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給孩子一次完整哭泣的機會

給孩子一次完整哭泣的機會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首先,讓我們來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當您的孩子哭泣時,您會怎麼做?陪着TA。抱抱TA。拉着TA的手。撫摸TA的背。…第二個問題:孩子想吃冰淇淋,但是因爲已經很晚了,商店已經關門,買不到冰淇淋了,孩子傷心地哭起來。這時,您會怎麼做?

首先,讓我們來考慮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當您的孩子哭泣時,您會怎麼做?陪着TA。抱抱TA。拉着TA的手。撫摸TA的背。…第二個問題:孩子想吃冰淇淋,但是因爲已經很晚了,商店已經關門,買不到冰淇淋了,孩子傷心地哭起來。這時,您會怎麼做?

跟孩子講爲什麼買不到冰淇淋的道理。

耐心地告訴孩子不能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去其他商店買。

以上的這兩個問題是一位國內的教育專家在一次講座上做的小實驗。他將家長分成兩組,A組拿到的是問題一,B組拿到的是問題二。兩組父母分別給出的答案就是上面呈現的狀況

於是我們看到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不面對具體事情時,父母們都能想到許多非常好的安慰情緒的方法。然而,一旦面對具體事情,大部分人的關注點就聚焦在了事情本身上。

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心情總是基於事情而產生。所以我們常常會進入這樣一個誤區:

把“心情”與“事情”混爲一談,試圖通過處理“事情”來安撫“心情”。

當然,冰淇淋是件小事,如果能辦到,我們當然可以再想辦法給孩子買一根,這樣也算是安撫了孩子。但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並不是那麼容易就能解決的。比如孩子因爲不想上幼兒園,或者不願意媽媽去上班而哭鬧,我們也不可能真的選擇不上幼兒園或者不上班。況且,在成長的長期狀態裏,我們也絕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一次又一次跳出來幫TA解決問題。只有孩子自己具備了調節情緒和應對環境的能力,纔有利於未來的發展。因此,通過解決事情來安慰心情的方法,並不適合作爲安慰情緒的首選方法。

一種關於養育目的的觀點:“養育的目的,不是打造適應孩子的環境,而是培養適應環境的孩子。”如果我們都同意這個長遠的養育目的,那麼我們在安慰孩子情緒的時候,我們安慰的目的就不是讓每件事情都順心如意,而是要讓我們的心情去適應事情。

現在,讓我們回到主題——當孩子哭泣時,我們應該怎麼做?而我們的建議是:暫時先什麼也不做。

當然,就個人感受而言,這是最難的了。“止住孩子的眼淚”,這絕對是一種父母的本能。只要能讓孩子停止哭泣,父母大概會願意做任何事情。這其中,還有一種隱藏的心態是:當我們感覺自己“真的什麼也做不了”時,爲了掩蓋無力感,我們會焦慮,會惱怒,甚至會指責孩子:“哭!有什麼好哭的!”

“什麼也不做”的意思是先控制住這種本能,以及自己因爲這種本能而產生的情緒。(我通常會用力嚥下已經到嗓子眼的那一句安慰或者說理,深呼吸一次,然後展開雙臂說:“來,讓媽媽看看/抱抱。”)那麼,我們會看到,前面的第一個問題的各種答案都是用在這種場景。通常情況下,擁抱、撫摸、親吻、拉拉手、拍拍背這些身體語言比語言更加有效。如果說這時一定要說點什麼,就儘量簡單,比如:“哦,是嗎。”“真的呀。”“我知道…”與此同時,讓孩子盡情哭泣。

關於“哭泣”,以及“陪伴孩子哭泣”的重要意義,惠芙樂在《傾聽孩子》一書中有非常詳細地解釋。這裏摘錄一段:

“哭泣是癒合感情創傷的必要過程。孩子哭是爲了排除所受的傷害。有你在他身邊,他會感到在自己最困難的時候得到了支持和關心。他會認爲,正當一切都亂做一團時,是你來到他的身邊,與他共度難關。一旦通過哭泣排除了煩惱,他就又可以精神煥發地面對生活。所以,傾聽哭泣的孩子,能使他得益於所面對的困境,並從所受的傷害中得以恢復。”

道理並不難理解,方法說起來也簡單。但是,我始終認爲,“陪伴孩子哭泣”是一件很難面對的事情。女兒兩歲的時候,分離焦慮表現得非常明顯,每天早上在我準備出門上班的時候,她都會大哭,並用身體擋在門口。有時候即便是姥姥抱着,女兒的手也會使勁抓住我不放開。那段時間,每天如此。以至於孩子的姥姥姥爺經常埋怨我:“你就不能偷偷地走?她看不着也就不哭了。”但是我依然堅持每天離開家時和女兒說:“拜拜。”

然而,終於有一天,上班前又上演了痛苦的一幕。一開始,我在心裏默唸“家長要做孩子的調節器”而保持鎮定,然後抱着她拍着她的後背唱首歌,讀個故事,於是女兒的情緒很快恢復了。但是當我起身要走時,女兒又開始大哭,重演剛剛的一幕。

給孩子一次完整哭泣的機會

到最後,我還是逃跑了,換了姥姥陪她。而在逃跑前,極大地焦慮讓我開始思考“要不還是辭職回家再陪她一年吧”這種不合實際的想法。

現在回頭想,雖然我對女兒的反應早有心理準備,也事先準備了相對合理的方式來應對她的這種情況。但是,當我真正處於那種情境下時,整個人的狀態依然是焦慮的。一方面我會不停反思“我這樣做沒有不妥當的地方吧?”另一方面我不能接受把她哭着留給家裏人,下意識地給自己一個目標:在出門之前哄好她。

所有的孩子好像都有探知大人內心企圖的魔力。就像晚上哄睡,每當我試圖趕緊把她哄着睡下,好在睡前做些自己的事情,她就會遲遲不睡。當我的陪伴和安慰“目的不純”時,孩子也就很難真正地放鬆下來,完全地傾倒情緒。說到底,安慰情緒的核心,還是那兩個我們自認爲已經爛熟於胸的關鍵詞:接納與傾聽。

思考最後一個問題:既然安慰情緒不是以止住眼淚爲目的,那麼,我們如何判斷安慰是否有效呢?

還是回到我們養育的最初目的:我們希望培養心理健康,適應力強的孩子。那麼就要讓孩子學會以適當的方式釋放而不是壓抑情緒。而哭泣,就是人類最自然的釋放情緒的方式。

恐怕很難給“安慰情緒”的效果做一個量化的標準,但是,我們大多數人是不是都有過痛快地哭一場,然後如釋重負的體驗?那麼,孩子也會有這樣的感受。還是用《傾聽孩子》中的一段描述來表達:

“孩子在成人的幫助下,痛快地哭過之後感到輕鬆、被愛、滿懷希望。他們會通過某些看似微小而意義重大的行爲,讓我們瞭解他們的變化。孩子在對你大哭大鬧之後,孩子可能會輕柔地幫你整理頭髮,勇敢地去和他以前害怕的孩子一起玩耍,自編幾首快活的小曲,或把他之前延誤的數學作業做完。”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每個孩子都有權擁有一次完整的哭泣。

所以,孩子,你可以哭,有我和你在一起。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