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媽媽,我想買這個奧特蛋,我們班的男生都有了,我也想要!”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爸爸,小強說他家開的是奔馳,咱們家的車是什麼牌子呀?”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2張

剛上幼兒園的孩子學會“攀比”了,家長很擔心,問我怎麼辦。提問的時候還特意補充說,家裏從沒有人這麼說,是不是跟着幼兒園的小朋友“學壞”了?

這實在是個好問題,特意在網上搜了幾篇關於孩子攀比的文章,結論大部分是統一的——“攀比”是一種“病”,得治。

作者們的觀點也都大同小異,“家庭原因”佔大頭兒,如果父母本身喜歡攀比,孩子會潛移默化這種行爲。

上述文章提出的主要建議就是降低父母的這種行爲,並且有人認爲可以“改良”攀比的行爲,比如讓孩子從比較物質轉移到比較成績上。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3張

而今天要討論的幾個觀點可能對你來說頗具顛覆性,這裏特別要感謝賓大,哥大還有哈佛的小夥伴,這些“火花”都是我們(在常爸的逼迫下)旁徵博引,外加舌戰三百回合之後,一起碰撞交流出來的,希望能爲你提供一個看待孩子“攀比”的全新視角。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4張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一個孩子希望得到一顆奧特蛋,是真的想要這個玩具嗎?

其實我們都幹過差不多的事情。

2000年的時候,小浣熊乾脆面出了水滸卡,多少男生爲他癡迷啊,每天下課的主要活動就是拍卡換卡。現在好多人談到這段記憶都會激動不已。

可是我們仔細想想,真的是因爲我們想要得到那張卡嗎?

還是想要得到因爲擁有卡而得到的來自同伴不一樣的眼光和特殊的社會地位呢?

爲什麼以前玩卡的時候,沒人說我們攀比呢?

這還得從“攀比”這個詞本身的意思說起。

英語對於攀比的翻譯特別直接,叫做“compare unrealistically”——不切實際的比較。

真的錯誤並不是孩子“比較”的這個動作,而是“不切實際”這個前提

以前一包乾脆面1塊錢,大人不會覺得有壓力或者覺得孩子提的要求“不切實際”。但現在,衣服鞋帽或者玩具的價格動輒幾百甚至上千,孩子在提要求的時候成人更容易會再三衡量。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5張

因此就很容易把孩子通過比較來確立社交地位的方式看成“攀比”。

舉個極端的例子,如果一顆奧特蛋只要1元錢,你還會認爲孩子的行爲是攀比嗎?

說到這裏,一定會有反對意見,有人說我淨護着孩子說話。其實不全是,我再重申一下第一觀點,孩子的“比較”行爲沒有錯誤,錯在“不切實際”。

只有知道了哪裏有問題,我們才能對症下藥。因此當家長察覺孩子有“攀比”的傾向時,教育的重點不該只盯着“比較”這件事情上,而是幫助孩子去理解什麼是他的“實際需求”。

具體怎麼做呢?

首先你可以和孩子進行一次深入的談話,瞭解他到底爲什麼想要這件物品。

如果半天孩子說不出什麼,你可以主動提出幾個選項,比如“媽媽知道你很想要這件玩具,媽媽想知道你是真的覺得它很好玩,還是覺得有了它,自己就能在小夥伴裏很受歡迎呢?”

如果孩子坦誠地和你說了是社交目的,你可以接着說,“恩,媽媽小時候也有這樣的想法,總想讓大家都喜歡我,但是媽媽覺得這個玩具有點貴,這個錢花得有點心疼。如果我們現在不買的話,有沒有其他方法讓自己在同伴裏更受歡迎呢?”

通過這樣的引導,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從“買”和“不買”上轉移到花錢這個舉動會對媽媽的情感產生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其他方式達到自己想要的社會地位。

那如果碰到孩子就是死纏爛打要買呢?到底買還是不買呢?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6張

我的答案是——買!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7張

但是買之前最後一次和他談,比如“媽媽覺得這個東西有點貴,買了我會很不開心,我們出門前商量過,這次來超市的主要目的是買這兩天吃的,如果我們買了奧特蛋,吃的東西就不能買了,而且媽媽真的會很難過。”

如果孩子依然執意要買,你就給他買。但是要做到兩點:

第一不再買原定計劃的東西;

第二從買完到回家一定要表現得真的很難過和心疼,可以想象,孩子拿着這個玩具心裏也會不好受,很有可能他晚上偷偷跑來搖搖你說,“媽媽,我不要這個玩具了。”

這個時候,是你們重新溝通的最好機會。你可以接着問他,“爲什麼不想要了?”

然後他可能會說,“我不想讓媽媽不開心。”

這時你可以摸着頭和他說,“其實我知道我們都有自己很想要的東西,但是不是說想要的東西我們都能得到,真正讓我們開心的是努力得到的過程,而可能並不是最後那件東西。

我們之前也聊過了,你想要這個玩具是覺得它會讓你在同伴中受歡迎,而並不是你本身有多想要。媽媽不想買的原因是覺得它有點太貴了,而且我們去超市的目的是買吃的。現在我們一起來想一想,如果沒有這個玩具的話,我們可以怎麼樣受歡迎呢。”

再重新回到最早的主題和孩子討論。這樣孩子就能從本來的“攀比”中,真的有所收穫。

當然這裏我也需要補充一句,除了一些午睡安撫用的特殊毛絨玩具,美國幼兒園是絕對不允許孩子帶自己的玩具到學校的。原因就是從校方層面降低孩子之間攀比行爲,這也是非常值得借鑑的做法。

真正減少攀比,“內”“外”有別

接下來再帶大家懷舊一把。

你想想,自己上學那會兒,只要一提考試,大家最常比較的並不是誰考得好,而是誰複習的少。

A: 昨兒晚上看電視看到快9點,書都沒看幾眼。

B:我壓根兒就沒看,今天完全裸考。

C: 我都不知道今天有考試!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8張

你先別笑,其實這種比較在本質上,不依然是爲了確立同伴間的社會地位嗎?

我如果沒準備,一不小心考了全班第一,就是我聰明啊,你看我在這個小圈子裏多有面子!

有學者還專門研究爲什麼中國學生都這麼癡迷成績,得出的結論就是“成績在中國已經成爲同伴之間社會地位的博弈工具”。

比較成績和買玩具來獲取社交地位的優越感是完全一樣的。

社會學上把這種獲取途徑稱爲“prestige route”(權威型路徑),指通過“外部”條件的對比來實現自我滿足。因此,我是反對把孩子比較“玩具”轉移到比較到“成績”上的,換湯不換藥啊!只是我們成人心理上更容易接受孩子“成績”的比較。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究竟該怎麼辦呢?

別急,我們再回憶一把。回想自己上學的時候,是不是班上總有一個班長或是英語課代表什麼的,非常女神而且根本不需要和別人比較,也依然超有人緣?

爲什麼她不需要比較也依然能受歡迎呢?這就要說到另外一種社會地位獲取的方式,叫做“dominance route(主導型路徑)”。

這類人通常非常善於發現自己內在的長處,並且很有自信。當然,這和人的外表也有很大的關係。長得漂亮就是有社交優勢,並且這種優勢在4-6歲時就已經形成了。

多倫多大學教授Karen Dion在1974年的時候就論證了這對關係,通俗地講就是長得漂亮的孩子容易受同伴喜歡,並且他自己也越發有“內在”自信。

參考文獻

Dion, K. K., & Berscheid, E. (1974).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and peer perception among children. Sociometry, 1-12.

可能有家長看到這裏又心涼了一截,客觀地說我家娃就是不好看啊,怎麼讓他有“內在”自信呢?

其實“外貌”只是社會地位評判標準中的一個,其他類似的標準還有很多,比如“善良”“有同理心”“勇敢”“誠實”等等。家長可以有意識地讓孩子去發現自己身上“內在”的品質,以及這些品質在社交過程中的作用。

比如你可以誇自己的孩子善良,並且問問他,如果自己很善良,是不是也會有很多小夥伴和他一起玩呢?漸漸地,讓他發現自己身上本身的特質也能爲他獲得社交地位,而淡化他通過外部比較來博取注意。

“攀比”不是病,是孩子確立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9張

不過話說回來,其實這兩種比較方式並沒有孰優孰劣,只是方式不同。

Paulhus在2004年的研究中發現,

靠外部“prestige route”來確立同伴地位的人,領導力更強,同時也更容易暴力;

靠內部“dominance route”來確立同伴地位的人,更加暖心,比較溫和,容易吸引異性,但是領導力比較弱。

因此,只要孩子是“切實際”的比較,選擇哪種方式都沒有危害。只是我個人更加喜歡“內在”的比較,畢竟內心滿足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嘛!

總結一下

今天我們主要提供了三個關於“攀比”的觀點。

第一, 孩子的“比較”是確立同伴間社會地位的方式;

第二, “攀比”有不好,但它錯在“不切實際”而不是“比較本身”;

第三, 我傾向培養孩子“對內”的比較,因爲內心滿足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