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夠愛你?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夠愛你?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週末,我們全家坐地鐵出去玩兒。車上來了一家三口,小女生比子覓還小,頂多也就三歲。有人給讓了座位,媽媽抱着孩子坐,爸爸站在面前。小女生很有表達欲,從上車開始,她就在不停呱噪地說話。

從坐下之後,媽媽一直在忙,擦汗,擦手,喂水,喂麪包,忙得不亦樂乎。對於小女生說得所有的話,都只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應和着,爸爸一直在聚精會神給媽媽打下手,拿面巾紙,開杯子蓋兒,對孩子講的話,置若罔聞,完全沒反應。

吃完東西,小女生的活動力差一些,慢慢地,她不再開口,在媽媽的懷抱裏睡了過去。媽媽一直抱着她,愛戀地摸着她的頭,眼神動作,全是溫情。

我想如果從社會學,或者心理學定位中國父母,大概可以算是:“感情飽滿,但是主導思維下的單向驅動型父母。”

因爲所有的交流都是單向的,沒有循環性。

我遇到過非常多的父母。我發現基本分成兩大類:

1.照顧性父母

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候,這些父母的作用,都只是在“看”着孩子。

聊天,看手機,或者自己發呆,跟孩子只會有一搭無一搭,心不在焉地應和。沒有互動,沒有激情,沒有笑聲。其中大多數人還會直接說,“去找小朋友玩兒吧”。

大人和孩子之間的互動,則是大人對孩子有要求:喝水,吃點心,擦汗,不要坐地下,不要脫衣服,不要脫鞋,去上英語課,去彈鋼琴……

2.教育性父母

這類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講得每句話,都是按照育兒百科的教學方式和大綱,有教學目的和意圖的。

度假的時候,一個年輕的爸爸抱着自己的孩子在游泳。

小男生只有兩歲,第一次下水,又好奇又害怕。爸爸一直試圖在教他,腿該怎麼蹬,手該怎麼劃。爸爸很耐心,不停聲的邊講邊演示,還不停的有意誇張的高聲鼓勵,使勁鼓掌。學了半小時,孩子冷了,有點發抖,就抱着孩子走了。

兩歲的孩子,現在學不會游泳,要緊嗎?與其拔苗助長的教孩子學游泳,旁邊就是孩子專門玩兒的淺水池,而且那邊有陽光,爲什麼不可以去玩兒一會兒呢?

可是我想那個耐心十足,鼓足勇氣要做好爸爸的年輕男生,根本不知道應該怎麼和孩子玩兒?

因爲“玩”本身是一種創造力,可惜大多數父母,都只侷限在急於功利的教育。

在國內,能跟孩子玩,而且會跟孩子玩兒的父母是鳳毛麟角,極爲少見。

我們家的兩個孩子也不喜歡跟我玩,就是因爲我無法控制的優先教育的態度。無論玩什麼,我都會情不自禁的找到一些教育意義。

譬如一起玩卡片,我會讓她們數,每個人分了多少張卡片;讓她們按照顏色歸類;把卡片上的字讀出來,然後根據大小和不同的屬性,再分開;玩兒的時候,爲了鼓勵她們,我還總是讓着她們贏,讓她們有積極性,可以更自信。

我自己覺得,這個遊戲玩得多值啊?一個遊戲讓孩子們認識了顏色,數字,字母,大小,還能找到自信。怪不得說“玩”着學,事半功倍特有效。

事實上,第一局也許可以遵循我的教育方式玩下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孩子就是孩子,有時候她們僅僅需要玩,需要開心,需要精神愉悅,不知道爲什麼哈哈大笑,釋放過剩的精力而已。

我家的兩妞兒喜歡和爸爸玩。

盧中瀚不但可以和她們玩兒,會耍賴,還會偷懶。贏得時候,得意洋洋地說:“看你們老爸多麼厲害”,輸得時候會生氣地喊:“我要再來”。而且他還會發明很多新鮮的規矩,把原先的遊戲翻出新鮮花樣,讓人眼花繚亂。

爲什麼你的孩子不夠愛你?

譬如,現在兩個孩子特別喜歡去坐地鐵,因爲在地鐵上,如果人不多的話,爸爸會指導她們抓着中間的鋼管立柱,花式轉圈圈。

正着轉,反着轉,走兩步退三步的轉,或者走一步跳一下的轉,撞到一起,就親親。當然每次玩,第一要宣佈的是遊戲規則:手要抓住鋼管,不鬆開。鬆開就輸了。輸了罰兩站不能玩。

每次孩子都笑個不停,讓整個車廂的人都愉快起來。當車上人多起來的時候,盧中瀚會給孩子們說:“人多了,我們不可以影響別人,下次車空的時候再玩兒。”

孩子們雖然意猶未盡,但是心情愉悅的時候,什麼都好商量。

其實從教育觀點上來看,孩子們也還是會學到東西,但是盧中瀚優先的是趣味性,順便學些什麼,自然是好的,但是目的不是學會,而是開心。於是在這場遊戲裏面,孩子們總是特別開心。

陪孩子玩,是一個考驗智商,情商,注意力和體力的任務;陪孩子玩,更是取得孩子們的信任,讓孩子們愛上父母的最好方式,沒有之一。

父母子女,血緣讓我們連在一起,無法分離。可是如果不提養育的恩情,僅僅作爲一個人,我們的孩子會喜歡我們嗎,會和我們親近嗎?

作爲成年人,我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和方式塑造自己的孩子,讓孩子變成我們所希望的樣子。

可是作爲孩子,除了被動的迎接,承受和忍受父母的愛,孩子們會不會自己從心裏覺得,父母是一個有趣,有價值,有威信,值得信任和尊重,讓自己熱愛的人?

這是一個被隱藏掉的問題,沒有答案,因爲沒有可能。

永遠的一本正經,義正嚴辭,孩子們會怕你。

永遠的苦口婆心,精心精意,孩子們會煩你。

永遠的好好先生,孩子們不會聽話。

孩子們的聽話程度,是和父母在孩子們心中的威信和信任成正比,和愛的關係不大。

我一直努力的在學習和孩子們玩兒。

譬如我家孩子,吃自己不是喜歡的飯菜,真的是個難題。比起大聲呵斥或者懲罰不吃,現在我會揉揉臉皮,笑嘻嘻地說,“不吃了?那媽媽要摸摸,肚子裏還有沒有位置。”

孩子們把衣服掀起來,露出小肚子,然後我就有模有樣地摸:

“這裏是肉肉,這裏是米飯,這裏是雞蛋,這裏,這裏怎麼是空的?趕快吃,要把它填滿。”

孩子們的快樂是很容易的,這時候已經笑的前仰後合,保證大口大口地吃。嚥下去之後,我還會再說:“再讓媽媽,摸摸。”

再摸一邊,“這裏是肉肉,這裏是米飯,這裏是雞蛋,這裏是剛剛吃的魚。”

把孩子抱起來在地上剁一垛說:“現在又騰出一點空兒來,再吃三口。”

這個主意百試不爽,現在思迪七歲啦,還會哈哈笑着讓媽媽摸肚子。

孩子們的一輩子還很長,和父母在一起的時間卻很短。每個人每天就算再有成山的瑣事要處理,每個孩子就算再要奮力向前,拼命努力。

可是無論如何,我們都應該留一點點時間,只有我們,笑成一團,滿是歡愉。

這就是所謂的天倫,人生中總要有點沒有實際意義,但是美好的東西,這纔是最重要的東西。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