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對母子在餐廳等上菜間隙玩起拼圖遊戲。鈴聲響起,媽媽放下拼圖接電話,貌似在處理工作事物。“媽媽,這塊拼在哪裏?”小男孩把一片拼圖塞到媽媽手裏。“媽媽,我要喝水。”媽媽一手打電話一手從包裏拿出水杯。“媽媽,換個玩具。”“媽媽,上廁所。”“媽媽……”媽媽纔講了幾分鐘的電話,就被兒子拉了無數次衣角。她終於忍不住吼了他一句:“我講完電話之前,不要來煩我!”小男孩氣呼呼地把拼圖扔到了地上……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說起來,很多媽媽應該都遭遇過類似的情況吧。寶寶就像長在自己身上似的,一刻也離不開。媽媽做家務,孩子就跟着自己滿屋子轉悠;家裏來了客人,媽媽忙着接待時,孩子便開啓“十萬個爲什麼”模式,你還沒來得及好好回答上一個問題,他下一個問題又冒了出來;媽媽在書房碼字,孩子又不斷跑來獻殷勤,“媽媽你在幹什麼?”“媽媽,你要什麼筆我給你拿。”“媽媽,你辛苦了。”“媽媽……”

小朋友屁事咋這麼多呢?他們真有那麼多需求,真想知道問題的答案嗎?

其實,當我們發現孩子總是沒緣由地讓我們圍着他團團轉時,就該警惕自己是不是掉進了孩子過度尋求關注的“陷阱”裏!

如果你家寶寶就是這樣一個黏人的小妖精,你該如何解放自己,同時讓寶貝學會獨處呢?

下面這些方法媽媽們可以試試看。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第2張

大聲說出你的愛,這對孩子來說太重要了。小小的人兒啊,脆弱又敏感,他們經常不知道自己在媽媽心中有多重要。看到媽媽抱着鄰居家妹妹笑得那麼開心,又直夸人家可愛,他還以爲媽媽愛妹妹勝過愛自己呢。於是他不斷地叫媽媽、拉媽媽衣服、催媽媽快走……使盡各路招數,只希望趕快把媽媽從別人那裏“搶”回來。所以呀,經常抱抱孩子,告訴孩子無論什麼時候你都永遠愛他。

保持冷靜,不要斥責孩子。有時候得不到媽媽的關注,孩子的招數會升級到抱怨、尖叫、哭鬧。親愛的,我能理解你束手無策時的崩潰心情,但無論熊孩子把你折騰得多煩多累,都請保持冷靜,做三次深呼吸。實在淡定不了,那就離開娃五分鐘,讓彼此都能平靜下來。這是糕媽給自己設的最後一道“防線”:一旦覺得要超過自己的耐心極限了,就趕緊把娃交給家人,自己躲開冷靜一下。這樣,才避免了很多次可能的正面衝突。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第3張

忽略孩子的行爲,而不是孩子。對於孩子尋求過度關注的行爲,媽媽們要學會視而不見。孩子會慢慢懂得,抱怨、哭鬧並不能幫他得到他想要的。事後摸摸孩子的頭,告訴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寶貝,就像你在專心玩遊戲時不喜歡被打擾一樣,媽媽也會有這樣的時刻。”我們的感受、困難都可以跟孩子講一講,他們其實比我們想象的更善解人意呢。

給孩子分配任務。如果媽媽需要處理一些緊急的事,不想被孩子打擾,可以讓孩子幫忙做點事。譬如你想打個電話,給孩子一個秒錶,讓他幫你計時。要做晚飯了,讓他幫你剝豌豆,或者擺碗筷。既能讓孩子有事可忙,沒空打擾你,也是培養孩子自信心和責任感的好機會呢。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第4張

給孩子獨自玩耍的機會。我們給孩子提供場地、玩具等一切條件後,玩,就是孩子自己的事了。我們需要做什麼?什麼也不用做,靜靜在旁邊陪伴就行了。當孩子們專心做一件事情時,會異常安靜和快樂。媽媽們要努力控制自己主動去幫助孩子的衝動,更不要試圖“教”你的孩子玩。只有讓孩子學會獨處,他才能成長地更獨立,更自信。

平時總是這麼做,就別怪孩子不獨立 第5張

專屬於孩子的特別時光。孩子過度求關注,其實是因爲內心缺少安全感。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一個專屬於寶貝的“特別時光”,每天拿出一塊固定的時間,放下手機和工作,專心陪伴孩子。如果寶貝在平時就能收穫滿滿的關愛,就不會像只黏人的小考拉,守着你不肯放手啦。全神貫注20分鐘,遠比心不在焉一小時要有價值得多!

過年走親訪友,不僅是大人們的聚會,也是孩子們的歡聚時光。相信你一定也發現了,年紀相仿的孩子們湊在一起,有些能自己玩得很好,有些卻像甩不掉的橡皮糖,一直黏在媽媽身上。同樣是孩子,差距咋那麼大呢?

其實孩子的獨立性,不僅和先天的性格氣質有關,和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成長環境也是分不開的。春節期間,父母難得有大段時間陪伴孩子,很容易對孩子關心過了頭。尤其是老人,平日裏難得見上一面,趕上大過年的,可不得好好寵溺一下家裏的寶貝嘛。

趁着假期也告一段落,是時候幫孩子恢復到正常的生活了。勤勞的媽媽們,要學會適時地偷偷懶,狠狠心,不用對孩子的所有要求都有求必應。只有恰如其分的愛,才能讓孩子學會獨立,學會獨處,學會自我滿足,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