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被小夥伴罵“蠢豬”,我該怎麼辦?

孩子被小夥伴罵“蠢豬”,我該怎麼辦?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在一起玩耍,難免會吵架會打架,那麼作爲家長的你會如何反應呢?如果你的孩子被別的小孩欺負了,你該怎麼勸導自己的孩子?

有家長給我留言:

我家孩子在圖書館和另一個4、5歲的小朋友一起拼樂高。她拼好了一個房子後,擡頭看我家孩子只是簡單疊高高,就嘲笑着說:“你怎麼就只會往上拼啊?拼的一點都不好,你就是個蠢豬!”

我家孩子才25個月,還不明白這個詞語的具體含義,就看着那個小女孩笑。這下那個小女孩得意了,大笑着說:“說你蠢豬你還笑,真的是蠢豬啊!”

我氣得不行,就抱着孩子走了。可是,我回到家越想心裏越不舒服,真後悔當時沒有罵那個孩子一頓。

透過留言我彷彿能夠看到這位家長朋友的氣憤和懊惱,也非常能夠理解自己的心肝寶貝被別人這麼帶有侮辱性的評論是多麼的心痛,哪怕這個“別人”也是個孩子。

我相信很多家長那一剎那的感覺都是想要用激烈的語言去迴應,希望讓那個孩子也感受一下“刺痛”的感覺。但是,綜合來考慮,這種方式不一定是最好的方式。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作爲大人也去回罵:“你纔是蠢豬!”別的孩子一定會停下來嗎?如果對方家長因此受到刺激,覺得大人不該介入小孩之間的衝突,家長之間是否會爆發衝突?這種衝突會達到什麼樣的程度?

有可能只是口角,也有可能是大打出手,而且我們不確定會不會威脅到孩子的安全。要知道的是,一個4、5歲的小朋友如果總是有攻擊性的言語或者行爲,那麼他(雖然不是絕對,但是相比於沒有攻擊性的孩子)更有可能來自於一個有言語攻擊或者行爲攻擊的家庭。

很顯然,我們並不希望自己的孩子經歷這些衝突。那麼到底應該怎麼處理呢?我覺得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要看孩子自己的反應。

有的時候孩子之間會互動甚至和摩擦,但是他們可以自己解決。比如:一個孩子說了不好的詞語,另一個孩子迴應:“嘿,你這樣說是不禮貌的!”;或者“你再這樣說我就不和你玩了!/我就告訴老師了!”;或者“你這樣說我會很難過”……

我在幼兒園接娃時,就親眼見過小朋友之間有這種對話,那個說“壞話”的小朋友也很快停止了,而且兩個小朋友又在一起玩了。

孩子被小夥伴罵“蠢豬”,我該怎麼辦?

如果孩子很小,或者遇到這種情況不知道怎麼應對、只會哭泣,或者對方小朋友的語言越來越過分,家長應提供支持和保護。

具體怎麼做呢?

1. 如果對方孩子的家長就在附近,我會考慮走過去告知對方(注意不要以告狀或者指責的語氣,因爲這等於直接指責對方做父母很失敗)。有時候小朋友確實會從其它小朋友那裏學習來一些侮辱性的詞語,家長並不知情。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和對方家長說:“誰誰誰剛纔說我們家孩子是蠢豬,我覺得我應該告訴你一聲”。

通常情況下,對方家長都會做出反應,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但是,同樣有概率是,對方的家長不覺得這有什麼問題。如果遇到這種家長,不要爭執,帶着孩子離開即可。因爲即使爭執,也得不到一句道歉,而你也沒有必要讓自己的孩子在大人的爭執中害怕,甚至受傷。

2. 如果對方家長不在場,我會帶着孩子離開。我有時候會經常告誡自己:我沒有權利去教育別人的孩子。有時候甚至會阿Q式告訴自己:家長不教,社會會教。

除了上述的現場處理之外,我們還應注意非常!非常!非常!重要的有兩點:

1. 及時安撫和鼓勵自己的孩子。如果孩子因爲對方的言語非常生氣或者傷心,家長請一定要傾聽和陪伴。有些家長會簡單地說“那個哥哥和你鬧着玩的,別傷心了”,這是非常不推薦的。

因爲當下孩子感到非常受傷,家長不應急着去否定孩子的感受。要知道,有些在大人眼中不值一提的小事,可能對孩子而言卻是很大的刺激(如被起侮辱性綽號等)。

我們應該做的,是和孩子共情,告訴孩子你小的時候也遇到這種情況,告訴孩子他沒有做錯什麼,他很棒,對方小朋友那麼做是不對的。

2. 注意平時自己和孩子的互動中對孩子的評價。同樣一件事情,發生在一個自信的孩子身上,他可能會氣憤,但是不會懷疑自己。但是如果發生在一個本來就不自信或者自卑的孩子身上,他可能就會進一步懷疑自己,甚至因爲別人的一句嘲笑而在類似的場合出現社交退縮。

我曾反覆強調:孩子在建立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的時候,主要養育者的評價是他們重要的標杆。平時多給孩子鼓勵而不是打擊,在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對事不對人,給孩子機會去實踐小成功和成就感,這些都可以讓我們的孩子更加自信。在這種情況下,外界小夥伴的言語侮辱纔不會造成更大的負面影響。

所以,一個自信的孩子,即使有人說他笨,他可能會很生氣,但是並不會覺得自己真的笨。我一個老同學的孩子就是如此,當別人說他笨的時候,他一本正經告訴別人:“雖然這個我不會,但是你教我嘛,我很認真學就會了的!”

在夥伴關係中,孩子難免會遇到一些愛用言語攻擊的孩子,但是他們的言語打擊,卻遠遠不及父母的否定甚至言語攻擊所帶來的傷害。

我們無法保護孩子永遠不遭遇“熊孩子”,但可以學習如何妥善處理,避免孩子受到二次傷害。縱使世界偶爾會對我們報以惡意,我們總有辦法幫助孩子學會坦然相對。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