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懶"父母和“學習型”父母,差別到底有多大?答案:孩子見。一般都是"懶"父母,懶父母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拒絕自己思考,只想尋求解藥。

父母如何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家庭教育的主旨並不複雜,但是卻需要用心體察。當父母願意耐心的體察孩子,嘗試理解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很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但是大部分有問題的父母都會陷入一個怪圈:一方面爲孩子焦慮,一籌莫展,另一方面又時時犯懶,懶的思考更懶的改變,於是就像一追追逐自己尾巴的小狗,不能從這個怪圈中走出來。

生活當中,只要你細心觀察,會發現時時處處皆心理,時時處處皆教育。

前兩天我和我媽在小區裏散步,目睹了這樣一幕。一個大約四歲左右的男孩,站在乾枯的灌木叢中,兩隻手各執一支枯樹枝。他身邊幾步遠的位置,站着一位年紀不算太老的姥姥或者奶奶。小男孩在灌木叢中突然摔倒,我在一旁驚出了一身冷汗——如果一不小心眼睛扎到那些枝枝叉叉上,實在是很危險。孩子摔倒後並沒有哭,站在一旁的姥姥(奶奶)也沒有挪地,繼續悠閒的磕着瓜子,不知道說了句什麼。男孩迅速的爬了起來,走出灌木叢,來到了姥姥(奶奶)身邊,他的小臉摔的髒兮兮的,手裏的棍子摔掉了一根,還剩下另外一根。他拿着"僅存"的木棍,走到姥姥(奶奶)面前,忽然打了幾下。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和我媽對視一眼,抿嘴笑了。小男孩實際上是因爲自己摔倒,受到了驚嚇。在剛摔倒時他的注意力出於自我保護的本能,更多的放在了對抗危險上,所以暫時忽略了因摔倒帶來的恐懼和憤怒。但是爬起來,脫離了"險境"之後,剛纔被暫時隔離掉的恐懼和憤怒就又出來了。所以,他 "後知後覺"的走到姥姥身邊發作,用樹枝敲打姥姥。我媽笑着低聲說:他肯定特別惱羞成怒。我哈哈一笑。

這時,姥姥忽然搶奪了小男孩手裏的樹枝,扔在了地上,然後一隻手拎着小男孩的胳膊,另一隻手打了小男孩幾下,一邊打,一邊說:你竟敢打我,快點給我道歉。

我在一旁仔細觀察了那個男孩的反應:他剛開始去打姥姥的時候,小臉繃着,一副不高興的樣子,姥姥剛開始打他的時候,他沒有馬上哭,但是臉部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開始有委屈的但壓抑的表情,隨着姥姥又打了他幾下,他忽然咧開嘴嚎啕大哭起來,臉上瞬間佈滿了委屈和晶瑩的淚花。

其實整件事的發生,前後不過一、兩分鐘,但是這個在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插曲,卻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很多問題。

1. 家長如果太在意自己的感受,就容易忽視孩子的感受。

雖然重視孩子的感受,嘗試理解孩子這樣的話可謂是老生常談,但事實上,在生活中,大部分家長是做不到的。這個"正確的"理論,只停留在意識層面,而沒有獲得真正的認可以及完成內化、吸收的過程,所以,這就是爲什麼很多人知行不合一,懂很多道理,但是卻總做不到的原因。

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關係"當中,這個關係,就是我們和別人之間發生的鏈接。在關係裏,我們因爲要和別人"接觸和碰撞",自然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而這個反應,一般都會附帶情緒。當我們有情緒,尤其是像憤怒,悲傷等負面情緒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更專注自己的情緒,而忽視對方的感受。這就造成了我們總是知道要看到孩子、理解孩子,但是當孩子真的激怒我們的時候,我們還是會更專注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關注孩子。

就像這個案例中的姥姥,當她被男孩打的時候,她感覺到的是憤怒的情緒,她很惱火這麼一個"小屁孩"竟然以下犯上,竟敢打她。所以,她在憤怒的情緒下,就很難關注到孩子發生了什麼,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她着急解決自己的憤怒,所以她會扔掉孩子的棍子,打他幾下,可能後面還會強迫他向自己道歉。

只有完成了這一系列動作,她纔會感覺自己心裏的氣撒了,自己舒服了。

當人處在這種負性情緒中的時候,容易造成視野的狹窄,所以如果想避免這樣的事情發生,需要學會有效的疏導自己的情緒,或者起碼給自己的情緒按下暫停鍵。當在意識層面有這樣的提示,直接根據自己情緒馬上做出反應的情況就會少很多。

2. 對孩子的體察,最關鍵的一點是放下"道理"。

就像文中的姥姥,她訓斥孩子的時候說:你竟然敢打我,快向我道歉!這句話背後,其實就是對男孩行爲的不認可,即"你打人,尤其是打我,是錯的,是不能允許的"。在生活中,家長很容易在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就論出個對錯是非,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實際上也是一種評判性的態度。所以我的老師李少成纔會教導我們:人的一生,必須要過評判關。

我們既在意別人對我們的評判,同時也會習慣性的給別人下各種評判。過分的關注對錯,會導致一個結果,即活在道理裏,而不是活在感受裏。以文中這個事例來說,就是當姥姥過分關注孩子這個行爲到底是對是錯的時候,就會忽略孩子的感受,忽略孩子爲什麼會這樣做?

但事實上,我們首先是活在感受裏的。就像這位姥姥,她也首先是對孩子打她的行爲感受到了不舒服,不高興,她纔會有接下來的評判。如果她被打了還很開心,恐怕得出的就不是這個評判了。

同樣,孩子也是活在感受裏的,所謂家庭教育中對孩子產生的傷害,實際上也是感受上的傷害,比如家長的某些行爲讓孩子感覺到很受傷。所以,忽略感受而一味的強調對錯,實際上是非常不恰當的做法,而且往往起不到任何作用。

從這一點延展開來,就知道爲什麼父母總是磨破嘴皮,苦口婆心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但是孩子卻好像毫不接收的原因了。因爲當孩子的感受沒有被理解,情緒沒有被處理的時候,談他的行爲是對還是錯,實際上除了讓他感覺到二次創傷之外,毫無意義。

其實這個道理並不難理解,因爲當我們情緒激動的時候,如果有個人過來給我們講一堆道理,或者讓我們承認自己錯了,我們也會很難接受,甚至感覺自己更憤怒更委屈了。推己及人,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孩子。

只是知易行難,我們仍然需要從心裏真正認可這一點,才能慢慢改變原有的模式。

3. 體察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讀懂孩子真正的需要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耐心的體察。因爲ta的認知、能力和水平都非常有限,對自我情緒的管理和自己情緒的表達能力都很不足,所以,家長的看到和引領就顯得尤爲關鍵。

之所以說很多父母的教育水平實際上非常低下,原因就是過於簡單粗暴,這個簡單粗暴,就源於自己思想的懶惰。

相比較一通打罵,或者喋喋不休的講一些"正確但無效"的道理,細心體察和耐心引領,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更需要父母本身的自我成長和人格的完善。所以,很多成年人從心裏並不願意費這個勁,所以,他們纔會一方面苦口婆心,另一方面,又對孩子無力應對。

任何人,包括孩子,他們的行爲都有自己的合理性。就像文中這個孩子,他之所以會拿着棍子打姥姥,實際上背後是他自己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摔了一跤的恐懼和對自己摔跤的挫敗感,而做出的一種合理的補償。

這個幼兒的行爲並不難理解,因爲我們只要稍微往自己身上思考一下就會很容易理解。當人有失誤的時候,出於對自己的保護,往往都會下意識的在外面找一個"替罪羊",埋怨對方讓自己生氣,這樣可以有效的化解自己無法面對自己錯誤的挫敗感。

這麼說很多人不服:我就不是這樣,我每次出了問題都是先查找自己的原因。

如果你是這樣的人,那麼首先恭喜你,說明你是一個內歸因的人,這樣的人雖然一時會有痛苦——因爲需要面對自己的錯誤和挫敗,但是從長遠來說,正是因爲有面對真實的勇氣,所以才更能獲得長久的成長。

但是我們需要了解的是,我們的內歸因,也不是天然形成的。歸根到底,人,是習得性的動物,我們的行爲、認知等,都是在後天習得的。而習得,是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的。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反覆強化的條件反射機制。

所以想讓孩子在沒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引領下,就習得這種品質,或者靠講道理,灌輸思想,甚至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接受這個"正確"的做法,實際上是不現實的。

看懂孩子行爲背後的心理,讀懂孩子真正的需要,就離解決問題僅有一步之遙了。

4.家長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實際上是因爲自己本身還有心理的"坑洞"

除了沒有意願改變自己的家長,大部分父母都是願意做出改變的,只是發現自己很難做到。這個難做到,其實就源於自己本身未成長的部分。

就像文中這個姥姥,爲什麼她被小孩打的時候她會那麼憤怒呢?第一,肯定是源於她的認知,她覺得孩子是不能打大人的,打了就是"忤逆",這個評判性的認知根深蒂固,她就會對孩子的行爲非常反感。第二是源於她自己的情緒被小男孩激發了。在被小孩打的過程中,一定是她自己的"情緒按鈕"被觸發了。我們可以大膽的推測一下,曾經的她,應該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這個家庭暴力,不是指她一定遭受過什麼非人的待遇,而是她的感受,至少家庭環境是不寬鬆的,養育者給予的愛和接納是不夠的。所以這個小孩的遭遇很可能就是曾經她的遭遇的翻版——一個人成年後的行爲模式,一定會帶着原有經歷的烙印。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其內心深處是有一種恨意的。因爲ta有太多的委屈被壓抑了。所以當ta成爲"權威"時,就很有可能由"被害者"變身"施暴者",發泄自己深層次的恨意。

當然這一點是幾乎無法覺察的,如果不經過深入的學習和自我覺察,只會認爲是對方激惹了自己(誰讓小孫子拿棍子打我,他當然應該被懲罰)。

所以說,每個不能有耐心看到孩子的人,其實ta自己本身也傷痕累累。這就是爲什麼要反覆強調,做父母的首先要健全和完善自己的人格的重要原因。如果不完成自己的個人成長,不願意修正和完善自己的人格,那麼他們怎麼可能做到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呢?

所以,成長,不是孩子的專利,而是父母的必修課。

5. 科學的幫助孩子疏導情緒,引領孩子以更加積極的角度看待問題。

說了這麼多,那麼面對孩子的情緒,到底應該怎麼引領呢?

以文中的小孩爲例,姥姥如果首先願意相信孩子的行爲不會是無緣無故,而一定是事出有因,就可以先問問孩子:你怎麼了?你爲什麼要打姥姥啊?

也許孩子年紀小,不會表達,這個時候,家長可以先安撫孩子的情緒,觀察ta的表情,蹲下身,和孩子交流。比如,姥姥看到你現在皺着眉頭,好像有點生氣,你是哪不高興啊?可以跟姥姥說說嘛?

當家長能以這樣的方式和孩子溝通的時候,孩子首先感覺到的是自己的情緒被接納,這對於ta化解自己的情緒很有必要。如果這個時候,繼續跟孩子溝通,最好讓孩子自己說出來。因爲能夠準確描述自己的狀況,對孩子來說也是一項很有益的練習。

這時候,當孩子感覺到自己被看到的時候,他可能就會說出來了:剛纔摔了一跤。

這時候家長可以繼續引領,摔了一跤是不是很疼啊?哦,姥姥也很心疼你。那你現在怎麼想的啊?是不是有點生氣啊?爲什麼生氣呢?是因爲覺得自己不小心摔了一跤嗎?你是因爲摔跤埋怨自己了嗎?摔跤是不是剛纔讓你感覺很害怕啊?姥姥特別理解你,因爲以前姥姥也摔過跤,嚇了自己一跳。還很想哭呢…..

這些問題不是一成不變的固定模式,而是提供一種思路:即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情緒是被接納和理解的,從親人那裏沒有得到指責和挑剔,而是對自己因爲摔跤帶來的恐懼和挫敗感有了更加明晰的認知。

有了情緒上的穩定和更加清晰的認知之後,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更加積極和富有建設性的引領了。問問孩子,自己生氣的時候,除了打姥姥,還有更好的方法嗎?下次能不能直接告訴姥姥,姥姥我剛纔摔了一跤,很害怕,我想讓你抱抱我呢?如果是姥姥摔了一跤,很生氣,可不可以打寶寶呢?如果姥姥打了你,你是什麼感覺呢?你會怎麼跟姥姥說呢?還有,摔跤了,但是姥姥看到你很勇敢,自己爬起來了,這是爲什麼呢?你當時怎麼想的呢?如果下一次你再不小心摔跤,會怎麼做呢?如果看到別的小朋友摔跤,你會怎麼做呢?

同樣,家長多以提問的方式,引領孩子主動思考,除了直接反應打人以外,還有別的處理辦法嗎?如果換位思考,孩子是什麼感受呢?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怎麼處理呢?

這些問題都是一個方向,家長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和孩子交流,但是大的原則是接納孩子的情緒,看到孩子的恐懼和挫敗感,引領孩子找到更具有建設性的方向處理類似的問題。

也許有的人會說,至於這麼麻煩嗎?不就是摔了一下嗎?

我的答案是,非常至於。對於越小的孩子,越至於。因爲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秩序建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作爲一張白紙的孩子,需要由父母幫忙引領,建立規則,學會合理的梳理自己的情緒,成長具有建設性的思維方式。而這些東西,不是講大道理可以實現的,而恰恰是在生活當中,以每一件小事爲切入點,潤物細無聲的引領孩子。而且,早期家長付出的"麻煩"越多,後期就"省事"的越多。所以,至不至於,你來選擇。

所以,家長是個技術活,能和孩子同頻,這個"技能",需要你用心灌溉,努力成長,才能做到。今天,你get了嗎?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