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營養 > 理性技巧 安全健康享美食

理性技巧 安全健康享美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8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食品安全,一個令父母和所有消費者都百般糾結的話題。

理性技巧 安全健康享美食

食品安全,一個令父母和所有消費者都百般糾結的話題。

對於它,除了恐慌、無助,然後慢慢淡忘,我們好像找不到更好的應對策略。

其實,並非如此!   本期策劃,我們就爲大家呈現一份食品安全“自助”大餐。你會發現:   原來“可惡的”食品添加劑和“可怕的”轉基因食品並非洪水猛獸;   在購物過程中,有N 多的小技巧可以讓我們買到更安全的食品!

專家訪談  先來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知道要買的食品裏面有食品添加劑,我還會買嗎?5月3日《實話實說》節目對現場觀衆的問卷調查顯示:99%的人“不會買”。

這個數字告訴我們,大家現在對食品添加劑的印象極壞,這源於對食品添加劑的一些誤解……   與食品添加劑和平共處?

受訪專家範志紅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  “食品添加劑實際上替三聚氰胺等捱了不少板子!”

父母必讀::在奶粉事件後,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印象簡直壞透了。因爲很多人都認爲無論是蘇丹紅事件還是三聚氰胺,統統都是食品添加劑犯的事兒。但實際上,替這些“壞分子”挨板子,食品添加劑還真是有點兒冤!

範志紅:是的,這主要是由於人們對食品添加劑概念的不瞭解造成的。在我國,食品添加劑的定義是:爲改善食品品質和色、香、味,以及爲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的化學合成物或者天然物質。簡而言之,食品添加劑是特指那些國家許可使用添加於食品當中的物質。

而很多人之所以對食品添加劑的印象極壞,主要是因爲他們把非法添加到食品當中的“非食品用物質”和食品添加劑混爲一談了。

比如,我們可以作個小測試:看看以下哪些物質不屬於食品添加劑?(可以多選)   A 甲醛 B 吊白塊 C 蘇丹紅  D 工業石蠟 E 三聚氰胺  F 丙酸鈣 G 敵敵畏 H 山梨酸鉀  I 亞硫酸鹽 J 過氧化苯酰

在以上選項當中,A、B、C、D、E、G都是不允許添加到食品中的非食品用物質。用甲醛來發泡海產品,用吊白塊來漂白粉絲,用蘇丹紅來給辣椒油染色,用工業石蠟來給水果上光……這都是國家禁止的。

因爲它們根本就不屬於食品添加劑的範圍,對人體健康肯定有危害。這就好比人們不能用畫畫的顏料來做飲料,不能用塗牆的塗料來給蛋糕上色一樣。這些非食品用物質,無論在食品中加多少,都是違法行爲。

而食品添加劑則不同,只要不超量、超範圍使用,就是合法的、安全的。比如說,在糖果中加入國家許可的食用色素,只要含量不超標就不違法。除非科學研究發現它有新的毒性反應,才由政府部門來改變其使用限量,或將其從食品添加劑名單上剔除出去。

“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合適的添加劑,加工食品只會更不安全。”

父母必讀:應該說大規模的現代工業,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劑的基礎上的。而且適量地使用食品添加劑也爲加工食品的安全提供了一定的保證。

範志紅:是的。在很多情況下,如果沒有合適的添加劑,加工食品只會更不安全。還拿方便麪來說,油脂在空氣中放十來天就會有哈喇味,而油炸方便麪的保質期卻是半年,而且不會有味。爲什麼?因爲其中有抗氧化劑。油脂在空氣中氧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不想辦法遏制氧化問題,產生大量有害健康的氧化物質,還有什麼吃的價值呢?

除了方便麪之外,凡是油脂含量比較高的食品,比如鍋巴、薯片,甚至一些餅乾、曲奇、派等等,爲了保證安全,都要求助於抗氧化劑。

又比如說,那些在超市裏放很久的果脯蜜餞,那些醬油鹹菜,如果沒有糖和鹽這兩種“天然防腐劑”的幫助,就會很快被細菌和黴菌毀掉。但如今人們都知道,鹽和糖吃多了不利於健康。

於是低糖果脯和低鹽醬菜就只能求助於合成防腐劑了。又比如說,孩子們喜歡吃的果凍,也是必須加防腐劑的。要不然,它含糖量又不高,水分又那麼大,怎能在室溫下保存那麼長時間呢?

所以說,食品添加劑不該加的時候不能亂加,但該加的時候不加也不行。畢竟微生物時時刻刻都在準備和我們爭奪食品中的營養物質,空氣中的氧氣也在隨時準備讓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氧化變質。正如很多專家所說:完全不加添加劑的加工食品是非常罕見,而且令人不太放心的。

“方便麪‘本品不含有防腐劑’的宣傳不過是一句有心誤導的‘廢話’。”

父母必讀:儘管我們知道現代食品工業中,添加食品添加劑總是難免的,但是看到“本品不含有防腐劑”、“本品不含有人工色素”、“本品不含有香精”的宣傳時,我們還是會怦然心動,認爲它就是比別的產品健康,於是趕快買回家。

範志紅:其實,這都只不過是一種商業的宣傳手段罷了。它利用消費者對食品添加劑的不瞭解,讓大家誤認爲只有這個品牌不含某種添加劑,其他品牌就含有。但事實是怎麼樣的呢?拿方便麪來說,因爲方便麪所含的水分很少,長期保存根本不需要添加防腐劑,故而,方便麪“本品不含有防腐劑”的宣傳不過是一句有心誤導的“廢話”。

而且就算某種食品宣稱它不含有防腐劑,但它未必就不含有抗氧化劑;就算宣稱不含有色素,不等於就不含有香精,也不等於不含有乳化劑、增稠劑等其他添加劑。

“與其說添加劑是商家欺騙消費者,不如說是消費者自己一味追求色、香、味,一味追求‘開袋即食’的方便。”

父母必讀:也有一些消費者認爲,食品添加劑是商家的一種騙術,表面上的光鮮誘人以及令人愉快的口感都不過是添加劑的“功勞”。

範志紅:商家刻意追求食品的外觀、口感固然是一個方面。但是實際上現代食品工業爲什麼離不開食品添加劑?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消費者對食物的外觀品質、口感品質、方便性、保存時間等方面提出了嚴苛的要求。

要想按照家庭方式來生產,幾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真的不加入食品添加劑,只怕大部分食品都會難看、難吃、難以保存,或者價格高昂,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

想一想以下這些事實:   爲什麼自己家裏的蘋果切開來就會變褐,而如果超市中的蘋果乾、梨乾是褐色,人們卻不肯買,偏偏要選擇那些亞硫酸鹽抗褐變劑幫忙加工出來的潔白或淡黃色的產品?

爲什麼自己家裏的肉煮熟了就會變褐,而如果超市裏的醬牛肉是粉紅色,你卻非常喜歡,而且嫌棄那些顏色發褐的醬牛肉?其實粉紅色的醬牛肉只不過是亞硝酸鹽髮色劑的作用。

爲什麼明知道牛奶是沒有水果香味的,幾小塊燙過的水果也不可能帶來多少美味,你卻喜歡那些帶有濃烈水果香味的乳飲料和酸奶呢?爲什麼自己家裏炸的食品稍微涼一點就會變軟滲油,而外面賣的很多煎炸食品放了多久都那麼挺拔酥脆?爲什麼自己家裏的饅頭放半天就會變硬發乾,而超市的麪包幾天都不會變幹?

可見,在這個消費決定生產的時代當中,消費者的選擇決定了生產者的行爲。要想減少廠家對食品添加劑的使用,首先要轉變我們消費者選擇食品的觀念。

“要想真正避免攝入大量食品添加劑,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購買新鮮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費一些時間,按照傳統的方式,親自動手製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父母必讀:我們知道,儘管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毒性都很低,但是如果攝入量過大,仍然有帶來副作用的可能,尤其是對於腎臟發育還不是很完善的寶寶們來說。

範志紅:實際上,國家許可使用的食品添加劑整體安全性是比較高的,在正常用量下不會引起不良反應。然而,儘管每一種食品添加劑的毒性都很低,但如果在膳食中的攝入量過大,仍有帶來副作用的可能。

同時,各種食品添加劑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它們與食物成分吸收利用之間的關係,至今仍然沒有得到詳盡的研究。因此,優先食用接近天然狀態的食物,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特別是對於生理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成熟的兒童來說。

例如,國外已經有不少研究報道,在讓兒童遠離各種加工食品之後,不少孩子的多動症、注意力不集中、學習障礙、侵略性行爲等都有所改善。

也有研究發現,合成色素如檸檬黃等會妨礙鋅的吸收,而酥脆食品中的明礬和氫化植物油等原料不利於智力發育。總之,父母應當儘可能不給兩歲以下的嬰幼兒任何含有添加劑的食品,包括彩色的糖果、甜味飲料,以及添加味精和明礬的膨化食品。

外,要想真正避免攝入大量食品添加劑,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購買新鮮天然的食品原料,花費一些時間,按照傳統的方式,親自動手製作健康的家庭食品。

家做新鮮食品的好處,遠不僅僅是避免食品添加劑。新鮮食物可以提供最平衡的養分,最多的保健成分,最多的膳食纖維,還能最好地促進免疫力——用完全天然形態的食品原料在家烹調,雖然花費時間精力,卻可以充分獲得大自然賦予的健康好處。

總之,對食品添加劑,我們首先應當心平氣和地接受,肯定它們對食品的安全、美味和方便所做的貢獻,同時也應當避免過度追求口感、顏色、味道的誤區,接受食品的天然特性,重視食品的自然品質,從而明智地選擇食品。

最要緊的是,通過反思食品添加劑的問題,樹立正確的食品選擇和評價觀念,不再過度依賴加工食品和快餐食品,而是珍視自然的風味,感激父母家人不辭辛苦烹調製作一日三餐的愛心,並把健康的民族飲食傳統傳承下去。

轉基因食品到底是什麼?那個叫“基因”的東西到了我們的身體裏會怎麼樣?吃了它會不會有危險?在N年之後,我們會因爲它而生病嗎?……對於轉基因食品,我們有太多的疑問,甚至還有一種對“未知”的恐懼。

那麼,轉基因食品背後的安全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它真的“不太安全”嗎?爲此,我們採訪了中國農業大學的羅雲波教授。

轉基因食品背後的安全真相  受訪專家羅雲波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院長、博士生導師

“相比傳統的雜交育種,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實更高。”   父母必讀: 先請您談談究竟什麼是轉基因食品?   羅雲波:轉基因食品是指通過生物技術,將生物中某個基因分離出來,然後植入另一種生物內,用後者生產出的食品叫轉基因食品。

比如某一種水果口感很好,但是它產量很低。我們就可以找到一種產量很高的品種,通過基因分析,知道其中哪些基因是負責高產的,然後將這些基因轉移到口感好的水果當中,這樣生產出既有品質好的特點,又有產量高的優點的水果新品種。

父母必讀:聽起來好像和“雜交”有點兒像。

羅雲波:是的。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轉基因技術是更爲精確的雜交。過去,我們要改良一個品種,主要是通過雜交。就像上面舉的例子,將口感好和產量高的兩個品種進行雜交(實際上就是基因在發生交換),讓他們的後代既高產又好吃。

但是因爲在把高產的基因植入到品質好的作物裏面去的同時,其他的基因也跟着進去了,其結果往往是,在繼承了各自的優良性狀的同時,也會繼承一些他們不好的性狀,就像有的小寶寶繼承了爸爸的高鼻樑,但同時也繼承了爸爸的小眼睛一樣,很難十全十美。

這就是爲什麼雜交育種的技術已經發展了很多年,但是要做成一個品種,仍然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其中需要經過反覆篩選。有些育種學家窮其畢生經歷,可能也就育成了一兩個品種,因此育種的效率是比較低的。

但是轉基因技術的做法就不是讓兩個品種直接“通婚”了,而是會將高產品種的基因全部拿來分析,搞清楚他們各自都是幹什麼的。

然後把和高產沒有關係的基因統統排除掉,只把負責高產的基因轉移到口感好的品種裏面去。  父母必讀:也就是說雜交和轉基因其實都是基因的交換過程,只不過雜交的基因交換會更“雜”一些。但是,爲什麼我們對雜交的產品會很坦然地接受,但是一聽到“轉基因”就會覺得心裏不踏實呢?

羅雲波:這可能還是因爲大家對轉基因這項新技術還不夠了解造成的。相比傳統的雜交育種,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其實更高,因爲它實際上是對遺傳性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良。

它更精確,效率也更高。而通過常規育種,我們在獲得所需要基因的同時,還會獲得一些我們不需要的基因,其中也可能包括一些對我們有害的基因。而要將這些基因剔除,需要長時間的篩選,逐漸地來實現。

“DNA 本身也是可以被消化的,不可能把它吃進消化道,它就會跑到你的身體裏面去。在消化道里它就會化成更基本的單位,也就是幾種核苷酸了。”

父母必讀: 一些消費者還會有一種特別樸素的擔心——吃了轉基因食品,我們自身的基因會不會出什麼問題?

羅雲波:對此我想說兩點。第一點是,基因其實是任何生物體固有存在的東西,任何一個生物體都充滿了成千上萬的基因,其中也包括我們平時所吃的蔬菜、水果、糧食、肉類等等。事實證明,我們並沒有因爲吃了有“大耳朵”基因的豬肉就長出大耳朵。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我們吃了什麼基因進去,它就被轉移到我們身上了。

第二點想說的是,在有些情況下,被轉進去的基因(我們稱之爲“目的基因”)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就已經被“徹底毀滅”了。

因爲基因是由核苷酸按照一定的序列串起來的,當它被全部打斷以後,和我們平常吃的東西就沒有什麼區別。另外,即使它以比較完整的形式進入我們的胃腸道,DNA在消化道中會被很快降解掉,不會以一個基因的完整形式存在,而是會化成更基本的單位,也就是幾種核苷酸了。而核苷酸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我們平常所吃的水果、蔬菜、糧食、肉類等等也都是由它構成的。

“人類的認識水平是在一步一步地提高的。我們不能因爲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就拒絕在現在科學和認識水平上被認爲是好的東西。”

父母必讀: 關於轉基因技術的研究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它商品化以來,有沒有出現過不良的安全事件?

羅雲波:轉基因技術的研究開始於20 世紀七八十年代。從20 世紀80 年代開始商品化,到現在已經30 個年頭了。目前還沒有一例是因爲吃了轉基因食品而中毒、死亡或者生病的。

父母必讀: 不過,也有很多問題是在多少年之後才發現的。我們如何保證那個時候我們依舊安全呢?

羅雲波:實際上你所講的是一種“不可知論”。我覺得我們應該這樣來看,人類的認識水平是在一步一步地提高的。我們不能因爲缺乏相關的科學知識,就拒絕在現在科學和認識水平上被認爲是好的東西。如果這樣的話,人類就永遠都不可能進步和發展。

其次,安全其實是相對的,不安全才是絕對的。舉個例子,鹽是我們經常食用的一種調味品,適量攝入鹽對我們的營養均衡會有所幫助,但是鹽吃多了又容易得高血壓。所以,我們需要辯證地看問題,世界上沒有絕對安全的食物,即便是安全的食物,也是各有其短長,應該合理搭配、科學膳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的飲食安全和身體健康。

“可以說,從來沒有一個食品像轉基因食品這樣,受到如此嚴格的安全性的評價。所以,我們應該對轉基因食品感到安全。”

父母必讀: 一項轉基因技術從研究到實現產業化,大概需要多長時間?要經過哪些程序?   羅雲波:我們國家目前一個轉基因的產品從研究到拿到生產許可證大概需要10 年的時間。

在實驗室階段有嚴格的評估、申報、檢查制度,接下來再進行中間環節的實驗,然後還要有環境的實驗,最後是生產性的實驗,然後才能拿到許可證。

如果要成爲食品,還必須要做食品安全方面的研究,包括這個基因是從哪裏來的,它要幹什麼,它轉到生物體裏面以後到了哪個位置,它所起的作用是不是我們所期望的(我們叫做要對非期望效應進行評估)。

然後要對它進行毒理學的評價,包括這個基因的遺傳背景、它有沒有不良的案例、它的家族有沒有不良的案例,甚至是跟它相似的一些序列的基因有沒有不良的案例。所謂的“不良”包括毒性、致敏性、抗營養性。對這些,光是案頭上的理論分析是遠遠不夠的,一定都要進行嚴格的科學實驗,另外還要進行急性毒理實驗、慢性毒理實驗、致敏性的實驗等等,最後才能夠推出來。

所以說,一個轉基因的產品(特別是食品)出來是排除了千難萬險,九死一生的。可以說,從來沒有一個食品像轉基因食品這樣,受到如此嚴格的安全性的評價。所以,我們應該對轉基因食品感到放心。

母必讀: 目前,我們國家轉基因技術的產業化程度是比較低的,國家對此好像持比較謹慎的態度,是出於安全性考慮嗎?

羅雲波:目前,各個國家對轉基因技術的管理模式不太相同。美國相對比較激進一些,它的轉基因技術專利是最多的,包括加拿大和印度都排在我們前面。我們原來排在第四位,目前下降到第六位。對於轉基因技術的產業化,我認爲中國政府採取的態度是積極的謹慎。

之所以要謹慎對待,不僅僅是安全性的考量,還要從社會心理、政治環境和國際貿易等幾個方面去考慮。不過,轉基因技術的研究確實是未來的一個戰略高地。爲此,我們國家也推出了一個轉基因的重大專項計劃,在未來的5 年,拿出了200 多個億來進行研究。

“如果讓我選擇是購買傳統的玉米油還是轉基因的玉米油,我會選擇購買轉基因的。”

父母必讀: 假設您到超市購物,面前擺着轉基因的玉米油和傳統的玉米油,您會選哪一種?

羅雲波:我會選擇轉基因的。因爲作爲真正搞轉基因技術研究以及對其安全性進行評價的科研工作者,我認爲轉基因食品往往比普通食品更安全。

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轉基因玉米具有很好的抗蟲性,所以在生長過程中它被蟲咬的機會就會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它身上的蟲眼也會少得多。

而蟲眼恰恰是黴菌滋生的策源地,容易產生黃麴黴素等一些生物毒素,這些生物毒素往往是強致癌的。因此轉基因玉米被這些微生物侵害的機率就會小得多。這對我們的健康是一個保障。

另外,和傳統的玉米品種相比,轉基因玉米因爲自身很好的抗蟲性和抗病性,所以在生長過程中,可以很少使用農藥或者不使用農藥,所以,它的農藥殘留也會低得多。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用的安全性。

父母必讀: 轉基因食品主要就是抗蟲抗病嗎?

羅雲波:不是的。其實轉基因食品大致可以分爲三類或叫做三代:第一代主要是改變一些農藝性狀,比如剛纔所說的抗蟲、抗病等等。

第二代食品會強化一些營養素,比如賴氨酸是寶寶生長髮育所必需的,但是在寶寶幼小的時候,他的體內又不能合成。

過去,我們是通過生物提取技術,經過分離、純化(但它的純度是有限的),將賴氨酸這種營養素添加到嬰兒食品裏面。

現在,我們可以通過轉基因技術,把產生賴氨酸的基因轉移到小麥裏面去,寶寶可以通過食用這種小麥粉製作的嬰兒食品來獲得足夠的賴氨酸。

第三代轉基因食品不但有營養效果,還有治療功能,比如說,現在科學家已經成功地把乙肝的表面抗原轉移到了西紅柿裏面,通過吃西紅柿,我們就可以獲得乙肝抗體,等等。因此我們說,轉基因技術未來的前景是非常美好的,而且它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利益、方便和安全保障。

在挑選食品時,除了價格和生產日期,你還會對標籤上密密麻麻的信息仔細研究一番嗎?估計搖頭的不在少數。而且即使看,能看出些門道的好像也實在寥寥。

但實際上,標籤上的信息就像商品對着你做了個簡單的“自我介紹”。如果我們足夠細心的話,還能發現哪些東東在“簡歷”裏做了手腳!

食品標籤6大看點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

看點1:   食品名稱  障眼法大揭底:把並不表明食品本質的宣傳名稱儘量“做大、做強”,而表明其真實身份和類別的名稱卻被縮小在角落裏,或者乾脆就不標註。比如你是不是有把乳飲料當做鮮奶買回家,而回家後纔在角落裏發現了“飲料”二字的經歷?

火眼金睛煉成術:   招式1:包裝爲虛,產品爲實。產品包裝上的極具衝擊力的圖片可能會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本包裝圖案僅供參考”的小字提示卻常常被我們忽略。

就像一位朋友明明是因爲看到酸奶罐上的大個草莓才把酸奶買回家,結果在吃的時候,卻連草莓的影子也沒看到。所以,在被誘人的圖片吸引之後,還是按捺一下饞饞的感覺,看看它的名字和配料真的是你想象的那樣嗎?

招式2:不要想當然。現在如果說出幾款特別受小朋友歡迎的乳飲料的名字,可能有不少媽媽會說:“啊?它們是飲料嗎?我一直把它們當奶給孩子喝!”這樣的“誤會”很可能是因爲產品或者“很營養”或者很富童趣的名字,以及健康、陽光的電視廣告給媽媽們帶來的先入爲主的印象。於是,在拿商品時,就更不怎麼去看被縮得很小的產品的“大名”——“飲料”二字了。

招式3:一慢、二看、三購買。“小跑式購物”雖說節省了時間,但也可能讓我們忽略了很多有用的信息,來不及細細挑選。爲了節省時間,我們可以在出門前列出購物清單,在逛的時候,直奔“主題”。不過在挑選時,還是要停下腳步,仔細看一下食品標籤給我們的提示,尤其是先要在“食品名稱”處,多停留幾秒,搞清楚食品的真實屬性。

看點4   淨含量  障眼法大揭底:包裝圓鼓鼓,麪包暄乎乎,表面根本瞧不出孰輕孰重。

火眼金睛煉成術:   招式1:拿數字說話。按規定,“淨含量”應該和產品名稱標註在同一個展示面內。所以,不妨在關注完產品名稱後,再比較一下淨含量。

招式2:固形物含量也要看一下。按規定,像八寶粥、豆腐乳、水果罐頭等由液體和固體兩種形態的食品構成的混合食品,除了要標明淨含量外,還必須標明該食品的固形物含量,比如水果罐頭裏的果肉含量。綜合比較之後,買的東西才更實惠。

看點5   生產日期和保質期  障眼法大揭底:生產日期和我們藏貓貓,或者生產日期不是用印刷、鋼印等方式進行標註,而是“即時貼”。

火眼金睛煉成術:   招式1:沒有“生日”的堅決不買。有些商品儘管標着“生產日期見外包裝”或者“生產日期見封口處”,但是在相應的位置卻見不到生產日期的影子。或者生產日期標記得模模糊糊,根本看不清楚。這些商品建議不要購買。

招式2:儘量選擇“印刷品”。爲了防止經銷者改動生產日期、保質期等信息,標準規定,這些信息必須打印或者印刷在包裝上,而不能用一張不乾膠直接粘貼上去。

招式3:儘量選擇離生產日期最近的食品。

看點6   認證標誌  障眼法大揭底:經常用“純天然食品”來迎合消費者追求“綠色食品”的心理。有些企業儘管曾經取得了認證標誌,但是已經過期了。

火眼金睛煉成術:   招式1:先和這幾個標誌混個臉熟。

質量安全標誌  QS 標誌是反映食品質量安全的市場準入標誌,有這一標誌的食品是經過國家有關部門審覈、檢測合格取得市場準入證的產品。它是一項強制性標準。也就是說,產品只有在取得QS 之後,才能在市場上銷售。因此,凡是沒有這一標誌的,建議不要購買。

怎麼記住它?“QS”是Quality Safety 的縮寫,或者記住大“S”。

無公害農產品標誌  是指農產品中不含有有關規定中不允許的有毒物質,並將某些有害物質控制在標準允許的範圍內,保證人們的食用安全。它是國家控制等級最低的一種食品,要求食品不能對食用者健康造成危害,即保證安全。嚴格來講,無公害是農產品的一種基本要求,農產品都應達到這一要求。

怎麼記住它?“麥穗+ 對鉤”意味着“合格的農產品”。

A 級綠色食品 AA 級綠色食品  綠色食品是我國特有的食品安全分級,是指按特定生產方式生產,並經國家有關的專門機構認定,准許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污染、無公害、安全、優質、營養型的食品。其中的AA 級相當於有機食品,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任何有害化學合

成物質;A級低於有機食品,指在生態環境質量符合規定的產地,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學合成物質,按特定的生產操作規程生產、加工,產品質量及包裝經檢測、檢查符合特定標誌,並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A 級綠色食品標誌的產品。

怎麼記住它?上面的部分代表太陽,下面的是葉片和蓓蕾。綠底的是A 級,白底的是AA 級。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獲得認證的綠色食品在包裝上除了需要規範使用圖形標誌以外,還必須註明“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字樣的文字和標誌編號。同時消費者可以登錄“中國綠色食品網”()來查驗真僞。

中國有機產品標識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標誌 有機食品標誌  有機食品是目前國際上對無污染天然食品比較統一的提法。它是等級最高、安全性最好的食品。

有機食品通常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任何合成的化肥和農藥,同時產地周圍一定距離內不得存在污染源。

有機食品有三個標誌,在購買時要注意區分:其中“中國有機產品”標誌是國家標準規定使用的有機產品標誌,所有有機食品必須貼有該標誌;“中國有機轉換產品”是國家標準規定使用的,有機食品生產企業正在通過認證過程中,其產品尚需要轉換,在產品轉換期間使用該標誌;

而“有機食品標誌”是通過了“中綠華夏”認證公司認證的企業生產的產品標誌,該標誌必須配合“中國有機產品”標誌一起使用,而且大小不能大於“中國有機產品”標誌。

招式2:別被“純天然”、“純果汁”忽悠了。

爲了迎合人們對於綠色食品的追求,不少產品在包裝上打出了“天然”、“無農藥”、“無污染”、和我們玩起了文字遊戲。但其實“純天然”“野生”等字樣,並不代表綠色,也不代表絕對安全。

是不是綠色食品,首先就要看看它是否有綠色食品或有機食品認證標誌。一樣,“純果汁”也不都是水果製作,不信看看配料,水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說純果汁是用水“兌”出來的。

結語:還是那句經典的老話——平衡膳食、科學配餐  在文章的最後,想發表一點小感慨:執行本期策劃,看了N本著作,也請了多位大牌專家爲大家解惑支招,但總的感覺就是——食品安全這事兒,“特大號”的策劃也很難做得完滿。

因此,在文章的最後,想重點強調多位專家都提到的一句話——堅持平衡膳食,做到飲食多樣化、科學配餐乃安全之本!它不僅可以很好地滿足我們日常的營養需求,而且還會使我們“中招”的機率大大降低。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