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帶暖暖去看《神偷奶爸》。她是小黃人的迷妹,整場電影聚精會神,連爆米花都沒吃完。看完電影直嚷嚷着要一個同款的獨角獸和小黃人玩偶,興奮得不行。

正好電影裏演了吃着泡泡糖、拿着麥克風,打扮花裏胡哨的壞蛋布萊特。回家的路上,我靈機一動,乾脆趁熱打鐵和暖暖聊了聊正確的“善惡觀”。

“壞人是不能看表面的,這個打扮得這麼搞笑的泡泡糖狂魔布萊特,差點毀滅了一個城市呢!”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我自認爲語重心長,還結合了暖暖剛剛看完的電影,她一定深有感觸。沒想到,她居然一臉認真地問我“媽媽,布萊特好可憐,都沒有人跟他玩,都不喜歡他。”

我頓時語塞,沒想到暖暖竟然想到這件事。

在成年人的世界裏,習慣給人分門別類貼標籤,也習慣了所謂的善惡是非,沒想到被五歲的孩子給“教育”了一番。一直努力當一個傳遞多元文化和價值的媽媽,其實在不知不覺間已經被定向思維束縛了。

曾經遇到街邊賣唱的父女兩,衣衫襤褸的唱着過時的歌曲,掙一點微薄的零錢。我從包裏翻出十塊錢,想讓暖暖學着當一個善良的人,但她拿着錢遞過去時,自己對唱歌的女孩說了一句“姐姐,你唱歌很好聽,謝謝你的表演”,那個場景讓我難以忘懷。

我們總是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要挽起衣袖教給孩子一些所謂的人生哲理。其實,孩子能夠看到的世界比我們豐富得多。養育孩子是一場雙向的交鋒,我們和孩子互爲人生的奏鳴曲。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第2張

“我的孩子把我拉回了當下,他是一位嚴格的老師,指出我所有的弱點,告訴我活在此時此地的藝術——所有藝術中最爲重要的藝術。”這是意大利哲學家皮耶羅?費魯奇的感慨,我們自詡經歷過人生,卻在某些時刻被孩子的天真浪漫擊中內容。

孩子的人生哲學,是一種簡單直白的深刻。

和大多數父母的體驗一樣,好奇心是孩子教給我們的第一堂課。我們習以爲常的風景,司空見慣的事物都能在孩子的心裏激起漣漪。

每次帶暖暖去郊外玩,她簡直像個小小的勇士。看見各種奇怪的毛毛蟲、振翅的大飛蛾,我的第一反應是她會不會害怕,但是暖暖絲毫沒有恐懼,想去看看蟲子的顏色、有幾隻腳,她義正言辭地說這些幼兒園裏老師教她們去觀察小動物。

成年人逐漸喪失了對世界的好奇,帶着暖暖出遊之前我沒有發現過郊外的四季除了風景美,還有鮮活的小生命值得讚歎。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第3張

孩子有時就像一盞明燈,熾熱的拷問着我們的倦怠和麻木。

與其說我們在花費時間培養孩子的好奇心,不如說我們是在小心翼翼的保護孩子的天性。驀然回顧,孩子成了我們人生的關鍵出口,教會我們珍惜好奇、不倦探索。

如果說,一定要選一堂孩子教給我最好的課,那必定是如何表達情緒

大概每位媽媽都經歷過不同的焦慮和絕望,也許是難以平衡家庭和事業的關係,神經緊繃到難以自持;也許是對育兒手足無措,被半夜孩子的哭啼聲驚得心緒難平;也許是對孩子的教育感到迷茫,手上拿着一疊厚厚的幼兒園擇校資料卻焦頭爛額……

成年人的世界裏,喜歡將不愉快的情緒自我消化掉,就算前一天失眠痛哭整夜,第二天也要假裝做了一個好夢。但孩子們的不會掩蓋自己的情緒,而是赤裸裸地表達出自己的喜歡和憂愁。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第4張

《我的前半生》裏,離婚後的羅子君內心恐慌不敢言語,是兒子平兒用自己的哭喊表達出母子共同的悲傷;

動畫片《海洋之歌》裏,小女孩西爾莎勇敢的表達自己對媽媽和故鄉的思念之情,最後重回海洋。

有一段時間因爲工作壓力太大,在家也輕鬆不下來。女兒悄悄畫了一張畫,笨拙的線條上是微笑的媽媽。“媽媽,你想哭就哭吧,我和爸爸保護你!”這種稚嫩的宣誓,卻是一種實實在在的慰藉。

我們教孩子要自律又堅強,而孩子卻在教會我們活得真實自在一些。

孩子對我們來說,應該意味着什麼?

孩子是我們完成人生的重大儀式,提醒着我們拾起被遺忘在沙灘上的貝殼。父母這個身份,並不意味着我們比孩子站得更高、話語更有力量,只是我們向孩子輸出的價值觀、人生信條多一些。

寫了這麼多的育兒文章,我卻發現我並不是一個好媽媽! 第5張

與孩子的交往是一種神奇的體驗,我們拼命告訴孩子要學會什麼、變成什麼、理解什麼,一轉頭卻發現自己也應該和孩子從頭來過。孩子教會我們的,是我們儘管爲人父母,也要儘量低頭看,自己身上也有太多不完美。

我們告訴孩子他們被愛,也要學着去愛。

孩子教會我們,人生有千百種姿態,勿忘的初心纔是最難得的珍貴。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