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認生不是壞事,你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

孩子認生不是壞事,你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5.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半歲的寶寶經歷了一個重要的智力發展里程碑,就是開始認生,之後分離焦慮如約而至。父母的應對,決定了寶寶智商的高低。下載喜馬拉雅FM碼收聽育兒賈說智商課之你的寶寶焦慮嗎,教你妥善處理寶寶認生和分離焦慮,培育一個高智商寶寶。

你的寶寶會焦慮嗎?

半歲的寶寶經歷了一個重要的智力發展里程碑,就是開始認生,之後分離焦慮如約而至。父母的應對,決定了寶寶智商的高低。下載喜馬拉雅FM碼收聽育兒賈說智商課之你的寶寶焦慮嗎,教你妥善處理寶寶認生和分離焦慮,培育一個高智商寶寶。

認生與分離焦慮:依戀中走向獨立

寶寶最初展露微笑時是個“萬人迷”,他會對見到的所有人微笑,讓所有人感到喜悅。但隨着他的成長,他開始區別對待陌生人,而更加依賴媽媽,之後更是見到陌生人就表現出不安乃至焦慮的情緒,說什麼也不肯讓媽媽離開自己。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呢?

社會化過程的必然階段

當寶寶能夠從視覺上區分面孔,並通過記憶和對因果關係的理解對人的反應做出推斷時,就會出現對陌生人的不安。他無法確定這些人會怎樣對待自己,是客氣的微笑,還是熱情的擁抱,是疏離的敷衍,還是真誠的喜愛,所以他感到不安。

孩子認生不是壞事,你的應對方式決定孩子的一生

當寶寶意識到自己是獨立存在的個體,世界無比宏大而陌生,他對歸屬感和安全感的需要就會非常強烈,就會變得特別地依戀媽媽。他需要在這種依戀關係中學習如何面對這個無比宏大而陌生的世界。

寶寶的社會化過程需要處理兩個問題:怎樣面對陌生人,怎樣處理未知情況。這是互動過程的兩個階段。對陌生人微笑、打招呼,還是等陌生人對自己微笑、打招呼?陌生人的反應和自己的預期不一樣,怎麼辦?因爲寶寶缺少經驗,所以他需要從媽媽那裏學習,所以他會在這個時期依戀媽媽。與此對應的是,他會表現出陌生人焦慮(認生)和分離焦慮。這是絕大多數寶寶在社會化過程中必然經歷的階段。

依戀中走向獨立

建立依戀關係的過程是學習如何建立親密關係的過程。寶寶對媽媽的依戀反映了他的需要:他需要有人爲他提供歸屬感和安全感,他需要有人爲他提供社會交往的經驗,他需要一個安全的環境來學習獨立生活。

依戀關係的建立,出現陌生人焦慮(認生)和分離焦慮,都是寶寶走向獨立的過渡階段。依戀關係爲寶寶提供讓他安心的學習環境,陌生人焦慮促使他學習與陌生人相處的經驗,分離焦慮則促使媽媽教會寶寶“客體永久性”概念以及如何獨處。

每個人最終都要走向社會,學會獨立,但是,你需要明白的是,對這個時期的寶寶來說,他本就在爲此而焦慮,爲此而努力學習,絕對不需要我們再施加任何的壓力了。你需要做的,是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讓寶寶安心地學習,成長,進步。

分離焦慮,寶寶獨立意識發展里程碑

下面這個情景,媽媽一定非常熟悉:

媽媽在家不能離開葳葳的視線,就連上個廁所,葳葳也會在廁所門外使勁砸門,大哭不止,要跟着媽媽一起進衛生間。媽媽穿上大衣拿包準備出門時,葳葳哭得更傷心了,爬向媽媽,緊緊抱住媽媽的腿,就是不讓媽媽離開。

寶寶在媽媽離開時表現出的這種不安和煩躁,就是“分離焦慮”。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是一種非常矛盾的體驗,對媽媽來說,寶寶通過較極端的方式讓媽媽知道“我愛你有多深”,既暖心又煩心,頗有點“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感覺。

分離焦慮是寶寶開始學習獨自面對世界的標誌,他希望更多地去探索世界,但他意識到了陌生環境的危險,而他還缺少安全經驗,所以纔會渴望和期盼媽媽始終守護在身邊。大多數寶寶在6~8個月時出現分離焦慮,1歲半左右達到頂峯。直到上幼兒園後,寶寶遠離安全基地的探索逐漸增多,安全經驗使分離焦慮逐漸減弱。

對分離焦慮的正確認識有助於媽媽更輕鬆地處理寶寶的不安和恐懼,幫助寶寶順利地度過分離焦慮。

親子依戀發展到特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寶寶的親子依戀會經歷這樣一個過程:對多數人感興趣,對家人依戀而害怕陌生人,只對特定的養育者(如媽媽)依戀。各個階段的依戀關係恰如人的社會關係:有羣體層面的,有小團體層面的,還有心腹層面的。

特定對象(媽媽)依戀是寶寶依戀關係中的核心安全基地,稍有分離就容易給寶寶帶來強烈的不安全感。出現分離焦慮說明寶寶已經超越了第二個依戀階段,進入第三個依戀階段,這屬於寶寶發展中的正常現象

反映了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半歲後,寶寶的記憶力、辨別力、理解力都進步了,能更加有效地預期事情的發展,甚至能用新獲得的能力有目的地改變一些事情。由於他能很好地辨識出陌生人和陌生的情境,而且對此感到不安、恐懼,所以就會出現分離焦慮,希望充當安全守護者的媽媽始終在自己的視野範圍內存在。這是自我保護本能的一種體現。

例如,這時的寶寶能從媽媽穿衣拿包的動作預期到分離,於是就開始變得焦慮不安。他甚至會把媽媽的大衣拖到地上躺在上面哭,以阻止媽媽離開。而半歲前的寶寶由於認知能力簡單,尚不能預期到媽媽這些動作的後果,也就不會有強烈的分離焦慮。所以,分離焦慮的出現說明寶寶變得比以前更聰明瞭。

認知能力的發展會緩解分離焦慮

前面我們提到過,客體永久性(或“物體恆存性”)認知是指,無論客體(如媽媽)是否在視線範圍內,寶寶都能認識到客體是存在的。當寶寶擁有了客體永久性認知之後,即便媽媽不在眼前,他也會知道媽媽還會回來,分離焦慮就會得到緩解。

當寶寶無法預期媽媽的去向時,分離焦慮會更加強烈。例如,媽媽從臥室到客廳時,不太容易引起寶寶的關注,而當媽媽提包出門時,由於無法預期媽媽的行蹤,寶寶的恐懼和焦慮油就會油然而生。所以,幫助寶寶建立合理預期有助於緩解他的焦慮。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