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影評一

電影是在慕尼黑電影節觀看,感覺如同另一個另一個版本的《山河故人》。

賈導新作《江湖兒女》聚焦的依舊是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故事,通過小衆國產黑幫題材詮釋江湖中的情和義,故事背景依舊設定在山西,有90s集體看小馬哥提升業務水平的黑社會,原聲不變的是葉倩文,觀影時從頭猜到尾這到底是部什麼片子,徐崢出場時彷彿公路片(《人在囧途》),馮小剛出場又變身喜劇片(《甲方乙方》)。

片子裏埋了很多條線和以前的片子遙相呼應,趙濤演技達到了新的境界,完全不輸廖凡,尤其是手裏那個瓶子的運用。

唯一的不足,就是故事結構太散,不如《山河故人》那般連貫。

賈導面相和善,說話輕聲細語,在之後Q&A談及影片譯名《Ash is purest white》說靈感來自山西火山羣,他希望給時代變遷下被遺忘的炮灰拍點什麼。影院全場爆滿,多半德國人看的得一頭霧水,因爲西方體系裏壓根沒有"江湖",自然也難以理解裏面的"關二爺"。

如今江湖僅存於北方——賈樟柯的山西,馮小剛的老炮兒和張猛的東北,就像抖音和快手的區別,就差在那一絲煙火氣上吧。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影評二

故事裏有賈科長一貫的城市變遷、山西、三峽、迪廳、港樂、白事… 某種程度上串起了他過往的關注和作品,當然從新增的『宇宙囚徒』對他近期的科幻創作可見一斑了。

而這一次,確實是個愛情故事。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她本不屬於江湖,而最後她纔是那個江湖裏的人。

對於他而言,江湖是男子的面子、票子,是鬥狠逞勇、是做大哥,即使最後死在這條路上。

『那我呢?』她問。

這麼多年,她心裏都有他,即使在戈壁沙漠、黑夜一人、貌似從宇宙中獲得了力量和解脫。

『沒感覺,所以不恨』,眼瞼顫抖。他落魄歸來,還是找她,可在她無依無靠、踽踽獨行的時候,他都一次次逃在哪裏了?對於收留照顧,盡心盡力,她只說是『江湖義氣』,對於她而言,江湖如此,重的是責任,信義,還有愛的純粹。

一個這樣聰明而堅韌的女人,在愛裏卻是,而往往也是,卑微的。

自尊讓她收回手,愛讓她不離不棄。

細節還是處理的很好,男女主的表現可圈可點,動情,真實。影片的真實不僅體現在生活細節及羣演上(科長的一貫特點),更是各種諷刺幽默背後透露的辛酸,比如張譯的角色(這仙人炸玩的),比如兩次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的表現形式,厚重的鄉土氣息,不是麥香,是下層的腐臭,粗俗,燒焦的味道。

徐崢的角色其實偏弱,馮小剛的出現讓這片子有點大咖雲集的賀歲片味道,中間有部分節奏把握不太好。

最後一句『我走了』,留下來時備好的幾百塊錢,算什麼?大可以說是『怕耽誤她』,可他又何曾真正想過她要什麼,併爲之努力,那時的愛有多少是自我表現的成分,分分鐘的事兒卻讓等了三年的房子,去什麼新疆做家屬… 人吶,自私自我的獨具魅力,可最後,他還是出走,因爲那纔是他的江湖路。

你們愛而糾纏,可終究不在一個江湖裏。

片名英譯『灰燼是最純的白』,法譯是『永恆』。我們最後都會倒下,高溫淨化黃土一抔,自己和過往皆成雲煙,什麼永存了?大概只有那時一幀一幀的時光,以及鑲嵌在裏面的槍聲,血,笑,愛,淚,一起一伏的心跳,瞬間的明、暗,聚和散。

一入江湖歲月催

不勝人生一場醉

塵世如潮人如水

只嘆江湖幾人回

江湖兒女觀後感

觀後感一

要給老外解釋清楚什麼是江湖並不容易,賈樟柯用了一部電影來說明白: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情義特別重要,因爲背叛特別尋常,肝膽相照和兩肋被插兩刀,不過就是上一秒和下一秒的事情,宛如浪尖和浪谷,波濤洶涌江湖險惡。江湖,也就是這麼一回事了。

一部《江湖兒女》,賈樟柯也用了一場戲概括了“江湖”:汾酒茅臺杏花村,管你清香醬香倒在了一個大臉盆兒,宛如江河溪澗奔流入海,分了喝去從此你我就都在這一個醬缸裏滾打了。這場儀式裏,慷慨陳詞的是廖凡演的老爺們兒彬彬,說“幹了”的是趙濤演的巧巧。在火山前,彬彬教趙濤打槍,說從此你就是個江湖人兒了,事實上,巧巧踏入江湖比他倆想的都要早一些。

江湖兒女,講的更像是江湖女兒,整部電影其實就是“巧巧”的成長史。巧巧從單純的大哥的女人起步,彬彬教她“江湖的人遲早是個死”,但沒有告訴她“一入江湖深似海,從此山河皆路人”。巧巧是靠自個兒,摸爬滾打學會坑蒙拐騙,以暴制暴。來來往往一大堆人裏,也就巧巧心底牢牢記住了“講究”兩個字。倒也沒錯,女人有時候反倒比較仗義,因爲兄弟情義大部分時候是利益驅動情感,而女性的義無反顧則來自一往深情。

在這個以情感爲主線的故事裏,賈樟柯熟悉的作者風格依然強烈,比如那些大衆意見裏通俗甚至流俗的罐頭音樂,仍舊是導演把玩的元素:巧巧在奉節的文化館哼唱《有多少愛可以重來》,大概是迪克牛仔最接近文藝的一次,配合上依次登場的縣城迪廳、墳頭國標,中老年小合唱《瀟灑走一回》,這些你可以說這依舊是“獵奇”的中國式奇觀,但時代獨特的審美被賈樟柯個人的獨特審美二次加工,就像影片中的“獅虎同籠”一樣呈現出新的質感,導演仍舊忠實的記錄着我們這個時代荒唐又爛漫的一面。

美術道具層面,以通訊工具、交通工具呈現時代變化,類似包錢紙的包裝上暗藏心機,諸多細節還是有讓人會心一笑的暗號。在宏達的背景設定上,也沒有放棄呈現縱深的中國時代變遷,但整體而言,賈樟柯最擅長的符號學和社會批判都略顯節制,退居到了表達情感之後。賈樟柯在酒會上都有點羞赧,說“是不是太煽情”了,我倒想說這可能是最讓人敬佩和喜愛的一點,可以說導演冒着“情節劇”的危險去展露自己的溫柔沮喪,淡化了追訴世界如何扭曲個體,而強化個體如何涅槃堅持,以及那一點無可奈何的憂傷:二十年裏,巧巧一路上遇到的盡是女盜男娼皮條客,有情有義反倒落了個無靠無依,最後通過監視器鏡頭裏呈現落寞蕭索,讓人心悸,這大概是賈導作品序列裏最好的結尾之一了。

對於女主角趙濤而言,這是她職業生涯表現空間最飽滿的一次,說成導演寫給她的一封情書也不爲過,也沒有誰比趙濤更合適出演巧巧這個角色,趙濤從太原舞蹈老師走向國際影后的過程,她的執拗與淳質,後天所激發的表演靈性,與巧巧的成長史都不謀而合,在《江湖兒女》裏也展現的淋漓盡致。有趣的是時過境遷,在這部電影中,巧巧年輕時候要靠趙濤表演去尋找當初的青澀,反倒是當下階段老闆娘的戲份,包括砸茶壺在內的許多場戲,趙濤揮灑自如顯示出大氣從容。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樣一個大女主的電影中,廖凡飾演的彬彬同樣光芒萬丈。出演這種“即使千錯萬錯,依然無悔愛他”的男性角色,要靠演員強大的荷爾蒙和個性魅力支撐,廖凡不負所托呈現了影帝級的表演。賈樟柯的作品善於調教羣衆演員,形成獨特氣場,這對職業演員來說其實是個巨大挑戰,但恰好廖凡就是那種演員,自帶了某種踏實生活賦予的煙火氣,讓他可以無縫對接到不同大導演的作品。在這部影片裏,在牀上翻滾和摔下輪椅的戲,重重的砸在觀衆的心上,幾欲使人落淚。

對於《江湖兒女》,賈樟柯導演的影迷可以輕鬆地發現“迷影”氣質,它像是對前序作品的一次回眸致敬。男女主角巧巧和彬彬的名字和設定與《任逍遙》完全一致,而巧巧到奉節尋找丈夫的情節又與《三峽好人》“不謀而合”,在服裝道具乃至置景動作上都有許多“重疊”,例如巧巧奉節尋夫的礦泉水瓶,行使了同樣的使命。事實上,賈樟柯其他作品也可以在《江湖兒女》中找到痕跡,這讓影片看上去像是創作進入成熟期的賈樟柯對自己階段性總結,是汾陽小子一路走來的一次深情回眸,也是他在長期爲時代發聲後一次個人的情感鬆綁。看這部電影對資深影迷來說,也許有創作新意上的不滿足,但也有一夜看盡長安花的輕鬆愉悅。

賈樟柯電影最迷人的部分是他用先鋒的視聽語言包裹了獨家的鄉愁記憶,在中國有這個機會又有這個天賦做這件事的人絕無僅有。從《小武》開始,賈樟柯在成長的經驗裏攫取了豐富的資源,但一入江湖深似海,汾陽對賈樟柯來說已是漸行漸遠。如果說前序作品,成長的經歷是他表達態度的武器,而《江湖兒女》則有更多的情感宣泄。這部電影是否是賈樟柯最優秀的作品,自然有待時間來回答,但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他像一個分水嶺,牢牢地收束了之前的創作。聯想到接下來在籌備的《雙雄會》、《在清朝》,大概可以期待賈科長山高水長大步向前,匆匆過往,皆是山河路人。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第2張

觀後感二

對賈樟柯電影的認知總會經歷三個階段:這是什麼鬼?這纔是電影!他下一部什麼時候?

賈樟柯的電影沒法明確劃分成什麼類型,但又自成一派,構成獨具一格的風格。甚至很多時候你在天橋上望着人流都會想,如果是賈樟柯來拍會是怎樣的故事。

當電影人都在被技術和ip洗腦,從藝術家變成了數學家時,賈樟柯還是一如既往用着最常規的攝影機,記錄着時代的每個律動。

賈樟柯與他的電影一樣,總是要放置到更高維度和更大範圍中去思考,纔會過濾出他眼中的世界。現階段的賈樟柯48歲,他的攝影機拍過各種各樣的邊緣人物,彷彿是一個溫柔的俠客,時刻捍衛着早已被忽視的真相。真相在哪兒,你我不得而見,而賈樟柯總是能準確清晰的找到並呈現,《江湖兒女》的故事發生在本世紀初,2001年的中國彷彿一下子與上世紀的所有進行了決裂,儘管只過去了一年。

故事的脈絡與賈樟柯過往的電影一樣極其簡單,其中的“兒女”斌哥和巧巧的故事起源於世紀初的山西塞外,鏡頭跟隨兩人在時代變遷中的得與失、愛恨糾葛,輾轉山西、三峽、新疆,人物的命運與地域並行共進,最後迴歸山西小城的兩人依然避不開時間的蠶食,總有一方缺乏勇氣從而勞燕分飛。

片名《江湖兒女》貼切又獨特,有的人看懂了江湖與漂泊,有的人看懂了兒女與情長,前者是賈樟柯強調的語境,後者是賈樟柯善用的語法,兩者拼接起的是賈樟柯精心漂洗出的時代狀態。大概是一種以不變應萬變的理想吧。

情義是被時間消耗了,還是本身情義就是江湖裏共用的保護色。不然五湖四海的形式從何而來?江湖之險惡人盡皆知,若是酒裏有不乾淨的東西,摻在一起喝大不了大家都中毒,同時如果有人買不起酒,拿清水冒充,摻在一起共飲,無非就是大家都喝的淡了些,是一種對同甘共苦的絕對象徵,也是人在江湖達成的心照不宣的共識。如此一來,假裝信任後換來的不過是更爲虛假的情義。

當然,賈樟柯電影裏總會有一個“英雄”,一開始會以爲是廖凡飾演的斌哥,他有着教父般的沉着與冷靜,可以施捨給偷襲的小混混以胸懷,只是意圖換來的敬畏卻不知去向。江湖從來都不是某個人的,今天你斌哥可以耀武揚威、稱霸一方,明天就會有人用比你更狠的辦法將你放逐。後來我們目睹了斌哥徹底失望後的逃避,昔日的兄弟已慢慢離他而去,他所期待的“東山再起”成爲了奢望。他,不是英雄,他與英雄差一點接受變化的勇氣。

而趙濤飾演的巧巧纔是真正的“英雄”,也是賈樟柯最願強調的獨屬於女性的堅韌與執着。在電影中你能看到巧巧在斌哥身上寄託的愛情,讓你發現爲一個人不顧一切從來都是愛的最高表達。之後對世俗的追求讓斌哥遊走於不屬於自己的江湖裏,甚至都不敢面對千里奔襲過來只求一見的昔日愛人。看到這裏突然想到了一曲《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愛可以重來,有多少人願意等待……”既然愛人不在了,找回愛情是不是更重要。

賈樟柯借巧巧說出“火山灰應該是最乾淨的東西了吧,經過高溫燃燒,菸灰不就是最乾淨的?”是否在表達每個人都有原罪,除非燒成灰燼才得以救贖。緊接着就是對斌哥原罪的解釋,他有槍仍怕被別人給滅了,是因爲有槍的招惹來的都是不把槍放眼裏的人,害怕槍的早就躲得遠遠的了。

《江湖兒女》的原名爲“金錢與愛情”,分別對應的正是斌哥看重金錢,而巧巧看重愛情,所以在這種物質與情感的對立中,自然就是無休止的矛盾。從結局的處理看來,賈樟柯相信的是情感的永恆,物質的極致不確定性。所以,這仍是一部有着濃濃賈樟柯印記的電影,所以,他下一部是什麼時候?

江湖兒女的劇情梗概

故事起始於2001年的山西大同,模特巧巧與出租車公司老闆斌哥是一對戀人,斌哥每天在外面呼朋喚友,巧巧希望能夠儘快進入婚姻。一次,斌哥在街頭遭到競爭對手的襲擊,巧巧爲了保護斌哥街頭開槍,被判刑五年。巧巧出獄以後,開始尋找斌哥以便重新開始,然而事情卻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江湖兒女電影影評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