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隔代教育該如何權衡纔是最好

隔代教育該如何權衡纔是最好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目前,在我們社會中普遍存在着隔代教育的現象,許多年輕的父母由於各種壓力、工作繁忙,將孩子交給老人來帶。老人有充足的時間和豐富的經驗,但是育兒觀念常常受到侷限,再加上對孫輩的寵溺,也是令父母放心不下的問題。

隔代教育該如何權衡纔是最好

  當今隔代教育的類型

根據我國隔代教育存在的問題,有關專家將其分爲五種類型,我們詳細來看一下各種類型的表現和特點。

第一種:鬆散自由型。老人覺得孩子年齡小,就應該以玩爲主,學習是長大以後的事,所以由着孩子的性子來,過於的鬆散,缺乏管教。

第二種:過分監督型。老人什麼事都要督促孩子,經常檢查孩子的行爲,一有不對勁就嘮叨。這樣就造成了孩子的依賴性和惰性,以及對成年人的不信任感和逆反。

第三種:嚴厲管教型。老人對孩子的批評多於鼓勵,責罰多於獎勵。這種傳統的教育方式易使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自閉及叛逆心理。

第四種:寵溺關愛型。老人對孩子做什麼事都不放心,本來孩子可以自己做好的,但老人大包大攬,全代孩子做了,使孩子缺乏鍛鍊和獨立性。

第五種:民主理解型。這種教育方式是最合理的、最科學的,尊重孩子的意願和興趣,正確地指引孩子健康成長。

  隔代教育爲何不討好

隔代教育歷來受到不少詬病,我們不否認,隔代教育確實存在着不少的問題,例如老人的思想觀念陳舊,教育孩子使用的都是老觀點,使孩子缺乏開創性和發散性思維的培養;老人對孫輩的溺愛和護短,易使孩子難以接受其父母的嚴格要求,形成思想和情緒上的對立等等。

但是,我們也不能以偏概全地把教育上的問題都歸結到祖輩的身上,使“隔代教育”成了許多人教育孩子失敗的藉口,也成爲對問題少年指責的理由。其實,年輕一代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存在着各種不科學的觀念和方法。祖輩們更容易靠經驗來帶孩子,主要原因在於一些祖輩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偏低,知識面較窄,接受的又是幾十年前的教育,他們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較差,很容易覺得自己是“過來人”,因此,“經驗”與“科學”發生衝突是必然的了。

  隔代教育也存在着優點

如果祖輩們能夠具備一定的現代家庭教育科學知識,那麼他們帶孩子也是具有一定的優勢的。

  1、老人自身有一種童心

老人身上本來就帶有一種童心,容易與孫子孫女建立融洽的感情,爲教育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2、老人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

老人一般都有充足的時間,他們願意和孩子待在一起共享天倫,並且能在孩子傾訴的時候細心地傾聽。

  3、老人帶孩子有經驗

老人具有撫養和教育孩子的實踐經驗,孩子在不同年齡段出現什麼問題,老人都能知道如何去應對、處理,比父母更有耐心。

  如何改善隔代教育做到共贏

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隔代教育在我國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是由於傳統的家庭模式所致,另一方面也是社會現實所致。雖然隔代教育備受詬病,但是這種教育方式還是將長期地存在下去,那麼如何改善隔代教育並讓其做到教育上的共贏,也就成爲了最迫切的問題。

  父母祖輩兩代人必須統一教育思想

雖然兩代人成長的環境和時代不同,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溝和差異,但是爲了孩子的教育和發展,父母和祖輩還是應該多一些溝通和交流,只有統一了教育思想,才能不在孩子面前暴露弊端,引發更多的問題。

  找尋教育孩子的平衡點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從屬於任何人,無論是父母還是祖輩,都要冷靜地對待孩子,不溺愛、不嬌縱,讓孩子在一個良好、和諧的家庭環境中成長。

  父母不要逃避自身的教育責任

父母不管有多忙,都要儘量抽時間和孩子相處,祖輩對孩子再好再親,孩子也是渴望和父母在一起的。如果不注重親子關係,那麼會對孩子的性格上造成影響,會變得缺乏安全感,缺乏信任。

隔代教育並沒有錯,也不是一無是處,只要在家庭的大環境下做好調整和分配,建立統一的思想觀念,相信隔代教育也一定可以做到三方共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