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寶寶老愛吃手啃手怎麼辦

寶寶老愛吃手啃手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啃手怎麼辦,是缺少微量元素了?家長要注意這些問題了!可是媽媽最近特別焦慮,她發現老是在咬指甲,她以爲是不是體內缺了什麼。

寶寶老愛吃手啃手怎麼辦

伸出雙手的時候,那十個手指甲咬的光禿禿的,看見的盡是些甲肉,難道她不疼啊?媽媽就去找幼兒園的老師溝通這個問題,老師聽完之後,跟媽媽聊了好長時間,說這是正常問題,媽媽不用擔心,媽媽這才放心下來了。

其實孩子愛咬手指甲,撕手皮不是個別的現象。孩子愛咬指甲,撕倒刺並不是多危言聳聽,多不得了的大問題,只是需要家長多注意一些,幫助孩子糾正也就好了。只是大一點的寶寶和小一點的寶寶出現肯少這種現象時,原因可能稍有差別。

一、分析寶寶啃手的原因

1.小寶寶啃手是正常現象

⑴與世界的接觸

很小的寶寶是通過吃手來鍛鍊手眼協調能力的,因爲大腦發育不完全,孩子不認爲手是自己的身體器官,並以爲吃手就是和外界世界的接觸。而且吃手有助於智力發育,吃手本來對於成人來說是很簡單的事,但對於寶寶來說,是一套非常複雜的程序呢,開始吮吸手指,剛開始可能是大拇指,然後是食指或幾根手指一起。這套看起來很平常的動作,對寶寶來說卻是非常的難。

⑵出牙減輕不適感

小孩子剛出牙的時候,或者是換牙的時候,牙齒是會感覺到不適和不習慣的。寶寶們是希望能夠通過咬手指,把手上的倒刺這些行爲來安撫自己,來控制自己的不適感。在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可能導致寶寶過度流口水以及喜歡咀嚼硬的東西,這時寶寶可能會啃手指,摩擦牙牀,來減輕牙癢和疼痛。

⑶自主的行爲

寶寶吃手通常是自主的行爲,吃手吃腳只是一種戲謔,他把自己的手或者腳當成了一種玩具,想放到嘴裏感受一下這種玩具的質感。

2.大寶寶一直啃手不正常

⑴缺鋅引起吮吸手指

體內缺乏微量元素也會引起孩子的一些看似不經意的小動作。家長要時常關心,注意孩子,如果發現孩子一直吮吸手指,可能是由於缺鋅引起的,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查查血鋅的含量,並及時補充。

⑵內心的緊張,不安全感

孩子在嬰兒的時候與自己的雙手互動,接觸的是最多的。等到後來大一點,也形成了咬指甲的習慣,吮吸自己的手指或者咬指甲,也減輕了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

⑶得不到精神上的滿足

如果還是在現實中得不到父母足夠的愛。自己有沒有辦法找到方法去彌補這方面原因造成情緒上的焦慮,那孩子就會下意識的去選擇咬自己的手指,撕手皮等行爲,來緩解內心焦躁不安的情緒。

所以我們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寶寶吃手這件事情也是和年齡有關的,不同年齡間段寶寶吃手的原因都不同,爸爸媽媽一定要根據不同的原因,採取不同的辦法纔會有效解決。

二、家長怎麼辦

1.小寶寶

⑴新的安撫物

吃手是一種寶寶安慰自己的行爲,如果寶寶過度吃手,家長擔心對寶寶有不良影響,也可以尋找一個新的安撫物來代替吃手,比如說寶寶在馬上要把手放在嘴裏的時候,家長及時制止他,拿出寶寶平常喜愛的玩具等,說:“寶貝,你看你的這隻小熊他今天心情很好呢!你知道他發生了什麼事嗎?”這樣就及時轉移了寶寶的注意力。

⑵哄睡安撫

小寶寶每次餵奶之後,不要馬上轉移注意力,陪在寶寶身邊拍拍寶寶哄睡,家長給足了孩子的關愛,多陪伴寶寶,給寶寶足夠的心理安慰,以免寶寶因爲無人關注而吃手。

⑶注意衛生

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小寶寶吃手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爸爸媽媽們不必過分擔憂,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平常的衛生工作,我們常說病從口入,一定要時刻注意小寶寶手上有沒有髒東西,來把寶寶吃手的傷害降到最低。

2.大寶寶

⑴告訴孩子這很常見

咬指甲,撕手皮,這種行爲不管是微量元素的缺乏還是心理問題,我相信屏幕前的爸爸媽媽肯定也有不少人有過這樣立馬制止的行爲。我們在發現孩子這樣的毛病之後,不要忙着去制止他。而是要明確的告訴他,這只是一種很常見的事情,很多人都有過,以此來緩解他內心的焦慮。

⑵書籍引導

大一點的寶寶,爸爸媽媽可以通過書籍引導的方式,改掉孩子吃手的壞毛病。多增加一些親子共讀的時間,比如說帶孩子閱讀一些繪本,繪本內容可能會涉及到《露露不再吃手指了》這一類的內容,引導孩子改掉這樣的小毛病。

⑶多做遊戲

大一點的寶寶,增加親子互動時間,多陪伴寶寶做一些遊戲,分散寶寶吃手的注意力。當寶寶被新遊戲、小實驗和發明等吸引時,就會忽視吃手這件事。

對於寶寶吃手這件事情,作爲爸爸媽媽不用過分的焦慮和擔心,不瞞大家說小編小時候也是喜歡吃手喜歡咬指甲,甚至還有有時候會咬鉛筆,上面帶個橡皮頭,也因爲這件事情被媽媽責怪過無數次,可是有時候還是不自覺的就把手放到了嘴裏。直到後來長大了,看到別的小女孩都在塗着好看的指甲油,自己光禿禿的手指實在是太醜了,愛美之心在作怪,也就慢慢的不咬手指了,指甲也長出來了。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