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6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聽說,有位寶媽說在家天天帶娃好幾年了,好不容易在國慶節的時候想出去玩一下。想不到這想法卻被人家說是玩心不死啊~家裏還有娃呢!

要說這事情嘛~寶媽想出去玩。主要是在家很長時間一直得不到釋放。天天帶孩子。被孩子捆在了家裏。我想應該有很多人都有過這種感覺吧?

更有甚者,有時候媽媽想上個廁所,但是如果寶寶要是一看不見媽媽的話就會嚎啕大哭!又不能抱着上廁所。沒辦法,只能把寶寶放在小車上看着自己上廁所......

有時候想抽個時間看個電影,逛個街什麼的,剛剛換好衣服想離開,寶寶又哭開了!爸爸、奶奶、爺爺,誰來都不行,只要媽媽抱!

就不說還要上班的寶媽了,剛剛還不適應的寶寶在家看不見媽媽,哭的不行。家人打電話過來說了之後,恨不得馬上回家看看!

這是不是很尷尬?

有時候想“嗯!看來寶寶最親近的人還是我啊!”

但有時候又想“那我不就沒有自由了?”

寶寶的分離焦慮

那你們知道不知道這個其實是叫做“分離焦慮”,原因是孩子在和親人們,特別是爸爸媽媽們分開的時候所引發的一種正常心裏反應,這時候會出現大哭和鬧脾氣等等......

看到這裏你們是不是有點擔心?那麼這裏要告訴你,這是正常的哦!

要是哪一天孩子對爸爸媽媽的離開沒有一點反應,到那時可能你們會更加的鬱悶,“這孩子!看不到我們也不會想我們嗎?”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從根源上講,無論哪個年齡段的寶寶產生焦慮,都是因爲缺乏安全感。

對於7個月左右的小寶寶來說,之所以會缺乏安全感,是因爲認知能力的發展,使他開始對已經熟悉的主要照料者,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但是因爲不能理解“客體永久性”這個概念,所以當家長離開時,或者僅僅不在他的視線範圍內,寶寶就以爲家人從此消失了!!於是就沒有了安全感,開始焦慮。

家長也有分離焦慮

在coco小時候,就有過一段時間當全職媽媽,每天和coco朝夕相處,或者說,大眼瞪小眼。

先生有時體恤的說,“你出去逛逛吧!”

奇怪的是,儘管帶寶寶時,我想過無數種出去瘋的場景,不過,每次把coco扔給家人,總覺得無法玩得盡興:

“給她吃的輔食千萬別放鹽啊,也別共用大人的筷子!”

“別讓她直接坐在地板上看書,太涼了!”

“拉完粑粑要用流動的清水沖洗,可別馬虎啊!”

“她睡着了沒有?有沒有哭着鬧着要媽媽啊?”

一條接一條的微信,搞得寶爸也很不爽,“你是對我帶寶寶有多不放心!說!在你眼裏,是不是覺得我特!別!蠢!”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第2張

是的,家長也有分離焦慮!

出現分離焦慮的家長,大部分都是平時親自照料寶寶起居的人。與寶寶依戀家長的心理相同,家長也十分依戀寶寶,尤其是母乳餵養的媽媽,因爲體內激素的原因,對於寶寶的依戀更甚。

所謂成長,就是分離

聽起來有點傷感。

但是,所謂“成長”,的確是一場分離。

生命最初,寶寶孕育在媽媽肚子裏,媽媽偶爾貪吃一點辣,寶寶就劇烈胎動;

後來,軟軟的小人兒,捧在手心裏,他是如此依賴媽媽!你們一刻也不願分離;

再後來,寶寶有了自己的情緒、想法、小夥伴,他開始渴望又害怕獨立……

有些家長選擇時刻陪在寶寶身邊,“畢竟,前三年是最親密無間的寶貴時光”,“這樣寶寶就不會焦慮了”;去早教中心,老師說,“可以慢慢讓寶寶練習單獨上課,以後能更好地適應入園”,你也捨不得。

不過,這也許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要知道,時刻陪伴不僅不利於自己儘快擺脫分離焦慮,同時也會讓寶寶變得更加離不開父母,無形中限制了寶寶的成長。

咦?寫着寫着有點想哭,怎麼回事?

說好的嚮往自由呢?!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第3張

緩解焦慮,記得慢慢來

現在我們都知道:不僅是寶寶,家長也有分離焦慮。

因此,這是需要雙方共同調整和適應的過程。

幫助寶寶認識到物體恆存性

當寶寶還是小嬰兒的時候,可以和他玩些小遊戲。

比如家長用雙手矇住自己的眼睛,再忽然打開;或者用一塊薄手絹,蓋在寶寶臉上,再迅速抽走手絹,讓寶寶意識到,“雖然看不見媽媽,但媽媽沒有消失。”

逐漸拉長寶寶和媽媽分開的時間

寶寶容易出現分離焦慮,可能是因爲從來沒有和媽媽分開過。

因此,全家人應該應該循循善誘地幫助寶寶,多給寶寶適應分離的機會,減少寶寶以及媽媽的分離焦慮。

是的,母子雙方都需要適應短暫分離。

是的,大可放心地截圖這段給老公看!

“我需要放!假!”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第4張

(老爸帶娃,說不定很有創意哦!)

給分離一個理由

對寶寶來說,不知道媽媽去了哪裏,什麼時候回來,這是讓他們最着急的事情。

因此,爲分離提供一個解釋就顯得很重要。解釋越簡單,效果就越好。比如,“媽媽去買菜,很快就回來。”速戰速決,內心戲不要太多。

如果是出差,不需要提前幾天就告訴寶寶,以免他們一直處於惴惴不安中。

不要對寶寶撒謊,也不要不辭而別,悄悄溜走。

和寶寶重聚後,可以跟他講講你都做了什麼,也可以問問寶寶,“媽媽不在的時候,你都吃了什麼,玩了什麼,心情好不好……”然後,你會發現,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哇哈哈哈哈!

選擇一個替代物

如果寶寶離開了媽媽,還要面對陌生人和陌生地方,這樣最容易讓寶寶感到不安。

在分離時,可以給小寶寶一個安撫奶嘴;給稍大一點的寶寶一些從家裏帶來的物品,比如他最喜歡的毛絨玩具,能減輕他們的痛苦。

寶寶一沒見到我就哭,我該怎麼辦?! 第5張

選擇合適的看護人

育兒是一項系統工程,無論是習慣的養成,還是生病的護理,無法就事論事孤立看待。所以我們常常會提醒大家,“轉發文章給家人”。

譬如分離焦慮這件事,你完全可以按照上文提示的方法一一實施,但是,離開了家人的支持,一切都失去了意義。

如果你不得不外出或工作,留守在家裏的照料者能夠盡心盡責,把寶寶照顧得也很妥帖,那麼,你內心的焦慮感也能減輕。

培養寶寶獨立的性格

每個人都需要個人空間——當寶寶一個人在玩耍看書的時候,不要打擾他。

日常生活中,不要過度保護、事事都給寶寶提供幫助,試着由他自行面對困境、解決問題,在他主動尋求幫助時才施以援手。

當然,也可以多讓寶寶和同齡孩子接觸,鍛鍊他的交流能力和社交主動性,那麼,未來寶寶就更容易在幼兒園交朋友,藉以緩衝新環境帶來的恐懼感。

提高陪伴質量

和過於焦慮的家長相比,有的家長可能走向另一個極端:沒事的,隨他去吧!

家長要擺正對“寶寶害怕分離”這件事的態度,不要覺得這是正常現象就放任自流,也不要因爲寶寶不夠獨立而感覺失望或厭煩。如果可以,多跟寶寶待在一起,並給予更多的關愛和呵護,讓寶寶產生足夠的安全感和勇氣去面對分離的場景。

如果因爲離開寶寶而內心愧疚,不妨在回家後多花些時間來陪伴寶寶。

有分離焦慮,說明寶寶長大了!

這種悲喜交加的感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