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分不清“偷”東西和“拿”東西怎麼辦

孩子分不清“偷”東西和“拿”東西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幾天和好朋友視頻,她4歲的兒子浩哥兒硬擠進了鏡頭,很嚴肅的告訴我:“姨姨,我爸爸今天武力我了,你什麼時候回來幫我?”覺得好笑,就問他:“爲什麼要武力你呀?你不乖了?”

浩哥兒氣哄哄的說:“我一直可乖了~”

但是,他就是不肯說原因,最後還是好朋友把他哄走了。

“他爸爸今天接他放學回來,發現他手上多了一塊兒手錶。一問說是一個小朋友落下的,他覺得好看,就沒和那個小朋友說,直接把手錶戴自己手上了”朋友說,孩子爸爸說他這是偷,孩子不承認,堅持說自己是拿,爸爸一氣之下就打了他兩下屁股。

其實,這事兒還真不能全怪孩子!因爲,他可能真的分不清是“偷”還是“拿”。

一般說來,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對“偷”的概念的不一樣的。

2-5歲的孩子:物權概念不清晰

這個階段的孩子,不能很好的區分“你”、“我”、“他”,沒有物品歸屬感。個別物權意識發展快的孩子可能會覺得拿別人的東西不應該,但是更多的孩子卻並不覺得自己有什麼不對——看到喜歡的東西就是會下意識的據爲己有。

5歲以上的孩子:能夠分清什麼是“偷”東西

5歲以上的孩子心智趨於成熟,基本上對事情有了判斷力,知道如果再不經人允許就拿東西的情況,就叫“偷”東西了。

出現孩子偷東西這種情況,原因可能有三種:自己想要,但是家裏不給錢買、模仿一些情節、尋求刺激。

孩子分不清“偷”東西和“拿”東西怎麼辦

如果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爲,家長爲了孩子的將來,應該做好下面這幾件事:

一.幫助孩子儘早建立物權意識

動媽第一次帶自家寶寶去鄰居家做客,鄰居想拿她女兒的玩具給我們玩,會先問她女兒:“寶貝,你可以將你的玩具借給弟弟玩耍一會兒麼?”

如果女兒答應了,她會和我們一樣對她表示感謝。如果女兒不同意,她也不會說什麼。

這一點要好過很多家長不經孩子同意就隨意拿孩子東西。鄰居說:“她的東西我從來不碰,也會告訴她我們的東西她也不許隨便翻。”

這種做法,就是幫助孩子培養物權意識的最好方法——既讓孩子知道什麼是自己的,也讓孩子知道什麼東西是別人的,也就大大減少了孩子順手牽羊的概率。

二.瞭解孩子偷竊的原因

發現孩子偷東西,很多家長第一反應都是憤怒和失望,覺得自己家孩子人品有問題。

這裏,動媽要勸大家一句“別先發火,先去弄明白原因纔是正事”。

我們前面說孩子偷東西都是有自己原因的,家長應該知道原因是什麼,然後再去引導。

如果確實是需要錢買東西,確實喜歡,家長可以用孩子力所能及的家務來作爲獲取“獎金”的條件。

曾經有段時間,小侄女特別迷芭比娃娃,即便家裏已經有了還是抵擋不住她對芭比的喜愛。

爲了能夠再買芭比娃娃,她將爸爸落在茶几上的錢自己收了起來,又在媽媽包裏拿了一百元。

剛開始的時候,她爸爸媽媽以爲錢是被彼此拿了,就沒多問,後來還是奶奶發現的。

媽媽知道她是爲了攢錢買芭比,就給她訂了一個規矩:想賺錢可以,用做家務來換。擦地一次10元,倒垃圾一次5元,疊衣服一次10元。。。。。。

最後,小侄女買到了自己喜歡的芭比,說了一句話:“賺你們大人的錢可真累!”

大家覺得她說話有趣的同時,也知道她懂的了錢的來之不易。

三.告訴孩子錯在了哪裏

知道孩子偷東西的原因,家長還要告訴他爲什麼不對,哪裏不對。

就如小侄女想買芭比的事情一樣,當時就告訴她“你拿的錢是爸爸媽媽的,不屬於你的,你想買芭比可以,得用自己的錢。而且媽媽發現錢丟了也很着急,你這樣是不對的。”

而在小侄女買到芭比後說“賺你們大人的錢可真累”時,父母也可以順便告訴孩子“我們大人賺錢更辛苦,所以丟錢更傷心”。

孩子偷東西,說是大事不是大事,說小事也不是小事。家長的態度和做法纔是最重要的事兒!

世界上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被理解和愛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