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我們沒有剝奪孩子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

我們沒有剝奪孩子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一種說法叫“真愛,就是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美國的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也說過“我們不能剝奪別人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

我們沒有剝奪孩子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

有一種說法叫“真愛,就是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美國的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也說過“我們不能剝奪別人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派克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會在受挫中成長,這是極大的獲益,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令自己獲得一種價值感,家長對孩子的過多的干涉,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體驗生活,感受世界,解決問題而獲得成長的機會。

如今,越來越多的問題少年出現,而人們都喜歡用“溺愛”來解釋背後的原因。什麼是溺愛?給大家講個小故事。

弟子問佛:什麼是愛呢?

佛回答說:見一個人口渴了,你給他一杯水,這就是愛。

弟子又問:那什麼是溺愛呢?

佛回答說:見一個口渴了,你給他一湖水,這便是溺愛,溺愛讓人無法吸收,無法消化,無法容納,它只會吞噬一個人,淹沒一個人,葬送一個人。

溺愛從來不是愛,而是一種“控制”,一種以愛的名義對孩子的控制。所謂那些問題少年,我想他們心裏都有一種愛的匱乏吧?

生活中,作爲父母的我們習慣於關注自己所能給孩子的,而不是孩子所需要的。我們習慣於向孩子“表達”我們有多麼愛他,你看廣場上許多兩三歲的娃娃們在歪歪扭扭地跑着,跟在後面的媽媽,一邊做出生怕孩子摔倒要去保護的姿勢,一邊嘴裏不停地叨唸:“慢點,別跑,別摔了!”在飯桌上,孩子本來可以自己認真地吃自己喜歡的飯菜,可是媽媽卻一會兒囑咐孩子“多吃青菜”,一會兒又生怕孩子吃不進嘴裏,急着往孩子嘴裏送上一口;孩子不願意吃,還在那威脅孩子“不吃,媽媽不喜歡你了!多吃雞蛋,多吃青菜有營養!”曾見過多少孩子因此而一到吃飯就到處跑,不願意張開小嘴巴。還有的孩子可能害怕媽媽真的不喜歡自己,或是拗不過媽媽,嘴裏塞得滿滿的飯菜,都來不及吞嚥。這些父母難道只有這樣做,才能證明他們愛孩子嗎?孩子需要的是什麼?他們有想過嗎?或許孩子只是想隨便跑一跑,享受着他自己年齡能夠體現的,而不是耳邊隨時聽着父母的嘮叨。或許孩子並不是很餓,再或者孩子只喜歡吃點稀飯,難道連自己想吃什麼,吃多少,他都不能自己決定嗎?

父母喜歡對孩子進行愛的控制,很多時候是因爲我們自己害怕。我們害怕陪孩子寫作業,孩子會形成依賴,不主動思考;我們害怕孩子都上小學了,還不能分牀睡覺而有心理問題;我們害怕……因此我們不停地把我們的焦慮轉嫁到對孩子的控制上:要求孩子必須獨立寫作業,把孩子關進書房,導致孩子遇到不會做的題時獨自坐在書桌前發呆,父母還責怪孩子磨蹭。強迫孩子自己睡一個房間,導致孩子半夜蜷縮在被子裏,因爲害怕而久久不能入睡。爲了平復自己焦慮的心,我們把孩子放進“溫室”裏,不準做這,不準幹那……剝奪孩子“嘗試”的機會。而這些父母卻把這些美其名爲“愛”孩子,並且因爲自己的成長經歷(父母對待我們的教養方式)而缺乏覺察,認爲理所當然。

生活中,愛的控制案例很多,例如:

一個好友,一次下班後和妻子、孩子一起開車回家,離家較近,十分鐘不到的路程。上車後孩子便要把鞋脫下來,好友妻子對孩子說:“脫什麼呀,一會就到家了,待會兒又得穿,不要脫了。”孩子因爲未能如願脫鞋而一路悶悶不樂,到家找茬發脾氣,不吃飯,好友妻子哄了半個多小時纔算結束。

還有一次,晚上八點半多,小女兒吵着要去樓下騎她的小自行車,奶奶說:“天黑了,我們明天天亮了再出去騎好不好?”小女兒吵着說:“不!我就要現在騎””。奶奶說“寶寶感冒剛好,還有點咳嗽,外面又黑又冷,我們不出去了。”惹得小女兒大哭一場。

以上兩個例子,是我們平常生活中再平常瑣碎不過的小事,對於脫鞋這件事情來說,好友妻子覺得一會兒就到家,脫鞋沒必要,而孩子想要拖鞋,其實滿足孩子要求並不困難也沒有害處,只是稍稍費一點事而已,下車前讓孩子自己把鞋穿上即可,因爲脫鞋是孩子自己的行爲,他需要爲他的行爲承擔後果就是到家下車前自己穿上鞋,孩子不僅得到滿足、感到被重視,而且學會爲自己行爲承擔責任。再或許,孩子嘗試後,發現光腳的舒適度也不過如此,而且還要自己穿鞋很麻煩,下次自然就不再要求上車脫鞋了。

好友妻子爲什麼要拒絕孩子的要求?既然愛孩子,爲什麼當孩子需要而我們很容易滿足的時候卻以拒絕的方式結束?也許,好友妻子拒絕只是因爲她有一個擔心:孩子一上車就養成“脫鞋”這樣的毛病,以後出門讓人笑話。她在拒絕的是什麼?

至於下樓事件,奶奶有個擔心,就是這時候下樓有可能在引發或加重感冒。天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可問題在於我們的擔心是一個可能還是一個事實?如果僅是一個可能,那就是“莫須有”。退一步講,孩子晚上下樓玩真的會感冒嗎?當孩子嘗試晚上出去騎車感覺很冷,我想她以後自然不會再晚上提出這樣的要求,這應該是她自己習得的人生經驗。

還有一類父母,他們因爲“懶”而用物質無節制地來滿足孩子。其實很多的父母在工作中肯付出很多,甚至加班到深夜,卻懶得用心陪伴孩子玩一小時,聽過《20美金的價值》這個小故事吧:一個人總是沒有時間陪伴兒子,而回到家裏,面對兒子的問題“爸爸,您一個小時可以賺多少錢?”時表現得很不耐煩,最後兒子拿出自己的20美元零花錢想買爸爸一小時,和爸爸一起吃晚餐。在工作上,同事能說這位父親懶嗎?可他的確“懶”得陪兒子,甚至懶得回答兒子“無聊”的問題。

有一次,我們班上組織親子閱讀活動,讓父母每天能陪孩子閱讀,併發照片到班級羣裏,結果一個小男孩多次媽媽沒有陪他閱讀後,在課上說:“老師,我媽太過分了,就知道玩手機,看朋友圈,就是不幫我拍閱讀時的照片!”孩子能夠在班上這樣批評自己的媽媽,並不是孩子不尊重媽媽,只是他在表達自己對媽媽的不滿,表達他內心的強烈渴望,渴望自己能像其他同學一樣和媽媽一起讀讀書。這位同學的媽媽或許在工作中很勤奮,在生活中也很努力,但是卻“懶”得把精力用在孩子身上。又有多少父母錯誤地認爲“愛”孩子就是要給孩子創造好的物質條件,他們打着“愛孩子”的旗幟,整天在外忙事業,忙得連家都不能回,就會用“錢”來滿足孩子。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以不良表現來引起父母的關注?其實,從來沒有問題孩子,只是父母沒有用對方式去愛孩子,沒有給予孩子想要的真愛!

什麼是真愛?

有一種說法叫“真愛,就是捨得讓你愛的人受苦”,美國的心理學家斯考特·派克也說過“我們不能剝奪別人從受苦中獲益的權利。”這種境界似乎更高。我想他所說的“受苦”並不是真的要讓孩子“吃糠咽菜”,派克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會在受挫中成長,這是極大的獲益,會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令自己獲得一種價值感,家長對孩子的過多的干涉,剝奪了孩子通過自己體驗生活,感受世界,解決問題而獲得成長的機會。

還是上面“小女兒下樓事件”,換作了爸爸來處理這件事,爸爸這樣跟孩子說:“下樓玩可以啊,但現在外面很黑而且很冷,出去騎車一是看不清路容易摔跤,二是天氣冷容易感冒,你感冒剛剛好,如果感冒了又要打針吃藥,爸爸媽媽會心疼。當然,如果你依然選擇現在出去騎車,爸爸也陪你一起去,我們多穿點衣服好不好?”這樣的做法,尊重孩子的需要,並給孩子選擇的自由,又盡到父母引導的責任——提醒他現在出去玩的弊端。我覺得這是適合孩子成長的教養方式。假如孩子因此感冒了,他會從中學習到什麼情況才適合外出,他會心甘情願的接受自己的損失——感冒,並增加對父母的信任。

除了歸還孩子“體驗”的權力,真愛還應該有陪伴,尤其是精神上的陪伴。其實孩子需要的很簡單,一次盡情的親子玩耍,一次溫馨地共度晚餐,一次有交流的親子共讀,一次敞開心扉的交談……而不是更多的物質。給孩子需要的,讓孩子體現到父母的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