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之間的差距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孩子之間的差距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的孩子從一出生就贏在起跑線上了嗎?孩子間的差距是如何產生的?接下來看看這篇文章,關於關鍵看父母這些事情怎麼做的?

斯坦福大學的米歇爾曾做過一個著名的實驗——棉花糖和孩子。實驗者給九十名四歲左右的孩子一顆棉花糖,告訴他們如果不吃,等到十五分鐘以後就可以得到兩塊棉花糖。這其實是在測試孩子的延遲快感能力。

所謂的延遲快感,就是知道現在付出,未來會收穫更多之後,願不願意放棄即時的享受選擇付出。

米歇爾花費三十年心血對這九十個孩子進行跟蹤,證明了幼時能夠抵擋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比起那些沒能抵禦住棉花糖誘惑的孩子,成年後在社會上會有更大的成就。其實,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就是這樣在幼年時就拉開了。

我們中國也有一句老話叫“三歲看老”,這句話如果按米歇爾的邏輯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有一定的依據的,因爲他的試驗證明了一個人幼時的性格,就已經決定了他將來的命運。

可是在2002年,紐約大學的泰勒.瓦特、葛瑞格.鄧肯和權浩南重新做了實驗,引入更多變量。譬如宗教、種族、父母的教育程度、 家庭背景、孩子的記憶力和表達能力等。重新實驗後,顛覆了“棉花糖實驗”的結論。

新的結論是,孩子能不能抵禦棉花糖的誘惑和他未來的成功沒有什麼必然的因果關係,而是跟他們生長的家庭環境有直接的關係。

在新的實驗中,家庭環境差的孩子很難抵擋棉花糖的誘惑,因爲在成長過程中,穩定感和滿足感的匱乏,讓他們更在意當下的滿足感。

孩子之間的差距到底是怎麼造成的

長期的匱乏和不滿足,讓這些孩子更有種迫不及待要享受棉花糖的慾望。

而那些家庭富裕的孩子,表現得十分淡定,他們相信還會有第二顆棉花糖的出現。

由此可見:真正能讓孩子能做到自控的,是家庭傳遞給孩子的穩定感和內心的滿足感。

宋慶齡說過:孩子們的性格和才能,歸根結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別是母親的影響最深。孩子長大成人以後,社會成了鍛鍊他們的環境。學校對年輕人的發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個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的卻是家庭。

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中,很多觀衆都被陳小春的兒子Jasper圈粉,他有禮貌又懂事,很多觀衆看完不禁感慨:爲什麼我沒有一個像Jasper這樣暖到爆燈的兒子?

但他們都忽略了孩子生下來只不過是白紙一張,隨着年齡增長,身上的優點缺點與日俱增,這些優點和缺點都是從家庭教育中得來的。

應採兒在對Jasper的教育上充滿耐心和智慧。在一期節目中應採兒和Jasper被分配去割豬草餵豬。大家都在認真勞作,唯獨Jasper一動不動地站在一邊表示抗拒:我沒有玩過,而且我已經有點餓了。

這時的應採兒既沒有順服孩子去吃飯,也沒有責罵孩子態度不對。她拿起一把豬草,對Jasper充滿愛和耐心地說:”來,你放,試試看,好不好?你已經餓了是不是,那你趕快弄完,我們趕快吃東西。”

Jasper沒有反應,應採兒沒有放棄,一邊幹活一邊勸說:“hi,what are you doing?先生?這是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有時候,你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們就把它做完。做完我們就可以去餵給豬吃,好不好?”

再次遭到拒絕以後,應採兒依然耐着性子,並利用手勢動作故意誇張地說:“男生怎麼拔的?這樣,rua,rua......”

如此一來,原本還癟着嘴的jasper忍不住笑了,一下子就進入狀態,拔完還喜滋滋地背起了盛滿豬草的小揹簍。

這是一件很小的生活瑣事,但就是從這樣的小事裏,從應採兒循循善誘的耐心裏,他教會了Jasper一個道理:我知道你不想做,但是該做的事情我們要做完。

應採兒把教育融入到生活的細節中,用愛和耐心教會Jasper什麼是責任。在這樣的家庭教育背景下,也就不難理解爲什麼Jasper能夠做到人見人愛。

俗話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孩子從一出生就和父母在一起,孩子的心理思想、學習態度、行爲舉止都受到家庭潛移默化的薰陶,父母怎樣教育孩子,就會將孩子培養成一個怎樣的人。

我曾經看到過一段關於教育很有意思的經典假設:假如你有一個三歲的孩子,有一天你看到他偷偷拿了其他小朋友一個玩具回家。你會怎麼教育他?也許會出現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你告訴他:“你這樣做是不對的,這是偷,馬上還回去。"

第二種:你問他:“寶寶,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你覺得他會不會傷心呢?”孩子可能這樣答:“我不知道。"

你繼續問:“如果別的小朋友拿了你喜愛的玩具,你會傷心嗎?"

孩子可能會答:“會的。”

“那你覺得你拿了小朋友的玩具,他會像你一樣傷心嗎?"你繼續引導。

“可能會!那還給他吧!"孩子把玩具伸手遞給了你。

兩種教育孩子的方式有什麼不同?教育出來的孩子又有什麼不同?

也許你的答案說出來不一定和我的完全一樣,但不外乎是這樣的意思。

第一種教育只教會了孩子做“對"的事情;第二種教育教會了孩子愛自己的時候也要愛他人。

兩種孩子長大後的不同在於:第一種孩子長大了會是個好人,但不一定有愛。第二種孩子長大了有愛,他就很難會成爲一個壞人。因爲壞人和好人的標準其實就是會不會傷害人,也就是心中有沒有愛。

家人是我們的第一任老師,更是最關鍵的老師。他們教我們如何思考,如何認識自己,對別人應該抱有什麼樣的期待。

老舍先生曾深情地回憶母親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歷過起碼有百位教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家庭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的開端,在家庭教育中對孩子一點一滴耳濡目染的薰陶,就是對孩子性格的塑造過程。怎樣的父母,就會教育出怎樣的孩子。

心理學上有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一個孩子經常被看成什麼樣,經常被說成什麼樣,經常被怎樣對待,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變成現實。

原生家庭的氣氛、傳統習慣、成員之間的互動關係等都會影響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也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一個人的思維邏輯和爲人處世的態度。

從小生活在愛和溫暖裏的孩子,他長大後也必然是一個充滿愛的人,會對家人充滿信任和依戀。

那麼落實到行動裏,家長要怎麼做呢?

重視孩子的心理教育

國際知名心理學家丹尼什把孩子的成長生動地比喻爲一棵樹的生長:心理就像樹根一樣,雖然看不見,但卻非常重要。看不見的部分關係着一棵樹的高大強壯,關係着一個人的生存發展。

很多家長的觀念依然停留在給孩子創造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讓孩子不愁吃不愁穿就是最好的教育。其實不然,孩子渴望被尊重、被信任、被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同樣不容忽視。

多關注和傾聽孩子

紀伯倫說過: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應該多尊重孩子的人格,信任他們,積極關注並傾聽他們的真實想法,儘可能滿足他們的正當願望和要求,使他們真正感到父母可親、可愛、可以信賴。

家長和孩子一起成長

著名俄國作家托爾斯泰曾經指出:教育孩子的核心在於對自己的教育指導,而自我教育則是影響孩子最重要的途徑。

列寧夫人克魯普斯卡婭也說過:“家庭教育對父母來說,首先是自我教育。”

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提高家長自身素質,當家長自身素質提高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產生良好的家教氛圍,這種氛圍就會像陽光、雨露一樣,使孩子得到沐浴滋潤,從而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