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的孩子會不會道歉?

你的孩子會不會道歉?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多數的家長都把孩子教的很有禮貌,見人會問好,犯錯會道歉,但你知道嗎?教孩子敢於道歉固然重要,但有一件事比學會道歉更重要......

最近看到這樣一個事例,特別有感觸,因爲我也曾遇到過。

一個10歲的熊孩子在乘電梯時,把所有的樓層都按了個遍,後來有鄰居投訴到保安那裏,他的爸爸因此知道了這件事。爸爸教育兒子,亂按電梯不僅會耽誤其他人乘坐電梯,還會影響運行安全。兒子連連點頭,表示以後再也不這樣做了。

“那你寫一份檢討書貼在電梯裏,給大家道歉怎麼樣?”爸爸提議。

小男孩拼命搖頭,說自己不會寫。

爸爸說,“爸爸沒把你教育好,也有責任,我們一起寫。”

在爸爸的指導下,兒子哭着寫完了檢討書,檢討書說明了事情的原委,然後說:在這裏我向所有的人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做影響大家的錯誤行爲。”

而爸爸在那份檢討書上,說:“作爲家長,對孩子的行爲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向大家道歉,並請大家一起監督孩子的行爲。”隨後父子倆將檢討書貼在了電梯裏。

這讓我想起了前不久在單元電梯裏遇到的同樣情形。那天下班回來,一進電梯就發現所有的樓層都亮着,一個7歲左右的小男孩剛出電梯,“哎,你怎麼能把所有樓層都按了,這樣多……”電梯門還沒合上呢,那個小男孩已經低着頭快步走了,不遠處等候的家長始終默然着,只留下我一個人在風中凌亂,隨着電梯一層層往上走,我的火也一層層往上冒。

也許這個家長回去以後會批評教育孩子,但是這個孩子只會知道這個事不該做,卻不知道做了錯事,自己應該怎麼辦?

你的孩子會不會道歉?

還有一種家長,僅僅教會了孩子口頭道歉而已。

一個媽媽帶着孩子去吃火鍋,隔壁桌有兩個小男孩,吃飯過程中一直嬉笑打鬧,結果一不小心就把這一桌裝火鍋菜盤的架子推倒在地,好在盤子是塑料的,沒有摔破,但菜撒了一地。孩子的父母看到後,便立刻起身大聲訓斥孩子,要求孩子道歉。兩個孩子慌慌張張的說了“對不起”,然後就回座位去了。

他們走後,這位被躺槍的媽媽就和兒子一起蹲下來撿菜,在撿的過程中,隔壁桌的媽媽叫兩個孩子坐好,開始嚴肅地教育孩子,講了許多道理:你們吃飯不應該亂跑、要懂得尊重別人、不應該影響到別人、做錯事要馬上對人家說對不起……

就這樣,隔壁桌的媽媽就一直在邊上看着這母子倆收拾,同時也在訓斥孩子,可大人和孩子,沒有一個人過來幫忙。

這個很會講道理的媽媽教給孩子的就是: 我已經說對不起了啊,其它的事情和我有關係嗎?

你的孩子會不會道歉? 第2張

可是這整個過程中,這位媽媽卻忽略掉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對自己的行爲負責任”!

本來,孩子犯錯是很正常的事情,重要的是,當他做錯事時,父母應該如何迴應他,這將影響到孩子下一次犯錯時的反應。

孩子做錯事,父母管教的重點應該是讓孩子清楚的明白:他做這件事情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必須爲這件事的後果承擔責任,更重要的是,他該做些什麼來彌補過失?

所以,父母教孩子學會道歉的第一步,是發自心底地說“對不起”,而且不要爲自己的行爲找理由。

“對不起,我來晚了,路上實在太堵了。”這是我們最常見的道歉語言,表面上是道歉,其實是把原因歸咎於客觀因素或對方,實際上是缺少真心誠意,抵消了道歉的效果。

道歉時需要說明所道歉的是什麼,不只是“對不起”,而是“對不起,我按下了所有樓層的電梯”,“我碰翻了你們的菜”……通過陳述對這件事的歉意,讓孩子停下來思考到底做錯了什麼。

第二,需要明確承認自己的行爲對別人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耽誤了大家乘坐電梯的時間。”或者,“害你們不能好好吃飯。”這會令受傷的一方知道,我們並非只是出於理智隨便說些好話,而是真正從對方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能夠想象出我們的行爲具體對她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第三,告訴對方,我們對於自己的錯誤造成的後果有何感受,表現出我們希望改進。

比如,那個亂按電梯的男孩在檢討書裏是這麼說的:“我意識到自己的行爲給大家帶來不便,並可能引起安全隱患。在這裏我向所有的人道歉,並保證以後不做影響大家的錯誤行爲。”

第四,問問對方,怎樣才能彌補自己的過失。

比如,火鍋店裏,惹禍男孩的媽媽應該問問對方:“我把這些菜重新洗乾淨,好嗎?是否需要重新點菜呢?”對自己的錯誤行爲負責,這纔是道歉該有的態度。

讓孩子學會道歉,最重要的是父母的以身作則。孩子總是從父母身上,學會怎樣與人交往,學會犯錯時怎樣應對,而不是逃之夭夭或缺乏誠意地咕噥一句“對不起……”

育兒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克服自己的弱點, 不斷成長的過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