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正確認識小孩感冒,讓寶寶少受罪!

正確認識小孩感冒,讓寶寶少受罪!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冷了,感冒的人越來越多,如果寶寶免疫力不高,就肯定容易中招!但感冒又分風熱或風寒感冒,所以瞭解感冒的症狀很重要,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針對性護理及對症下藥!

一、風熱、風寒大不同

感冒絕大多數是因爲六邪入侵身體導致的,或寒或熱,或風或燥,或溼或暑,原因不一樣,食療的方向也大相徑庭。

1、風熱感冒的基本症狀

風熱感冒一般是由於上火引起,嬰幼兒感冒大多數都屬於風熱感冒。有的媽媽認爲冬天大部分都是風寒感冒,這是錯誤的。除非孩子受涼了,否則很少會患風寒感冒。

嬰幼兒的生理特點是三不足兩有餘:肝常有餘,心常有餘,但脾常不足,這就導致了心火生脾土,心火過旺則催動脾胃加快運化,脾胃乃生痰之器,肺乃儲痰之器;脾土又生肺金,過旺的脾胃如果運化不了攝入的食物,必然造成咳嗽痰多。五行相生相剋,中醫說內熱外感,指的就是這個過程,所以一般風熱感冒中醫使用的都是清熱解毒、定驚安神的溫和小藥。

正確認識小孩感冒,讓寶寶少受罪!

2、風寒感冒的基本症狀

如果孩子是風寒感冒,用清熱解毒、定驚安神的溫和小藥可能就會出現嘔吐的情況,因爲風寒感冒本來就是受涼引起的,用寒性的藥物可能就會引起腸胃不適。

喉嚨痛並不是區分風熱感冒和風寒感冒的關鍵,風寒感冒很多時候也會引致喉嚨痛。同樣的,咳嗽、流涕和發熱也不能作爲這兩種感冒確診的依據。如果家長不能區分,建議找醫生確診。

不要同時進行西醫治療和中醫治療,這是兩種不同的治療體系。西藥和中藥一起吃,效果互相影響,不僅達不到治療的目的,還容易引起孩子不舒服。藥物的功效絕對不是通過累加達到的!

喂藥也是一種學問。中藥基本都是苦的,所謂良藥苦口。現在很多中藥都可以製成粉狀,方便患者沖服。這種粉狀的中藥,最好的辦法就是調成糊狀喂下去,然後趕緊給孩子喝下去,壓下去,一般孩子都不會吐,藥效也能得到較好的發揮。如果孩子因爲不願意吃而吐掉,應把吐出的量補上,不應該放棄。畢竟,藥物是有計量要求的,沒吃夠量等於白吃。

服藥前可讓孩子喝些熱粥或熱湯,使其微微出汗,以助藥力發揮。一般不建議嬰幼兒空腹服用中藥,以免損傷胃氣。

正確認識小孩感冒,讓寶寶少受罪! 第2張

二、內熱體質容易感冒

我國大部分地區由於氣候的原因,很多孩子都偏內熱體質。內熱體質又可以細分爲燥熱和溼熱兩種。所謂溼熱,即通常所說的水溼,有外溼和內溼之分。外溼是由於氣候潮溼或涉水淋雨或居家潮溼,使外來水溼入侵人體而引起;內溼是一種病理產物,常與消化功能有關。

中醫認爲脾有運化水溼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吃過多油膩、甜食、脾就不能正常運化而使水溼內停;且脾虛的人也易招來外溼的入侵,外溼常困阻脾胃,使溼從內生,所以兩者是既獨立又關聯的。

所謂熱,是一種熱象,溼熱中的熱是與溼同時存在的。或因夏秋季節天熱溼重,溼與熱合併入侵人體,或因溼久留不除而化熱,或因陽熱體質而使溼從陽化熱。

溼熱體質在嬰幼兒身上最直觀的表現就是大便先幹後溼,容易長溼疹,舌苔黃,小便黃,厭食。燥熱體質的表現與溼熱有所區別,大便完全乾硬,體內缺水,口渴舌幹,舌苔白,小便黃,也是厭食。

內熱體質的孩子,在季節交替的時候特別容易感冒、發熱,這也就是中醫所說的“內熱外感”。所以,日常保健中,如果是這種體質的孩子,清火祛溼是最關鍵的一點,能做到這一點孩子就不容易生病。

正確認識小孩感冒,讓寶寶少受罪! 第3張

三、小感冒完全可以不吃藥

有些父母一看到孩子感冒了,馬上給孩子吃藥,恨不得孩子的病一兩天就能好。其實,小感冒只要護理正確(比如飲食清淡,多喝水,注意保暖),不吃藥也完全可以痊癒。如果感冒比較重,可以吃些中藥,西藥儘量能少吃就少吃,能不吃就不吃。當然爲,這些都是在確診孩子只是普通感冒、發熱的前提下的處理建議。如果經過檢查確診是支原體引起的感冒、發熱、還是要使用抗生素治療(如果必須使用抗生素,應該由專業醫師開具處方)。

普通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病程5~7天;若合併細菌感染,症狀持續,病程就可能延長,要加服抗生素。有的媽媽害怕藥物有不良反應,一見孩子病情好轉就立即停藥,這是不可取的。因爲雖然表面上看症狀緩解了,但此時如果不繼續用藥,體內那些沒有被殺死的細菌就會起死回生。此時停藥不但可能導致細菌耐藥,還會使併發症加重。

提示:醫院開的藥要保證按時服用,藥效才能達到最佳效果。時間過短,孩子體內的藥還沒完全發揮作用,增加的新藥會增加腎臟的負擔;而間隔時間過長,病毒反覆,會產生抗藥性,以後的治療就會很麻煩,這點媽媽們是絕對不能偷懶的。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