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拼音版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賞析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拼音版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賞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拼音版,這是南宋詞人岳飛寫的一首詞,詞中通過今昔對比中表達了深忱國事的悲憤之情。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拼音版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作者:岳飛 朝代:宋代

原文:

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卻歸來、再續漢陽遊,騎黃鶴。

拼音解讀:

yáo wàng zhōng yuán ,huāng yān wài 、xǔ duō chéng guō 。xiǎng dāng nián 、huā zhē liǔ hù ,fèng lóu lóng gé 。wàn suì shān qián zhū cuì rào ,péng hú diàn lǐ shēng gē zuò 。dào ér jīn 、tiě qí mǎn jiāo jī ,fēng chén è 。bīng ān zài ?gāo fēng è 。mín ān zài ?tián gōu hè 。tàn jiāng shān rú gù ,qiān cūn liáo luò 。hé rì qǐng yīng tí ruì lǚ ,yī biān zhí dù qīng hé luò 。què guī lái 、zài xù hàn yáng yóu ,qí huáng hè 。

翻譯:

登樓遠望中原,只見在一片荒煙籠罩下,彷彿有許多城郭。想當年啊!花多得遮住視線,柳多掩護着城牆,樓閣都是雕龍砌鳳。萬歲山前、蓬壺殿裏,宮女成羣,歌舞不斷,一派富庶昇平氣象。如今,胡虜鐵騎卻踐踏包圍着京師郊外,戰亂頻仍,風塵漫漫,形勢如此險惡。

士兵在哪裏?他們血染沙場,鮮血滋潤了兵刃。百姓在哪裏?他們在戰亂中喪生,屍首填滿了溪谷。悲嘆大好河山依如往昔,卻田園荒蕪,萬戶蕭疏。何時能有殺敵報國的機會,率領精銳部隊出兵北伐,揮鞭渡過長江,掃清橫行“郊畿”的胡虜,收復中原。然後歸來,重遊黃鶴樓,以續今日之遊興。

註釋:

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念良遊”、“傷春曲”。雙調九十三字,前片四十七字,八句,四仄韻;後片四十六字,十句,五仄韻。用入聲韻者居多。

黃鶴樓:舊址在黃鶴山(武昌之西)西北的黃鶴磯上。

鳳樓龍閣:形容中原建築的華美富麗。

萬歲山:宋徽宗政和四年(1122年)建於汴京東北角,爲皇帝遊玩享樂之地。

珠翠:指山前的奇花異石。另有一說爲指代宮女。

蓬壺:蓬萊,是古代傳說中的渤海中三個仙山之一。

鐵騎:敵兵。

郊畿:京畿一帶。

風塵:威事引起的兵荒馬亂的情景。

膏:血污。

鋒鍔:敵人的武器。

壑:大溝。

請纓:請求命令。

河洛:黃柯、洛水一帶,即指中原。

漢陽:武漢三鎮之一。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拼音版 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岳飛賞析

創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南宋紹興四年(1134年)作者出兵收復襄陽六州駐節鄂州(今湖北武昌)時。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僞齊劉豫被金國所廢后,岳飛曾向朝廷提出請求增兵,以便伺機收復中原,但他的請求未被採納。次年春,岳飛奉命從江州(今江西九江市)率領部隊回鄂州(今湖北武漢市)駐屯。在鄂州,岳飛到黃鶴樓登高,北望中原,寫下了這樣一首抒情感懷詞。

賞析:

這是一首登高抒懷之詞。全詞由詞人登上黃鶴樓所見之景發端,追憶了昔日汴京城的繁華,再回到眼前講述戰亂頻繁、生靈塗炭的情景,最後懷想來日得勝後的歡樂之情,抒發了詞人對國破家亡的悲痛之情和光復中原的強烈願望

上片起首的“遙望中原,荒煙外、許多城郭”三句,詞人寫登上黃鶴樓所望之景:在一片荒煙籠罩之下,彷彿有很多的城郭。接下來的“想當年,花遮柳護,鳳樓龍閣”三句,是詞人由眼前所見之景聯想起了昔日汴京宮苑的繁華:花團錦簇遮住了視線,柳樹成蔭掩護着城牆,樓閣盡是雕龍砌鳳。緊接着“萬歲山前珠翠繞,蓬壺殿裏笙歌作”二句,續寫昔日之景,說萬歲山前、蓬壺殿裏盡是一派宮女成羣、歌舞昇平的熱鬧景象。

上片的前半部分,詞人極力表現昔日汴京城的繁華,爲接下來的抒情作鋪墊。後面的“到而今、鐵騎滿郊畿,風塵惡”三句,詞人筆鋒一轉,寫如今金兵的鐵騎包圍了汴京的郊外,塵沙彌漫,戰勢兇險。上片詞人撫今追昔,表現了詞人對昔日汴京的留戀以及對今日金兵攻佔中原的悲憤之情。

下片起首的“兵安在?膏鋒鍔。民安在?填溝壑”四句,詞人自問自答,說如今士兵已經血灑戰場,浸染刀鋒;如今百姓已經屍橫遍野,填滿了溝壑。接下來的“嘆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請纓提銳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四句,詞人悲嘆江山仍舊存在,但千家萬戶流離失所,田園荒蕪,接着反問自己何時才能請纓殺敵,率領精銳之師踏馬揮鞭,橫渡長江,收復中原。詞人在此處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着意表現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情景,與上片詞人所追憶的昔日之繁華形成鮮明的對比,抒發了詞人內心的悲痛以及渴望解救百姓於水火之中的迫切心願。結拍的“卻歸來、重續漢陽遊,騎黃鶴”三句,詞人繼續上文的懷想,說自己收復失地之後,還要歸來故地重遊,再登黃鶴樓,以續今日登臨之興。詞人在結尾處虛寫光復中原後的情況,以來日得勝之輕快,反襯眼下心懷故土的心緒難平,抒發了詞人對揮師北伐的迫切願望和收復中原的決心。

此詞結構嚴謹,層次分明,語言沉鬱悲壯,感情真摯濃烈,極具感染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