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生活中,我們總能見到一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大吼大叫,以爲這樣就能讓孩子聽話,然而時間一長,孩子就會麻痹,家長給別人的印象也是沒素養。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有個二胎媽媽哭着說,感覺自己做媽媽失敗極了。

原來,二寶出生後,有段時間她很焦慮,只要二寶一哭,她就會無緣無故地衝大寶吼。

漸漸地,每次被吼,大寶都站在一邊,不哭不鬧,抿嘴低頭,手足無措地用手指捏着衣角。

有一天,因爲玩具的事她又吼了大寶,孩子很委屈地鑽到了奶奶懷裏,哭着說:“我不喜歡這個媽媽了,你帶我走吧。”

孩子的話像針一樣刺痛了媽媽的心!

小編表示:

吼孩子的確是可以讓孩子暫時安靜下來,或者變得乖巧聽話,能解決掉眼前的一些小問題,但是,卻給孩子的成長留下了很大的隱患。特別是對於那種打不哭罵不語的孩子,其心理傷害更是難以估量。

原因有以下幾種:

1、孩子不說話有可能是出於恐懼,安全感受到了傷害,不再信任父母,在情感上強行和父母中斷了連接,和父母拉開了距離,心中開始懷疑“爸爸媽媽是不是不愛我了?”

2、有些孩子已經習以爲常了,乾脆破罐子破摔,雖然滿心不服,卻懶得反駁。故意用這種不配合來氣父母,潛臺詞就是”惹不起,我躲得起“;

3、這種也是最嚴重的,就是孩子感覺自尊心受到了碾壓,出現情感障礙,不再自信,甚至有自卑和自閉傾向,害怕自己跟父母說什麼都是錯的。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第2張

美國心理學家曾做過這樣的實驗:

將媽媽們大吼大叫以超過85分貝的音量,放給10名7至10歲的兒童聽,之後讓他們寫出媽媽吼叫的內容,結果只有13.3%的孩子寫對。

研究表明,大聲吼叫,對管教孩子毫無用處,聲音越大,孩子注意力越無法集中。

長期生活在「吼式」教育下的孩子,長期積壓的負面情緒,可能會對孩子形成貫穿一生的傷害。

愛之深,責之切,做父母的誰也避免不了吼孩子,如果孩子“打不哭罵不語”,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了。

怎麼做,才能解救那個受傷孩子呢?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情緒是有能量的,父母吼孩子,傳遞給孩子的是負能量,孩子受負能量投射,感到恐懼,用不說話來抗拒這種能量。

但實際上,很多孩子沒有消化負能量的能力,長期不說話,只會讓負能量積鬱在心裏。

當傷害形成後,父母一定要事後補救。

要在乎孩子的感受,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心中的真實想法,教孩子學會表達情緒、排解情緒,並鄭重地和孩子保證:這只是情感的交流,不是對錯的糾正。

那些被吼後不說話的孩子,究竟在想些什麼? 第3張

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

雖然我們都說要做一個慈母,和孩子相親相愛,奈何,在親子教育中,稍不留神,就處成了“塑料”母子(母女)情。

一旦我們大聲吼了孩子,請記得給自己幾分鐘緩和時間,待到情緒平復後,蹲下來,試着去抱抱你的孩子,告訴他:“媽媽雖然吼了你,但媽媽對你的愛一點沒有減少,下一次,媽媽一定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請給孩子一個深深的擁抱,安撫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感受到溫暖,孩子會原諒你。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接受孩子的不完美

每個人內心深處都住着一個完美小孩,我們試圖照着這個標準,來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按照自己心中的那個樣子生活成長。吼孩子,其實是父母對自身的一種不接納。

其實,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只能是他自己,而不是我們的複製品,更不可能長成父母想要的樣子。

請慈悲地放過那個孩子,接納不完美的自己,也接納孩子的不完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