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的過度擔心,其實是自我的遺失

父母的過度擔心,其實是自我的遺失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缺乏安全感的人,我們會觀察到他們的情緒化通常都比較嚴重,那是一種與事實(現實)無直接關係的誇大幻想或是泛化行爲,對於情緒化的解讀著名的“踢貓效應”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踢貓效應”是這樣說的:一位父親在公司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就把沙發上跳來跳去的孩子臭罵了一頓。孩子心裏窩火,狠狠去踹身邊打滾的貓。貓逃到街上正好一輛卡車開過來,司機趕緊避讓,卻把路邊的孩子撞傷了。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是什麼原因讓安全感不足的人們因爲某個現實的事件,引發出深層的不穩定情緒呢?這些情緒又是怎麼傳遞給我們孩子的呢?接下來我們來看一個案例。

父母的過度擔心,其實是自我的遺失

一個三歲女孩的家長,因爲身邊的人都在給孩子報培訓班,她感覺自己的孩子不學以後就沒希望了,於是瘋狂地給孩子報各種班,家人勸都勸不住,還經常爲此和老公爭吵。後來發現孩子每次培訓課前都哭鬧着不出門,說帶她出去玩才能哄出去,時間久了這個方法也不管用了,而且學習效果也越來越不好,孩子現在連幼兒園都不願意去了,爲此媽媽非常地苦惱。

通過幾次深度諮詢,這位媽媽提到:“我小的時候家裏窮呀!又因爲是個女孩,爸媽常常說,女孩子學那麼多沒有用,像XX家女兒,學那麼多有什麼用?現在還不是嫁不出去,成了老姑娘,學習都學傻了。不如把上學的錢省下來,留着將來當嫁妝。”

“這件事一直壓在我心裏,現在想起來還是那麼的難受,這是我終生的遺憾,所以我不能讓我的孩子也這個樣子,不能讓孩子像我一樣留有遺憾。”

“現在我們自己做生意,家裏經濟條件肯定沒得說,我就想着我能給孩子的都要給孩子,市面上只要說對孩子有用的,能提升孩子各方面能力的,開發孩子技能的,我都讓孩子去學,其實我也不清楚孩子適合什麼,就是不想給孩子留遺憾,總擔心少上了一樣半樣,孩子以後就跟不上時代發展了,早晚會被淘汰掉。您說現在的社會競爭多激烈呀!不提前做好準備,將來大了怎麼有競爭力?”

“萬一她因此沒考上大學,肯定不會找到好工作,那她的人生跟我有什麼區別?天天爲生活奔波,幹着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可是這孩子現在卻越來越不聽話了,我越是爲她着想,她越是跟我擰,講道理、打她都不管用了,有時候看她那麼難受,我也心疼,總覺得是不是我做錯什麼了?我感覺我跟孩子現在都在受着痛苦和煎熬。可是不讓孩子學,將來她上不了大學怎麼辦呢?我真是拿她沒辦法了!”

通過對這位媽媽的深度瞭解,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母親因爲受到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還有對未完成願望的缺憾,使得她對自己的以往經歷以及現今生活都存着深刻的遺憾以及不滿之情,這也正是誘發這位母親原始焦慮的產生因素,無論是失落、不滿意還是其他,這些情緒都是源自她自己的早年經歷。

當孩子降生之後,母親開始格外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可以說傾注了全部的精力和心血,隨着孩子的長大,她非常擔心孩子會重複自己的老路。開始出現誇大的聯想:母親堅定的認爲考不上大學,就會過着艱辛和奔波的生活。而且感覺孩子如果不像其他孩子一樣早早訓練學習,就會成爲自己聯想的那個樣子。

母親的行爲也開始泛化:不停地給孩子報培訓班,開始和老公爭吵。這時母親的原始焦慮已經開始升級,在她能力足夠的情況下,她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足夠完美的空間,她想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呵護孩子,想爲孩子鋪平一切道路,不希望孩子同自己一樣再有遺憾。

可以說她對孩子的付出也是一種全然愛,無論從經濟上、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傾注了100%的精力和心血。可是在她精心呵護下逐漸長大的孩子,並沒有成爲她想像中的樣子,反而成爲了她最擔心的樣子。

父母的過度擔心,其實是自我的遺失 第2張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的家庭或是類似的家長。當一切都還沒有發生時,我們的家長依據自己成長的經歷,開始臆想了很多不好的結局,開始往自己孩子身上安裝,把自己童年慘痛的經歷想像成孩子將要面臨的困境。然後用盡一切力量保護孩子,阻止想像中的一切變爲現實,而往往卻是事與願違。

通過衆多案例的觀察研究,我們發現這些家長的思維方式都是消極的,之所以產生消極的思維模式,是因爲幼年時在家中從來沒有成功過,在家中總是被打擊或不被認可,這種情況下成長,安全感相對來講當然會產生缺失,近而會影響到其自我價值感的表達。

當這種不安全因素以其他形式再次出現,並被感受到時,不安全型的家長其早期不良體驗就會被喚醒,這使得他們無法再冷靜、理智的情況下進行思考,更加不可能真實的看到孩子的狀態,也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因爲對於他們來講,當務之急是先要用各種方式緩解自己的焦慮,不然生活對於他們來講將會是一團糟,將會是被淹沒和毀滅的。這是他們無法接受的,也不能面對的狀況

像這樣的例子我們身邊其實隨處可見,比如: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家長爲了保護孩子免受自己曾經的遭遇,幫孩子安排好一切或擅自決定孩子的興趣方向;自家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欺負,擔心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創傷,家長像母雞一樣護着孩子,不問清楚就拉開架式。

這些家長自以爲保護了自家的孩子,其實是讓孩子更加的無能,讓孩子失去了自我成長的機會,也讓孩子失去了與同輩學習交流,達成協作的機會。有時家長出於保護孩子,總是想告訴孩子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害怕自己一個沒看到,孩子就受了傷害或吃了虧。

父母的過度擔心,其實是自我的遺失 第3張

其實孩子沒有我們想的那麼脆弱,在足夠寬廣且安全的範圍內,給ta跌倒的機會,ta才真的知道什麼是對的。恰恰正是家長自以爲是的保護,纔是對孩子的真正傷害,纔是孩子無法獨立的根本。而家長們做這一切都源於自己安全感的不足。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請家長們停下來看一看,我們的行爲是在滿足自己早年的缺失,緩解自己的焦慮;還是真的在因材施教?如果是前者,我們希望您可以停下來,先關注自己的需求。

當我們很明確地意識到自己屬於前者時,我們可以試着把給孩子的關注點分配三分之一出來,放在自己的身上,對自己好一些,先把自己照顧好。

比如:給自己放個假,找密友逛逛街;給自己報個以前很想學的班,豐富一下業餘生活,也彌補一下自己當年的缺憾;閒暇之餘給自己做一頓美味的大餐;爲自己買幾件漂亮的衣服,等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變得越來越陽光、越來越放鬆。

當您對自己越來越好的時候,您會發現您對自己也越來越滿意,同時對周邊的人(無論孩子還是伴侶)都會越來越滿意,也更容易關注積極的方向。 這是對自己的負責,也是對孩子的負責。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