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黑暗童話”適合孩子嗎?或會對兒童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黑暗童話”適合孩子嗎?或會對兒童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安徒生的童話總是如此的美好,醜小鴨最終也變成了白天鵝,但是《一隻醜小鴨的悲劇》這個故事最近在網上走紅,究竟這樣的“黑暗童話”是兒童不宜還是對孩子的現實教育?

“黑暗童話”適合孩子嗎?或會對兒童心理造成負面影響

  “黑暗童話”:兒童不宜還是現實教育?

在安徒生的童話中,醜小鴨最終變成了白天鵝,然而,近日,微博網友“lemurben”披露的一則醜小鴨故事,卻並非如此。

這個名爲《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的故事,主要內容爲:小鴨子聽完鴨博士講述的醜小鴨變白天鵝的童話後,堅信自己是天鵝,然而媽媽卻告訴它只是一隻鴨子。小鴨於是離家出走,不料被一名婦人捉到,被做成一盤烤鴨。

“小鴨瘋一樣地掙扎,還狂喊着自己是天鵝。婦人什麼也聽不懂,只是用力按住它,終於把它宰了。”童話結尾,如此殘忍地描述。

短短几天,這則故事在微博上被轉發1.5萬多次,被網友稱爲“黑暗童話”。

據百度“百科詞條”,“黑暗童話”爲童話的另一面,它相比於傳統的童話要更加現實,在某些時候會讓人覺得恐怖。

 抽樣調查,低齡兒童無法接受故事的悲慘結局

記者近日走訪福州各大書店發現,這則故事被收錄在朝華出版社的《中國經典童話》中,而網友“lemurben”告訴記者,他是在一本名爲《快樂寶貝枕邊好故事:啓迪小故事》的書裏發現這個故事的。

“這故事最大的問題是扼殺夢想。”“lemurben”如是說。

這樣的“黑暗童話”,孩子們讀完反應如何呢?

記者打印出《一隻醜小鴨的悲劇》,先後對幼兒園至初一階段的10名兒童進行抽樣調查,男、女各5名。低齡的4名女孩和3名男孩接受不了這個故事,而略大一點的1名女孩和2名男孩表示,挺有新意,最大感受是不能離家出走。

5歲的幼兒園大班女孩林軒雨說:“這個故事不好聽,不是童話嗎?怎麼會這樣?”6歲大班女孩小練說:“我喜歡安徒生的醜小鴨,因爲一路上遇到的人和動物都很善良,不喜歡這個,太殘忍了。”

8歲的一年級男生王小樂說:“出門爲什麼不跟媽媽說呢?變成烤鴨的結局,說明離家出走是不對的。”13歲的初一男生陳燁聽完故事後,將一段感想寫進一則作文:“童話中的醜小鴨最後變成天鵝,而小鴨的悲劇讓我們看到世界黑暗的一面,讓我們不要動不動就覺得自己是個英雄,其實只是最平凡的一個生物。”

 家長:多數認爲兒童不宜,少數認可教育意義

記者拿着兩個版本的醜小鴨故事,採訪了10名家長。其中,6名低齡兒童的家長明確表示這樣的“黑暗童話”兒童不宜,1名小學學生的家長表示可以接受,其餘3名家長表示可選擇性地接受。

“教育小孩不要離家出走有另外99種方式,我不會選擇‘黑暗童話’。”家長楊女士表示。

“像《格林童話》個別片段也有些‘黑暗’,但經過主人公努力,都能換來美好結局。童話結局的美好就在於給孩子希望,而在‘黑暗童話’裏,孩子們看不到希望,這會扼殺他們的努力。”家長陳女士說。

家長秦女士認爲,如果故事有趣、有教育意義,可以接受,“《一隻醜小鴨的悲劇》除結局稍顯殘忍外,是挺有教育意義的。看完這樣的故事,孩子們會更加深入地思考一些現實問題,而不是千篇一律地獲得一個毫無感觸的美好結局”。她同時表示,如果是那種爲“黑暗”而故意描黑的故事,比如“睡美人”並不是被王子叫醒,而是變成邪惡復仇女巫等等,就不能給孩子看。

家長餘女士說:“《一隻醜小鴨的悲劇》結局雖不好,但能讓孩子提前瞭解世界。”她認爲,童話有個不完美的結局並無不妥,比如《海的女兒》中,美人魚愛上王子,忍受劇痛脫去魚尾換來人腿,但王子卻和人間女子結了婚,巫婆告訴美人魚,只要殺死王子,讓血流到腿上,就可重回大海,可美人魚不肯,最終化爲泡沫。

“這故事雖然結局不美滿,但能帶給孩子們很多思考,而在迪斯尼版同一題材的動畫片中,這故事被改成‘大團圓’結局,顯得很沒‘營養’。”餘女士表示,與之類似“黑暗童話”有警醒作用的一面,如果家長引導得好,可以選擇性地接受。

專家:對兒童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忽視

記者試圖電話聯繫朝華出版社相關負責人,但其工作人員以“相關編輯正在輪休”爲由婉拒了採訪。

對於“黑暗童話”,不少心理學家和教育專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呂萍表示:“就《一隻醜小鴨的悲劇》這個故事來說,作者可能要傳達的是安全理念,但這種教育方式不一定妥當。若一味強調現實陰暗面,讓孩子們嚇得連與外界正常接觸都不敢,則過猶不及。同時,這個故事粉碎了對美好未來的期許,不利於孩子們探索和奮鬥精神的形成。”

福建師範大學傳播學院碩士生導師、文藝評論家林焱老師表示,《一隻醜小鴨的悲劇》如果給初中生看,就有一定教育意義,因爲他們已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給幼兒園的孩子看,就不適合。“家長要針對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對文學作品進行選擇。對於年紀較小的孩子,儘量要選擇經典的童話故事,讓他們認知美好,給他們憧憬和希望。”他說。

“嚴格地講,‘黑暗童話’是成人對自身世界的調侃或惡搞,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童話。兒童的精神世界比世俗要純潔、善良得多,不適合閱讀。”福建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張榮偉教授表示,兒童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可能就會成爲什麼樣的人。童話教育本質在於向兒童展現人性積極、美好、溫暖的一面,而不是相反。 “黑暗童話”或許道出了現實生活陰暗、殘酷的一面,但必然會在兒童內心留下陰影。如果任由“黑暗童話”流行,有悖於對兒童當下生活和美好人生的正確教育和引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