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疾病 > 寶寶經常便祕如何緩解

寶寶經常便祕如何緩解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經常便祕怎麼辦?很多寶寶在6個月添加輔食後,都會出現便祕。一天不拉粑粑就開始緊張,兩三天都不拉或者拉得太少,可能又便祕了……面對孩子經常便祕,多攝入纖維,多喝水,補益生菌真的有用嗎?

小酒之前也出現過幾次便祕,有兩次都用了開塞露才拉出來。還好他的便祕也算不上嚴重,飲食方面稍微注意,就得到改善了。

而有一些孩子的便祕,反反覆覆,總是發生,搞得家人都對飲食很緊張了。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運動,這類預防便祕的建議,應該所有有人都知道。這篇文章不會給你看這種老生常談。

實際上,多攝入纖維、多喝水、多運動、吃益生菌……總是有用嗎?

有些時候有用。在孩子本身蔬菜水果吃得少,水攝入不足,運動不足時,從這些方面改變不良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可能有用。

但不是所有時候都有用。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ESPGHAN)和北美小兒胃腸病、肝臟病和營養學會(NASPGHAN)把過往的相關研究做了一個系統綜述,發現:

研究證據不支持,更多地攝入纖維,更多地喝水,更多地運動能預防或緩解便祕。正常攝入,正常的運動量即可。

寶寶經常便祕如何緩解

那麼,新近的、關於兒童便祕的研究認爲應該如何做呢?

益生菌有用嗎?

什麼藥物對兒童安全又有效呢?

到底研究證據支持怎麼預防便祕?

先來看看什麼是便祕。

便祕(功能性便祕)

小寶寶在6周前,每天至少有一次大便,可多達十幾次,稀便,這是正常的,僅僅意味着餵養充足,不是腹瀉。

很多人經常提到的“母乳性腹瀉”,其實是個僞概念,那就不是“腹瀉”,是正常的嬰兒大便。

寶寶6-10周後,很多寶寶的大便次數會顯著下降,一些寶寶仍然會一天多次排便(可多達十幾次,到四歲左右才降低到每天1次),但一些寶寶可能出現攢肚子的情況,可能許多天才排便一次(甚至3~4周才一次)。

嬰兒許多天才排便一次,並不一定是便祕。

功能性便祕是指那些並非疾病引起的便祕,由疾病引起的便祕不在本文的討論範圍。

便祕,簡言之,是指大便乾硬結塊,難以排出。

而有的時候,寶寶頻繁地排便,也可能意味着便祕——

每次擠出來一小坨,因爲難以排出,又放棄繼續排出來了。

便祕的醫學定義,目前最被廣泛認可的定義是“羅馬III”標準。

如果是四歲以下的孩子,至少複合2項,並持續一個月,纔是便祕:

1、每週排便小於兩次;

2、能夠自行排便後(如廁訓練後)每週至少有一次大便失禁;

3、有大量大便瀦留史;

4、排便疼痛或排便困難史;

5、直腸內有巨大的糞塊;

6、排除的糞便粗大,以至於可能導致廁所堵塞。

伴隨症狀包括突然腹痛腹急,食慾減退和/或很快就飽了。一旦排便成功,這些症狀很快就消失了。

(如果是4歲以上的孩子,至少符合兩項,每週至少一次,並持續2個月,就是功能性便祕。)

對於一歲以下的嬰兒,還有一個專門的定義,叫“嬰兒排便困難”:

出現在6個月以上的嬰兒中,哪怕排出來的是軟便,但每次排便都要漲紅了小臉用力(甚至臉都紫了),大哭,持續10分鐘以上才能成功的排便。

因爲嬰兒排便困難缺乏科學研究,所以本文也不討論這種難以排出的“軟便”。

功能性便祕在兒童中還是比較普遍的,全球估算的流行率是3%。

17%到40%的兒童的便祕都在一歲前就開始了。便祕通常會引起疼痛(比如大便時哭),大便不成型(一小塊一小塊),腹痛。

造成便祕的常見原因

最常見的原因:

小朋友可能因爲疼痛造成的排便困難,從而延遲排便,使得情況更加的糟糕。

如果寶寶發生便祕,還有一個常見原因是:

孩子食物中沒有足夠的水(液體)。

純母乳餵養的寶寶很少出現便祕的情況,而添加了輔食的寶寶或者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就常常出現便祕的情況。

如果配方奶寶寶經常便祕,要首先考慮配方奶的衝調方法,衝調比例是不是正確,還可以考慮換一種配方。

此外,也要考慮隱性的牛奶蛋白過敏。

如果不到6個月的寶寶便祕的話,需要醫生評估,排除其他可能的情況。

但是,大多數時候,便祕都沒有病理性的原因,甚至是找不到原因的。

便祕的症狀

便便的性狀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寶寶吃了什麼。

隨着輔食的添加,並且寶寶的消化系統變得更加成熟,便祕的情況也會隨着時間而變化。

最開始,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他們的大便比較稀鬆,大多是流體;

隨着孩子一天天長大,消化系統逐漸的成熟,大便就會越來越結實,排便的次數也會跟着減少。

有些寶寶,可能會好幾天排便一次;

與母乳餵養的寶寶相比,喝配方奶的寶寶,他們的大便就更結實一些,腸道運動也相對較少;

引入輔食後(大概在寶寶6個月的時候),大便會變得更加結實。

這些排便上的變化是寶寶的成長髮育一部分,健康的便便可以是鬆散的、流淌的,也可以是柔軟而結實成型的。

便祕最重要的症狀是便便乾硬或者結塊,看起來像大理石。寶寶出現便祕還會有一些其他的信號,比如:

排便前,寶寶哭鬧不止,看起來很不舒服;

大便異味;

寶寶吃得不多;

寶寶好些天不排便或者每次排出一點點乾硬的顆粒,小肚子摸起來很硬。

如果大便非常的硬,寶寶肛周有時候可能會出血,讓寶寶疼痛不舒服。

寶寶便祕,我們該怎麼做

瞭解清楚了什麼是便祕,我們再來看看便祕應該如何做。

一、如何排出寶寶肚子裏攢的乾硬大便

除非是醫生開的處方,否則寶寶便祕是不需要用藥的。

當寶寶有乾硬難以排出的嵌塞的大便,醫生可能建議採用口服藥,直腸用藥或者聯合用藥。

口服藥:

出現糞便嵌塞的兒童,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ESPGHAN)和北美小兒胃腸病、肝臟病和營養學會(NASPGHAN)的指南建議,使用含或不含電解質的口服聚乙二醇,建議每日劑量爲每公斤1到1.5克,連續服用3到6天,以此來作爲初期治療,讓嵌塞的大便排出來。

直腸用藥:

年齡較大的孩子可使用比沙可啶栓劑,嬰兒可使用甘油栓(甘油製劑的開塞露)。這些方法通常不如灌腸劑有效,但耐受性良好。

經常有爸爸媽媽提到,用肥皂水,但是這樣做是有風險的,不推薦!不推薦使用起泡沫的肥皂水、自來水、奶和糖漿、鎂(即硫酸鎂)或草藥製劑灌腸,因爲可能引起併發症,包括結腸炎、水中毒、腸穿孔和腸壞死。

口服和直腸給藥:

如果孩子便祕非常嚴重,建議看醫生。

中度或重度糞便嵌塞可能需要口服和直腸給藥相結合,建議由醫生指導進行。

二、持續治療,避免再次便祕

如果寶寶符合功能型便祕的“羅馬III” 標準,在排出了嵌塞的大便後,可能還需要接受口服輕瀉藥維持治療,以避免糞便重新積聚。

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ESPGHAN)和北美小兒胃腸病、肝臟病和營養學會(NASPGHAN)建議使用含或不含電解質的聚乙二醇作爲初次治療,推薦每日劑量爲每公斤0.4克,並根據臨牀反應調整劑量。

有證據表明,聚乙二醇比乳果糖、鎂乳、礦物油或安慰劑更有效,且不良反應更少,孩子的接受度更高。

在沒有聚乙二醇的情況下,建議使用果乳糖。

因爲在兒童便祕治療效果的研究中,評價乳果糖療效的研究,比評價鎂乳和礦物油療效的研究多。且對各個年齡層的人來說,乳果糖都是安全的。

此外,如果使用聚乙二醇,研究證據不支持額外使用灌腸療法。

維持治療應至少持續2個月。應該在所有的便祕症狀好轉至少一個月以後,才能停止治療。治療應逐漸減少。

三、日常飲食調整

便祕可能是由很多因素共同導致的,常常難以找到明確的原因。如果寶寶經常便祕,就要注意儘可能地排除一些不利因素。

首先我們可以試試排除日常飲食搭配的問題。

母乳餵養的寶寶:

更加頻繁的餵養寶寶,尋求醫生和兒童保健護士的意見。

配方奶餵養的寶寶:

由於沖泡方式的不恰當,寶寶的配方奶裏面沒有添加足夠的水,可能導致寶寶便祕。再次檢查,是否按照說明正確沖泡奶粉。

確保使用的是配方奶罐裏配套的奶粉勺——不同品牌,勺子的尺寸可能不同;

不要將配方奶粉用力擠壓進勺子,它應該是鬆散的裝在勺子裏的,奶粉的量應與勺子邊齊平,可以用小刀的切面或者罐子裏提供的水平工具將勺子裏的奶粉刮平。

先加水,再加奶粉,否則沖泡奶粉的水是不足量的。

添加輔食的寶寶(6月齡):

如果是因爲寶寶的食物搭配不合理造成的,攝取有利於規律排便的飲食也很重要。

通常推薦增加水果、生蔬、麥麩、全麥麪包和穀物的攝入,也推薦攝入足量除奶以外的液體。

兩餐之間,可以嘗試給寶寶喂一些水,或者喝一些按照1份果汁三份水,稀釋過的果汁。

平時應該鼓勵孩子多吃水果和蔬菜,並根據寶寶的咀嚼能力,將這些水果和蔬菜切碎或搗成泥狀。包括燉梅子,燉杏子和蒸蔬菜。

一般來說,如果寶寶的飲食搭配不均衡,建議調整飲食結構,以滿足均衡營養的需求爲主,或者在沒有便祕情況的時候,預防便祕。但是在飲食均衡的前提下,出現了便祕,增加纖維、水分的攝入則並無幫助。

纖維:

不僅僅沒有可靠的證據支持增加纖維攝入來治療便祕,甚至有研究發現,增加纖維攝入反而有可能加重便祕。

膳食纖維對便祕的孩子可能有益,也可能有害,尤其是經常便祕,並且有反覆嵌塞的情況下。

一方面,纖維可增加大便的體積和含水量,能使大便質地更軟且更易排出。

另一方面,大便體積增加也可導致糞便瀦留患兒的直腸和結腸進一步擴大,影響孩子感受排便需求的能力。

如果在補充纖維的同時,沒有攝入足量的液體,則可能發生嵌塞。

液體攝入:

尚無證據表明通過增加液體攝入量可以成功治療便祕,除非患者處於臨牀脫水狀態。

但是爲確保水份充足,應鼓勵慢性便祕的孩子每天多喝水或其他非乳液體,尤其是在使用纖維補充劑時——不然補充纖維反而可能加重便祕。

液體攝入量超過常規攝入量對排便頻率、便質或排便難易程度並無影響。

奶製品:

如果對治療措施無效,可以考慮嘗試限制飲食中的牛奶蛋白至少2周看便祕是否改善。

如果孩子一歲以上,也可使用非乳製品形式的奶,如添加了鈣的豆奶)進行替代。

一些便祕的孩子可能是因爲其對牛乳存在隱匿的不耐受。便祕可能是對牛乳蛋白不耐受的一種延遲性臨牀表現。

另外,如果孩子喝奶過多,因爲牛奶的飽腹感強,可能影響到攝入其他食物,從而影響孩子的飲食均衡。

益生菌:

目前研究最爲廣泛的微生物爲雙歧桿菌屬(Bifidobacterium)和乳桿菌屬(Lactobacillus)。但現有針對兒童和成人的對照試驗的證據不足以支持推薦使用益生菌來治療兒童便祕,也不足以確定最有效的菌株、劑量或治療持續時間。

研究證據不支持用益生菌、益生元治療便祕。

基於研究證據,建議

歐洲小兒胃腸營養學會(ESPGHAN)和北美 小兒胃腸病、肝臟病和營養學會(NASPGHAN)的指南建議:

1、攝取正常量的纖維。

2、建議攝入正常量的液體。

3、建議兒童便祕患者進行正常的體力活動鍛鍊。

4、在治療兒童便祕的過程中,不推薦日常使用益生元。

5、在治療兒童便祕的過程中,不推薦日常使用益生菌。

6、在兒童便祕治療過程中,不建議使用生物反饋法作爲輔助治療。

7、在兒童便祕治療過程中,不建議使用替代療法(包括鍼灸、順勢療法、身心療法、肌肉骨骼療法如整骨療法、脊椎推拿療法和瑜伽)

8、對於出現糞便嵌塞的兒童,建議使用含或不含電解質的口服聚乙二醇,建議每日劑量爲每公斤1到1.5克,連續服用3到6天,以此來作爲初期治療。

9、出現糞便嵌塞的兒童,如果聚乙二醇不管用的話,建議每天灌腸一次,持續3到6天。

10、建議使用含或不含電解質的聚乙二醇作爲初次治療,推薦每日劑量爲每公斤0.4克,並根據臨牀反應調整劑量。

11、對長期使用聚乙二醇的患者來說,不推薦額外使用灌腸療法。

12、如果聚乙二醇不管用的話,則推薦使用乳果糖。

13、根據專家的觀點,使用鎂乳、礦物油和刺激性輕瀉劑,可以看作是附加治療或二次治療。

14、維持治療應至少持續2個月。應該在所有的便祕症狀好轉至少一個月以後,才能停止治療。治療應逐漸減少。

15、在如廁訓練階段出現便祕,等孩子熟悉瞭如何上廁所後,才停止用藥。

16、對兒童頑固性便祕患者來說,不建議日常使用盧比前列素、利那洛肽和普盧卡必利。

17、不建議使用經皮神經刺激,來治療兒童頑固性便祕患者。

18、尋求專業幫助:

通常情況下,便祕是不會引發健康問題的。如果寶寶出現以下狀況,帶寶寶去看醫生,尋求專業的幫助:

8周以下的寶寶,超過2-3天沒有排便,並且體重增加緩慢;

寶寶已經便祕了一段時間,沒有任何明顯的原因,並且非常痛苦,便血或其他跡象的疾病。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