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最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中國家長必讀這本書

爲什麼最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中國家長必讀這本書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何家會傷人》,是一本看到名字就決定要讀的書,因爲我非常想知道答案。按目錄分類,它屬於心理學範疇,但若按功能分類,在我看來放在育兒書一類似乎更爲合適。

從許多事例中看到了中國家庭問題的基本面貌,捕捉到了中國家庭的一些關鍵。

他說“這些關鍵的一端連接的是註定會成長於某個家裏的每一個人,他們的人格發展、莫名又持久的情結、難以大聲說出但深深受傷的心靈,另一端連接着的是中國社會乃至中國歷史文化。”

家會傷人。這是一個陳述句。

雖然這與我們從小接收到的“家是溫暖的港灣”這種定向意識幾乎完全對立,但每個成人在心底都不會否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被家傷害過。

作爲心理學書籍,看這本書可以找到家會傷人的根源所在,也許能幫助我們去理解從而原諒受到的傷害。

爲什麼最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中國家長必讀這本書

而作爲育兒書籍,這本書的意義在於:

當我們走出原生家庭開始組建另一個家時,它能提醒我們掌握愛的分寸。

有位心理學家說過:

每一個心理醫生,

都是在和原生家庭作鬥爭。

這本中國家長必讀的書

重點我已給你劃好

爲什麼最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中國家長必讀這本書 第2張

因爲愛,所以不避諱談傷害

1. 發生在家庭內部的種種事件裏,雖然沒有直接的血腥味,但對個人精神的損害甚至絞殺已是巔峯,什麼傳銷、洗腦、斯德哥爾摩綜合徵,比起中國式大家庭對反抗者的手段,實在小兒科。

2. 親人間的理解之所以很難,關鍵原因在於,我們習慣從自己的座標體系出發,去推測、揣摩、評價甚至抨擊另一個人,卻完全忘了,對方也有一個現象場,有一個與自己完全不同的座標體系。

3. “我們要永遠記住,感受的溝通在親密關係中是最重要的。”

4. 但家就是“婆婆媽媽”的地方。家之所以溫暖,主要就是因爲家裏的成員“婆婆媽媽”,能理解並體貼彼此那些瑣細的感受。

5. 在家裏奉行珍惜規則,在工作中奉行權力規則,這是解開生命中兩大主題的兩把鑰匙。

看清我是如何成爲我

6. 在中國,常見情形是,媽媽這面魔鏡是否打開,關鍵是兒童能否讓魔鏡高興。

7. 同情心有兩種。一種是對弱者的可憐,但內心同時有一種我很好很強大的自戀。另一種是共情,即,我深深地碰觸到了你的感受,進入到了你的世界,感你所感,想你所想。

8. 很多父母在塑造孩子上都在扮演“行使賞罰的天使”這個角色,他們要求自己的孩子達到某個條件,如果達到了,就獎勵他,如果沒達到,就懲罰他,於是孩子離自己的內心越來越遠,而逐漸變成了父母意志的產物。結果,在家中,他們很容易被父母的意志所左右,在學校,也很容易被“行使賞罰”的老師所左右。

9. 父母或成人可以扭曲孩子,讓孩子成爲一棵歪歪扭扭的樹,但不能決定孩子是成爲一棵楊樹還是柳樹。

10. 派克說,一些父母之所以如此,是因爲他們將孩子當作了一個“物”,而不是人。他們認爲自己有權力去支配這個自己生養的“物”。在這種情況下,無論父母傾注的是善意還是惡意,這個孩子的自主性都不會得到尊重。

是的!三歲前把孩子丟回老家就是會安全感缺失

11. 婆媳關係這個難題可能由我們文化的特點所致。在我們的文化中,夫妻關係的重要性既不及新家庭的親子關係,也不及原生家庭和父母的關係。

12. 包辦型溺愛的父母,他們就會剝奪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他們太重視塑造,刻意按照他們的意圖來塑造孩子,而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那麼,無論他們的安排多麼完美,他們的孩子都會有一種感覺,他們好像不是爲自己而活。

13. 包辦型溺愛的父母不只剝奪了孩子自我探索的機會,實際上,他們對孩子的真實感受也常視而不見。他們習慣把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的身上,卻以爲那就是孩子的真實感受。他們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嚴重不信任自己的感覺,令他們不從自己的身上認識自己,而是從別人對自己的定義中尋找答案。結果就是,他們迷失了自己。

14. 研究發現,孩子要形成穩定的安全感,需要一個條件——在三歲前,和媽媽生活在一起,沒有嚴重的分離(超過兩個星期的分離即爲嚴重),而且與媽媽的關係有很高的質量。

孩子,我不需要你太聽話

15. 通過自我犧牲,給對方製造愧疚感,然後以此逼迫對方服從,是中國家庭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策略。

16. 太多中國父母過於關注孩子,一個關鍵原因是,他們的生命已乏善可陳。

17. 可以想見,在特別講孝道的地方,一個孩子最容易成爲權力狂家庭的受害者。他被父母傷害,但所有家人都說,父母是愛你的,你不該有痛苦。到了社會上,大家也這麼說。去看書,書上也這麼說。最後,他只能分裂。

18. 《聖經》中寫道,人類齊心協力想造一個通天塔,上帝爲破壞他們的努力,教他們學會說話,但學會說話後,他們便起了爭執,通天塔就修不下去了。這個故事的寓意是,沒有語言,人能通心,從而可以建立真正的鏈接,於是齊心協力,但有了語言,就隔斷了心,人們都以爲自己的語言是正確的,因而起了爭執。

19. 中國父母誇孩子時,基本都會用到這個詞——聽話。究其原因,是因爲不強調感情的中國人,既缺乏心靈層面的鏈接能力,也不習慣身體的碰觸,而只是追求乾巴巴的語言鏈接。父母的力量遠強過孩子,於是語言層面的鏈接,很容易就成爲父母發出語言的指令,而孩子要遵從父母的語言。這就是聽話。

20. “家長希望孩子好,但常不知道該怎麼做,”徐浩淵博士說,“最常見的是,他們不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而是從自己的心理需求出發,爲孩子設計人生。結果,他們出於愛心教育孩子,最後卻發展出束縛孩子成長的非愛行爲。

21. “爲什麼家長們的忘性這麼大?他們難道徹底忘了自己童年時的願望、感受?他們難道忘了被父母控制一切的鬱悶和痛苦?爲什麼現在他們做了父母,給孩子的壓力更大?”

22. 家長們認爲,愛孩子的方式就是讓孩子好好學習,而孩子們知道,成績與愛是畫等號的。

23. 父母的意見就很對、很成熟嗎?徐博士不這麼認爲。她說,其實,父母慪起氣來常和孩子一樣,缺乏理性,總是根據自己過去的經驗去要求孩子,但他們“提的要求要麼根本不合理,不合時代;要麼就常常只是爲了捍衛父母的權威”。

健康家庭的共性是好的溝通

24. 有真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內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自己的內在。 有假自我的人,他會形成外部評價系統,即,他行動的動力來自於外部的他人。

25. 好的溝通是健康家庭的一個標誌。在這樣的家庭中,孩子可以直接對父母表達自己的情緒和不滿。

26. “你愛我,但我利用了這一點來控制你,我不應該這樣做。現在,我想對你說,你是我的女兒,我愛你,無論你怎麼樣,我都會無條件地愛你。”

27. 不要找並不真正理解孩子的其他親友和孩子談話,除非這個親友能聆聽孩子的心聲,而不是給孩子講道理,讓一切講道理的人遠離孩子的房門——也即心門。任何人要進入孩子的心門時,先請問問自己:你是否懂得他的痛苦,你是否站到他這一邊,若不是,請不要進去。

28. 更要命的是,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是大人們在享受競爭式的快樂,而孩子是他們實現自己這一最低層次快樂的工具,他們美好的生命,消耗在如此沒有意義的事情中。

29. 就像很多人在社會上是一個無可指摘的好人,但在家裏,卻是一個暴君。但別人見到你都說,啊,你爸媽啊,他們可真是好人啊,你真幸福啊。但你真實的感受是無比痛苦的。

30. 暴君還好,因爲他畢竟做了明顯錯誤的事,讓你還會有明確的認識。可是在很多中國家庭,父母的暴行往往會被說成“打是親,罵是愛”,但暴行太多了,最終還是會讓孩子認定父母是錯的。

31. 存天理,滅人慾,這句話太極端了些,但貶低個體的身體而崇尚外在的道德規範,一直是儒家文化的主旋律。

32. 創造性的生活是一種健康狀態,順從對生活來說是疾病的基礎。 ——英國心理學家溫尼科特

中國父母擅長於在嬰幼兒時期不親密,長大後又瞎親密

33. 心理學裏有一個說法越來越深入人心:媽媽要陪孩子到三歲,三歲前不要有長時間分離。之所以如此,是研究發現,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下,孩子到三歲時才能形成客體穩定和情感穩定的概念。客體穩定,即我看不見媽媽,但媽媽是存在的。情感穩定,即媽媽有時對我不好,但我知道,她對我的好是恆定存在着的。孩子有了這樣的概念,才能承受與媽媽的分離。否則,他會將短暫的分離視爲永遠的被拋棄。

34. 現實中,我一直視自己爲好人,而從記事起,我就是一個超懂事的小大人,小時候不給父母添麻煩,大了不給別人、單位和社會製造麻煩,不自覺地都要想着付出,沾一點便宜就愧疚,如果不是學心理學,我勢必會成爲一個超級好人。然而,這個夢卻對我說,你是魔鬼!

35. 溫尼科特認爲,若有一個高質量的母子關係,兒童的活力會被接納,於是得以伸展。兒童認識到,他的活力不會傷害這種關係,不會被母親所討厭,相反會促進母子關係。於是,他就不必壓抑自己的活力,他的行爲,都是很自然地出自內心,都是自發性的,而不是讓媽媽高興。並且,孩子深信,他自發性的行爲,是有益於這種關係的,所以就能以人性化的方式呈現。 相反,若母子關係缺乏質量,特別是媽媽不能接納孩子的活力,看不到孩子的感受,而希望孩子順從自己,那麼,孩子的活力或者說生命能量之流,就被阻斷了。孩子發現,他的活力,會傷害與母親的關係,那麼,他會發明種種策略來壓制自己的活力。

36. 你過去一定是拼命地努力去做一個你母親可以輕視且折磨的孩子,因爲你一直都害怕如果不這樣做,你對她來說根本就是不存在的。

37. 從生命的價值觀來看,你永遠欠我們的,還不起。我們住你的房,你還欠我們的。彷彿是,僅僅因爲生下了孩子,一些父母就認爲孩子永遠欠自己的,所以就可以大肆索取了。

38. 聲稱最重視孩子的中國父母,實際是最容易忽略孩子的。中國父母有一個十分陳舊的觀念,認爲孩子小的時候怎麼對他都無所謂,越大就越應該重視、尊重他。嬰幼兒時期不親密,長大後又瞎親密,處理不好愛與自由的關係。

39. 新的精神分析理論認爲,母親對於孩子未來的情感方式和生活的幸福是起決定作用的。三歲之前,父愛可以不存在,爸爸的作用只是支持媽媽,給媽媽安全感,而不是直接發揮作用。但是,中國人的產假只是給媽媽一個身體恢復的時間,中國家庭中的老人又習慣把孩子從媽媽身邊“搶走”,社會與家庭一起製造了母親與孩子的分離。

爲什麼最愛我的人傷我最深——中國家長必讀這本書 第3張

精彩書評(內容摘自豆瓣)

爲何家會傷人?是因爲我們把家美化得太好,把父母美化得太好。的確,父母是偉大的,神聖的,但也是普通的人,每個父母都會犯錯誤,都會給我們在童年留下不同程度的傷痕,永遠也不會有完美的父母,也不會有完美的童年,這些傷痕是我們成長的必需品。但是我們往往拒絕承認父母對我們的傷害,往往忽視我們自己的感受,這就是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根源。

《爲何家會傷人》讓我們知道了傷的根源與所在,發生的不可挽回,但是,作爲有自我修復能力的人,接下來,應該是我們讓家回暖的時候了。

無意間看到這本書的名字,就動了想讀的念頭。而拿到這本書以後,我卻不敢把它帶到孃家,被母親看到——而這樣的膽怯,更讓我覺得,梳理自己在家庭方面的經歷、從中吸取經驗很有必要,何況我已近而立之年,更該以一個獨立的個人,而非原生家庭附屬品、受害者的身份去面對我的人生。

兒時的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生活環境、無法改變原生家庭發生的悲劇,無法阻擋來自個別老師的偏見和謾罵,或是父母在打罵自己時,狠狠落下的手——在競爭激烈、成王敗寇的中國社會,在望子成龍的典型中國式家庭裏,這些從來都不罕見。每當自己在情緒低落時想到這些,都會感嘆它們的傷害之深。讀這本書,就像在看一場案情回放,不僅看到自己受過的傷,也看到背後的原因,我會試着去接受、原諒曾經的痛苦,而自己如果有天爲人父母,一定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細想起來,“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就像“沒有人不珍視自己的身體”一樣那麼理所當然。但是恰恰有很多人那麼不愛自己的身體。有的是忽視,有的是直接討厭自己身體,現實生活中還有多少人爲了工作,爲了娛樂等等忽視自己的身體。

曾經聽過一箇中國文化講座,教授說中國儒家文化推崇的倫理關係中僅有朋友關係是以對等原則構建的。君臣、夫妻、父子、長幼都是以不平等原則構建的。後三者全在家庭關係中,因此家庭中從沒有平等。但是不平等給家庭帶來表面穩定的同時,帶來了多少心理創傷。

個人獨立性無法發展,溝通完全不對等,家長即規則,弱小的孩子是家中最弱勢的,最容易受到傷害的人。不斷受傷害的過程中,發展出畸形的心理適應機制。長大後的孩子用同樣的不平等把自己的憤怒傾瀉到下一輩身上,無窮循環。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