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秩序敏感期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秩序敏感期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5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什麼是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是孩子的第一個敏感期嗎?孩子秩序敏感期的表現有哪些?有什麼方法應對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不是這樣的,不是這樣的!“

還沒進門,就聽見閨蜜兒子的號啕大哭。

推門一看,這崩潰的何止是孩子,閨蜜也一臉懵到快發瘋。

而罪魁禍首,竟是一根小小的火腿腸。

閨蜜跟我吐槽:

“我家兒子最近怎麼跟變了個人一樣。我知道有所謂的terrible two,可完全沒想到,都3歲了怎麼還更加terrible了!“

“就是一根小小的火腿腸而已,剝皮的時候我不小心剝掉了一絲絲肉,他就死活不幹了。換一根都不行,唉,我快被折磨死了。

“無理取鬧!簡直比我還處女座……”

聽到她的吐槽,我忍不住笑出了聲:“這纔是一物降一物。”

其實,這哪裏是什麼無理取鬧,這是孩子到了“秩序敏感期”。

前陣子,我家小女兒也是分分鐘把我逼瘋。

走路一定要緊貼着她屁股後面,距離稍遠一點就不幹;

睡覺一定要睡在枕頭上紅色的那邊,睜眼發現自己不小心睡到了黃色的那邊就哇哇大哭,跟自己較勁;

就連吃東西都要完整的、圓形的……

簡直是強迫出天際啊!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一邊崩潰,一邊默唸着“親生的、親生的”……實在是哭笑不得。

這些處在敏感期的孩子,簡直就是一個個行走的炸藥包。稍有不慎,就容易擦槍走火,爆發世界大戰。

彆着急發愁,其實,這正是寶寶進步的一大表現。

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只有一遍遍重複秩序,才能不斷鞏固他心中的安全感。

可以說,秩序敏感期,就是孩子的第一個“叛逆期”。

一般在2-4歲左右的時候,孩子對事物的順序,物品的擺放位置等有近乎偏執的要求。也許這在我們看起來,簡直匪夷所思,但這確實表示着:孩子進入到了秩序敏感期。

在《兒童行爲心理學》中,曾提到兒童秩序敏感期有這樣三個階段的表現:

① 他會因爲秩序被破壞就大聲哭鬧,秩序被恢復就表現平靜。

② 他會爲了維護秩序而對父母說“不”。

③ 最後爲了維護秩序,他要求一切都要重來一次。

這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也是非常重要的階段。

如果孩子可以安然度過秩序敏感期,那麼他們無論對自己,還是對世界,都會形成良好的秩序感。

比如說,他會整理好自己的臥室,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同時,也會開始逐漸地接受社會規則,並自然而然地遵守社會規則。

這時,就意味着孩子最初道德意識的萌芽。

意大利著名教育家蒙特利索曾說:兒童對秩序是極其敏感的,秩序是兒童對生命的一種要求。

秩序敏感期的表現及應對方法

如果孩子的秩序敏感被破壞,那麼他的情緒及人格發展,甚至專注力,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之前看過一個故事:

年僅三歲的小家寶,突然間就會發瘋似地脾氣暴躁,不停地打媽媽,甚至還咬她。

後來進行生活觀察,才找到原因。

孩子和爸爸媽媽在一起擺積木,開始時他很開心,也擺了一個很大的城堡。

但突然間,媽媽不小心碰了一下,城堡倒塌地稀里嘩啦。

小家寶瞬間情緒崩潰,哭叫起來。和很多媽媽一樣,媽媽安慰孩子:

“這城堡倒了,咱們再重擺唄?“

可是小家寶就像沒聽見一樣,哭得更加厲害,甚至又開始打起了媽媽。而媽媽一下子沒忍住,認爲家寶不聽話,就和家寶對打起來。

最後沒辦法,媽媽關上了門,把家寶關進了“小黑屋”。

雖然懲罰了孩子,但媽媽的內心也已經崩潰極了,她並不想這樣做,卻沒有別的辦法。

其實,小家寶也正是處於秩序敏感期。

在搭積木的時候,他要求一定要按他想的那樣去擺;他認爲那個紅色的小凳子一定要他坐……

他更加認爲,這個城堡是唯一的,即使再搭一個,也不是原來的那一個了。

這就是家寶秩序感強烈的表現。所以,當家寶的心中的秩序受到了極大的挑戰時,他就會瞬間發怒。

既然知道了孩子是在敏感期,那麼,面對講不通道理的“憤怒娃”,我們到底又能怎麼辦呢?

你可千萬別硬碰硬,毛只有捋才能變順。

?? 在孩子情緒崩潰的時候,他只能通過哭鬧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所以,我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安撫孩子的情緒。

我曾見過,在孩子哭鬧時,父母是這樣安撫的:

“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再買一個(再來一次)不就得了唄。”

“別哭了。”

其實,這哪裏是什麼安撫,明明是對孩子的指責。所以,孩子絕對是不會妥協,勢必演練成又一輪世界大戰。

在孩子情緒失控的時候,第一時間是需要認可他的感受的。不需要多麼複雜的表達,只需要說出,孩子失控前的事件和感受就好:

“媽媽不小心碰壞了你的玩具,是嗎?”

“你現在是不是很生氣,很委屈?”

如果孩子嘴裏反覆說:“它壞了,它壞了。”那我們也只需要反覆重複他的話:

“嗯,它壞了,它壞了,是嗎?”

此時,孩子纔會覺得,我的難過被媽媽看見了,被理解了。

向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

如果是我們碰壞了寶寶的玩具,就要向寶寶表示,“媽媽碰壞了你的玩具,我也覺得很難過。”

這時候,寶寶纔會覺得,媽媽不是我的敵人,而是跟我一樣的。

?? 尋找補救方法。

有些事情是可以補救的。

比如,孩子一定要走在媽媽前面,那媽媽就退回到孩子後面。

比如,孩子一定要反着穿鞋子,那就可以順着他的想法,讓他嘗試去反着穿,直到他自己覺得不舒服,再換回來。

但有些事情是很難補救的。

比如,扒開的香蕉皮是很難復原的。

切斷的香腸也很難再變回去。

這時候我們還能怎麼辦?

?? 轉移注意力。

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他的注意力是很容易轉移的。

之前,我家孩子因爲碰灑的酸奶大哭大鬧時,爸爸突然拿着另一個玩具走進來,發出歡樂有節奏的聲音。

娃的眼睛瞬間轉了過去,停止了哭聲。奔着爸爸就跑了過去……

不得不說,豬隊友有時候也會救命啊!

眼看着這個執拗又敏感的小東西,真是又好哭又好笑。可是,卻不得不說,這正是他們探索世界的一部分。

眼看他從摸爬滾打到蹣跚學步,從咿呀學語到妙語連珠,每一絲小小的進步都讓我們驚喜不已。

雖然辛苦疲憊,恨不能吐槽到天昏地暗,但一句“媽媽,我愛你”,就讓我們變得柔軟。

“嗯,我也愛你,我的小寶貝。”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