是依然愛你的。”

“額……那還是不要炸飛了吧。”4歲多的孩子,還是很天真的。

02

其實,根據敏感期理論,詛咒敏感期一般出現在3歲左右,這跟每個小孩的語言敏感程度有關。

天天現在4歲半了,我以爲差不多過了這個階段,或者是之前的敏感期沒有捕捉到,已經順利度過了。沒想到,這一次,讓我如此清晰地感知領教了一回。

之前就有媽媽帶着困惑諮詢過,爲什麼之前講理講文明的孩子突然就爆粗口了,諸如“打死媽媽!”“殺死爸爸!”“摔死奶奶!”“臭媽媽!”“壞奶奶!”等等,愛罵人,愛發狠詛咒,越是阻止就越喜歡這樣說。

甚至爲之苦惱,覺得孩子出口無禮、變得“沒教養”而感到自己的教育失敗。

“媽媽,我要打死你!” 可怕的詛咒敏感期來了! 第2張

其實不然,這正是代表孩子在成長。

只是,他進入了生命中的一個新的敏感期——詛咒敏感期。

1歲多的兒童,當發現一個詞語和一個外物能配上對時,他會重複進行這種配對,比如:“媽媽!”“哎!”“媽媽!”“哎!”在這一叫一答中他享受着語言能指稱帶來的喜悅。這是兒童語言敏感早期的表現。

隨着年齡的增長,孩子很快發現一句話能表達一個意思,很快,孩子就會留意到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一句話有時候會產生一種強有力的效果。

詛咒敏感期是語言敏感期中的一個表現。當孩子發現語言本身是有力量的,尤其是有些話能夠像利劍一樣刺傷別人,孩子就會使用強而有力的語言來試探、發展自己的力量,並觀察別人的反應。

第一次天天對爸爸說“我要炸飛你”“我要打死你” 的時候,天爸的反應是很強烈的,甚至也說:“我不要你了!我做別人的爸爸去了!”結果,天天后來也學會了:“我不要你了,你去做別人的爸爸吧!”

可見,孩子體會到了語言的殺傷力。當他發現語言的力量後,就會經常性地使用這類語言來故意激怒你。

只不過個體有差異,也許不同的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程度會不同。

03

其實,孩子的各個敏感期,都是他們探索學習的過程,隨着成長,過了這個階段也都會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詛咒敏感期也是如此,在一段時間以後就會悄無聲息的過去。

對於其他敏感期而言,孩子一般都需要得到滿足纔會順利度過。而對於詛咒敏感期,卻相反,父母的反應越強烈,可能就越容易激發孩子使用詛咒語言。

如果你的孩子也出現了詛咒敏感期,千萬不要反應過於強烈,因爲,你的反應越強烈,越容易激發孩子不斷地使用詛咒性的用語。

一般來說,小朋友只在“詛咒敏感期”纔會有足夠的興趣去如此表達,如果成年人對此反應過激,或者讓他們感到,在生活中經常看到或聽到類似的表達方式會讓他從中受益,孩子就有可能形成無意識的習慣,並延伸下去。

所以,對付詛咒敏感期最好的方式就是冷處理。你要知道孩子說髒話狠話只是在一定階段內的行爲,那就無須爲此大驚小怪,平和淡定地面對就好了。

“我要殺死你。”從孩子那澄澈的眼神可以看出,她說這話並沒有惡意。

“是嗎?我要是被殺死了,你就再也見不到我了。”

“那你去哪兒了?”

“我就變沒了。”

“那我要把你砍斷。”

“我要被砍斷了,就需要用膠水把自己黏好。要黏不好就麻煩了,我就死掉了。”

“那我把你頭砍下來。”

“那我的頭一定很傷心,因爲它不能跟我的身體在一起了。”

……

從始至終,林老師只是很平淡地面對孩子的這個行爲,並沒有給她講道理,告訴她這話有多狠,有多不受人歡迎,只是很自然地呈現後果給她。

聊了幾句,孩子很快被別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也就把要殺人砍人的念頭給忘了。

過了幾天,孩子再也不曾提起過這個話題。

確實,一般來說,如果不是特別在意孩子的詛咒,並表現出“一點也不好玩的意思”,當孩子發現他的“髒”話、狠話並沒有獲得想象中那麼強烈效果時,慢慢也就會失去興趣,從而逐漸順利度過“詛咒敏感期”。

“媽媽,我要打死你!” 可怕的詛咒敏感期來了! 第3張

最近幾日,天天的這種行爲少了很多,這大概跟我們全家達成一致的“冷處理”反應有關。

當他吼“奶奶你真是個大笨蛋”時,奶奶會冷靜地告訴他,奶奶會做菜燒飯給他吃,不是笨蛋,這樣說奶奶會傷心的;

當他喊“媽媽我要把你頭砍斷當球踢”時,我會平和地告訴他,媽媽會把頭黏上去,雖然很傷心,但依然很愛你……他也會順勢來抱抱我,迴應告訴我“我其實也很愛媽媽的”。

所以,不要再誤會這個特殊階段的孩子了,也不必過度緊張、憂慮,冷靜面對,對症下藥,相信那個乖巧可愛、善解人意的寶貝,很快就回來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