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合羣?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合羣?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6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年齡不同,孩子發展階段不一樣

所有的父母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能與其他小朋友友好相處。但要幫助孩子與同伴交往,首先要了解一下孩子同伴交往發展的大致過程。

0-2歲的時候,還不太會真正和他人玩。在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玩的時候,寶寶可能觀察爸爸媽媽怎麼玩,或者模仿爸爸媽媽怎麼玩。當你把兩個孩子放一起,他們通常也是自己玩自己的。

1歲半到2歲半,孩子有可能觀察別的小朋友玩。但是隻是在周圍「徘徊」而並沒有想要加入的意願。

2-3歲的孩子開始關心同伴,喜歡和別人在一起玩,也喜歡觀察別的孩子怎麼玩。這個階段我們叫「平行遊戲」,因爲他們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比如,一個孩子在搭積木,另一個孩子也在搭積木,他們會互相觀察,但是通常不會合作搭一樣東西,也不會想到用自己的積木去幫助同伴完成一個城堡。

3-4歲的孩子,會互換玩具和工具。比如,我缺一個紅色的積木,你能不能給我這個,讓我把這個城堡的窗戶搭好?有時候也會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一個目標。但有時候也往往只專注自己的目標,自己的遊戲。

4-5歲,孩子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合作遊戲」。他們可以遵守遊戲的規則,比如丟手絹這樣的遊戲。孩子們享受有規則的遊戲所帶來的樂趣,也知道照顧別人的情緒,學會適當地禮讓。在遊戲的互動過程中,孩子的社會性得到飛躍式發展。

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合羣?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根據孩子不同年齡,父母做不同準備

我們瞭解了這樣的發展過程,才能根據孩子的特點,更好地去幫助孩子。在孩子不同的年齡,我們請小朋友來家裏玩的一些準備也不一樣。

邀請的人數合適。我家孩子一兩歲的時候,通常只請一個小朋友。對一個年齡比較小的孩子來說,和一個小朋友一起玩比和多個小朋友一起玩要容易。

當孩子三四歲的時候,就可以同時請幾個小朋友一起來玩。這個時候,父母如果能安排一些比較適合多個小朋友的活動,效果就比較好。比如畫畫、過家家、看醫生,去商店買東西等等。在這樣的遊戲裏,每個小朋友都會有一個角色,有利於他們融入。

玩具的種類和數量恰當。玩具的數量不要太多但是也不能太少。玩具的數量會影響孩子互動的方式。玩具太多,孩子們各自玩自己最感興趣的玩具;玩具數量太少,那就會引起孩子之間搶玩具起衝突而不是合作地玩。

相同或類似的玩具能推動孩子和別人一起玩。如果請別的小朋友來家裏玩,可以安排一些同一個主題的玩具。這樣兩三個孩子可以就同一主題玩上一段時間,也有利於他們互動。

你擔心自己的孩子不合羣?先來回答一個問題 第2張

別當旁觀者,跟孩子一起玩

父母根據自己觀察到的,想一想,如果你感覺你的孩子不善於和他人交往,通常他們的困難在哪裏?是什麼阻止了他們和別人互動?

幾乎沒有發動互動或者幾乎不迴應別人發起的互動;

以錯誤的方式發起或者回應互動,比如,把別人遞過來的東西用手打開;

比較容易放棄,比如,當他/她發起一次互動而別人沒有馬上回應就放棄了,不再嘗試。

父母只要根據孩子的特點去幫助孩子,一定會看到進步的。你可以:

做「介紹人」,引孩子進入互動。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或者不知道自己該怎麼發起互動,父母可以幫助搭橋。比如,兩個小朋友在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媽媽可以教一個沒加入進去的孩子:「你願意做一個新病人嗎?」然後跟醫生說:「你今天很忙啊,又來了一個新病人。問問他哪裏不舒服?」這樣,就把這個孩子介紹到這個遊戲裏了。

做「推動者」,幫孩子維持互動。

有的孩子不太會表達自己,或者話不是很多,不能和小夥伴你來我往把對話進行下去,那就需要父母在其中,鼓勵其他孩子和這個圈外者對話和遊戲。

比如,幾個孩子在一起談論自己喜歡的電影。一個小朋友說:「昨天爸爸帶我去看玩具總動員了。」毛毛爸爸說:「真巧,我們昨天也去看了。毛毛,你不是最喜歡其中的有一段嗎?你講給青青聽吧。我覺得她也一定會喜歡的。」這樣就給毛毛創造了一個加入談話的機會。

幫孩子預習和練習遊戲。

有的遊戲有一定的規則,爸爸媽媽可以在家和孩子玩這個遊戲,熟悉規則,那麼,等孩子和別的小夥伴一起玩的時候,就會比較容易。

有的遊戲需要孩子具備一些能力,比如跳繩,打乒乓球,如果父母可以和孩子經常玩這些遊戲,讓孩子多加練習,有助於提高孩子的水平,這樣,孩子在人羣裏的受歡迎度也會提高。

小結

小小孩就是愛自己玩自己的,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也有一個發展過程。

雖然是孩子們遊戲,爸爸媽媽也要做好準備。邀請數量合適的小朋友,準備好合適的玩具。

小朋友的遊戲,爸爸媽媽完全可以參與,甚至必須參與。父母當“「介紹人」「推動者」「預演夥伴」等,都能幫助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互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