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請把家庭教育的十把刀放下

請把家庭教育的十把刀放下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天下的父母都是愛孩子的,都想把最好的東西給孩子,包括教育方面,可是真正能做到的卻是少之又少。有人說,誰也教不出十全十美的孩子。這句話是沒錯,但孩子就是一張白紙,父母的教育在上面畫下什麼,孩子的人生就留下什麼軌跡,所以當孩子出現問題時,首先應當反思的是父母自身,反思自己教育方式的錯誤和失敗。

請把家庭教育的十把刀放下

對孩子的教養問題,不是簡單的吃飽穿暖就可以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是其一生中影響力最大的,但很多父母從未意識到這一點。尤其在中國父母的身上極具代表性,傳統教育觀念的侷限性往往導致對孩子發展的束縛。因此,我們才呼籲,不當的教育方式就好像是用刀,生生地砍掉了孩子的未來,請轉變觀念,放下這些刀,給孩子自由呼吸的空間!

  請把家庭早教的十把刀放下

  放下第一把刀:權威

在傳統的家庭結構中,家長代表着權威,擁有說一不二的權力,通俗一點說就是簡單粗暴,孩子必須服從父母的管理,這種權威性相信沒有人會喜歡。孩子也有自尊心,父母用不恰當的教育觀念和方式,憑藉父母的權威強迫孩子按成人的意圖行事,自認爲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是爲孩子好,卻不知這種不符合兒童心理特點的做法給孩子心靈上留下了陰影。

每個孩子都有生存的價值,都應該得到別人尊重的權利,他們生性活潑好動,敢於打破常規,應該在發展智能的同時,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和品質。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愛,卻忽略怎樣讓孩子明白自己的愛。父母要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讓孩子接受到一個信息:父母是愛我、尊重我、信任我的。這纔是親子關係的高境界,纔是父母“權威”的正確體現。

  放下第二把刀:自私

孩子從出生後缺乏自我意識,所以不存在自私的問題,就是在後天的環境和教育影響下,才滋生出了私慾。例如,有的父母或家庭成員自私自利,做人做事斤斤計較;有些父母叮囑孩子自己的東西不要給別人吃,玩具不要人別人玩等等,這些都會助長孩子的自私心理。

家庭成員的這些言行會在潛移默化中給孩子影響,讓孩子忘掉分享,只記得自己的私心。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脾氣大,心胸小,難以和他人相處,心中也無長幼尊卑之理。

我們首先要爲孩子營造一個穩定和諧的家庭氛圍,然後以身作則,讓孩子能夠從家人身上感受到關愛和幸福,這樣他們纔會主動爲他人着想,摒棄掉自己的私心。

  放下第三把刀:說謊

孩子第一次說謊往往都是被逼的,當謊話沒被識破並嚐到甜頭時,那麼接下來就會一發不可收拾。很多孩子發覺大人是常常說謊的,比如鄰居來借東西,明明家裏有,卻說沒有;同事打電話來找,明明在家,卻讓孩子說自己不在家。這些言行會讓孩子困惑:爲什麼大人可以說謊,而小孩卻不能呢?也許我們在羞愧的同時會爲自己辯解,稱那是善意的謊言,可孩子是分不清楚的,不管善意還是惡意,那都是謊言。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眼中所崇拜的對象,其一切言行都對孩子有着重要的影響,所以,父母要以身作則,要用良好的言行爲孩子樹立誠實的榜樣。只有父母心靈豐實,纔有可能培養一個心靈豐實的孩子。

  放下第四把刀:限制

現在的家庭多數爲獨生子女,孩子在家裏就是“重點保護對象”,從小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碰,而且理由堂而皇之——怕有危險。孩子就像溫室裏嬌嫩的小花朵,風吹不得雨打不得,這樣長大的孩子只有兩個極端表現,叛逆或是依賴,但是孩子能在父母的羽翼下待一輩子嗎?總要接觸社會的呀,不鍛鍊如何成長!

危險是處處存在的,躲避不是解決辦法,關鍵是要讓孩子去識別危險,並且在鍛鍊中掌握面對和處理危險的能力,要培養孩子的擔當和獨立決策的能力。

  放下第五把刀:違規

即使是上幼兒園的孩子也明白,過馬路要“紅燈停,綠燈行”,應該遵守交通規則,可父母有時卻會給孩子上一常“反教育”的課,例如闖紅燈、不走斑馬線、翻越欄杆……沒有給孩子做良好的榜樣,將自己長期養成的壞習慣暴露在孩子面前。孩子看到大人這樣,有時即使知道是危險的,也會有樣學樣,這就讓孩子產生一種意識:原來規則也是可以不遵守的。殊不知,今天闖紅燈,明天就有可能違反更嚴重的規則,潛在的危害性極大。

身爲父母,身教比言傳更重要,孩子缺乏判斷能力,不知道什麼樣的該模仿,什麼樣的不能模仿,只能照單全收,所以父母勿以惡小而爲之,教育不是喊口號,而是真正的行動。

  放下第六把刀:惡行

都說“人之初,性本善”,孩子天性是善良的,只是在後天的社會大染缸中摸爬滾打後,纔有了種種的不同。作爲父母,你有沒有過這樣的行爲:學校組織捐款獻愛心,你嗤之以鼻;買東西多找了錢,你裝進口袋,拉着孩子離開;孩子與小朋友發生矛盾,教孩子用暴力還擊……這些不當的“惡行”都在一點一點地消磨掉孩子心中的善。

善良作爲一種傳統美德,對孩子的成長髮展具有不可忽視的積極影響。可以說,缺乏善良品質的人,同時也是個道德上、性格上有缺陷的人,最終很難有所作爲。能擁有一個善良的孩子,應該是父母的驕傲。如果父母對孩子的善良給予支持和賞識,那他們這種善良的行爲就會強化因此,有利於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放下第七把刀:破壞

對他人的辛勤勞動不珍惜,對公共的財物不愛惜,把孩子喜歡的寵物魚、寵物雞當作美味給吃掉,這些都是破壞的行爲。大自然不是某一個人的,而是我們大家的,一花一草也有生命,所以愛護自然和公共設施是每個人的文明公德。對待動物也一樣,孩子們有時需要的是一種對待生命的態度,否則他們會缺少對生命的認識和敬畏。

  放下第八把刀:機械

由於應試教育的影響,我們的孩子在學校和家長的雙重壓力下,一味地學習、重智力,在我們常採用的教育形式中,死記硬背佔了很大的比例,如果一個學生提出了與標準答案不同的看法,往往不會被得到承認。這種教育方法,不能不說是束縛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育的目的不是讓孩子機械學習,考上名牌大學,而是學有所成、學有所有,能將自己的知識靈活運用到實踐中去。

不是隻有天才才具備創造力,我們每個人都有自我實現的創新力,關鍵是怎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潛能和智力。敢於求異思維,富有想象力和創造精神是一個人成材的必備條件。我們應該鼓勵孩子動腦筋,從不同的角度去尋找不同的答案,而不要限制孩子,阻礙孩子開闊視野。

  放下第九把刀:嫉妒

很多父母總喜歡用別人家的孩子來與自己家的孩子做比較,偏偏還是拿自己孩子的短處去比別人孩子的長處。被父母這批評、奚落後,孩子良好的心態被破壞了,很容易挫傷積極性,影響孩子的自尊心,甚至會滋生出嫉妒心。

嫉妒心是一種破壞性因素,會對孩子各方面的健康成長都產生消極影響,干擾孩子對事物、對他人的客觀認知,極易產生偏見。父母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認識到這種心理的危害性,並及時地糾正、轉化,最終來戰勝它,把孩子心中的那份酸變爲甜。

  放下第十把刀:憤恨

很多家長在孩子遭遇失敗後,不是客觀地幫其分析原因,而是怨天尤人,憤恨地打擊競爭對手。不要以爲孩子還小,聽不懂這些,他已經從你身上學會了用仇恨來看待事物。其實,人生總不會一帆風順,競爭也是在所難免,如果失敗了要學會欣然接受,並且不憤恨。

有競爭意識是好的,這會促使孩子努力做到最好,並不斷挑戰自己的極限。但是,過度爭強好勝,則會剝奪孩子生活的很多樂趣,因爲沒有人會是永遠的贏家。父母一定要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聰明才智和優秀品質來作爲競爭的手段,成爲競爭的強者。還要教育孩子正確對待競爭,培養孩子的正常心、平常心,做到勝不驕,敗不餒,有信心,有毅力,學會競爭,適應競爭,在競爭中生存。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