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孔融讓梨”在家教中的應用

“孔融讓梨”在家教中的應用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孔融讓梨”在家教中的應用
近日,有媒體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在上海一所小學一年級語文考試中,一名小學生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會怎麼做?”的題目時,稱“我不會讓梨”,卻被老師打了大大的紅叉。這張試卷被孩子的父親發現後,拍成照片發到微博上,被網友轉發了2000多次,評論700多條。孩子父親想不通:這就是如今的教育嗎?如果是你,會怎麼回答呢?  從價值觀上看待“孔融讓梨”這件事,應該有四種選擇,即:A毫不利己,專門利人B損人利己C利己利人D損人不利己。編者出這道選擇題在微博測試時,多數網友都選擇了C。但是,當孩子作出“我不會讓梨”的選擇時,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正確答案”真的只有一個嗎?很明顯,在教孩子“孔融讓梨”的經典故事時,我們首先要做的,恰恰是要考量一下自己的價值選擇。  媽媽,你說的孔融讓梨害死我了!  ◎雨中小菊  兒子小時,我常給孩子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在不知不覺的灌輸下,由水果開始,孩子慢慢養成了謙讓的好習慣。作爲父母,我們也一直爲孩子能做到“識禮謙讓、尊老愛幼”而感到自豪。  讓梨思維的改變,是從孩子8歲開始的。那年暑假,我給孩子報了一個去外地旅遊的拓展夏令營,這是孩子第一次離開父母,開始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生活。爲此,我和孩子都很期望會有啥樣的收穫。  誰知第一晚,打電話回家的孩子,情緒就明顯不高。他期期艾艾地告訴我,媽媽,你說的孔融讓梨害死人了!我詫異地問緣故,孩子告訴我說,中午到達營地,已經是1點多鐘了,大家又渴又餓,按照座位牌號做好後,看到準備好的成桌飯菜,自然就飢不擇食起來。  雖然老師再三強調,各桌營員要遵守吃飯的紀律,尤其大營員要照顧小營員。但是,一桌飯菜,還是很快就被其他幾個稍大的孩子一掃而光,而吃飯一向習慣恭謙讓的我兒子,還有身邊的另一個女孩子,只能望着空空如也的菜盤子發愣。  兩個孩子以爲老師會及時關注到還有營員在餓肚子的事實,但帶隊老師卻疏忽沒有注意到。下午的訓練,孩子的心情受了影響,加上餓着肚子,可想而知有多糟糕。當時聽了,我心疼多過自責,我更着急更關心的是,孩子如何處理的?  孩子告訴我,同樣餓着肚子的小女孩,把媽媽偷偷給她準備的牛奶糖,分了一半給他。現在,他們彼此同患難而成了最好的朋友。然後,他們把餓肚子的原因告訴了帶隊的老師,老師允許他們可以減少活動量。晚上吃飯,他和小女孩也一起學着吃飯時奮勇當先,加入了飯菜上桌一掃而光的行列,事後竟然感覺很刺激,意外有了一種團隊生活的感覺。  爲此孩子很困惑,所以打電話向我求助標準答案。我想了想告訴孩子,孔融讓梨本身並沒有錯,但沒必要把他的行爲,當成所有行爲的標準答案去生搬硬套,要學會因勢利導,吃飯大家都爭先恐後時,你完全可以也學着參與其中,這很正常。  孩子還是有些悶悶不樂,我繼續笑着安慰他,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謙讓雖然讓你暫時餓了肚子,但卻意外結識了同樣有着謙讓美德的好朋友,收穫了友誼;更何況,你學會了面對意外,及時修正自己,這本身也是收穫!其實只要做事時,心態是真實的、誠實的,表裏如一並無錯。孩子長舒一口氣,掛了電話。  事後,我仔細反思了一下孩子處理此事的過程,發現我們一直奉爲樣板的、許多老一輩教書育人的觀點,照搬到現在的社會每個孩子身上,並不一定完全適合。我覺得,孔融讓梨到底讓還是不讓,應該讓孩子自己學會判斷。讓孩子在讓與不讓的過程中,學會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懂得因地制宜,比讓梨本身更有實際意義。  家長髮言  讓梨:一場公心和私心之間的角逐  小時候,父母常常用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我要懂得謙讓。爲人母后,我卻從沒用孔融讓梨的故事教育孩子禮讓。  一是覺得孔融這個人物離孩子太遠,講起來太抽象,反而是身邊的人和事講起來更容易被孩子理解和接受。二是覺得讓梨是對自己私心的剋制,人的本質就是自私的,能夠剋制自己的私心,提升自己的公心是一項漫長的教育任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也不是一個家庭可以孤立完成的。  在孩子那個沒有教過孔融讓梨的世界裏,他還是知道了上車要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因爲他身邊的大部分人都在這樣做着。他還是知道了玩具要拿來和同伴一起玩,因爲我每天都在嘮叨,“分享纔能有朋友,分享才能更快樂”。  孩子的生活中常常發生這樣的情景:一個小朋友的家人爲他買了一個他期盼已久的新玩具,他愛不釋手地一直拿着玩,當然不忘向自己的同伴們炫耀。同伴們一個個看得眼紅,都想玩上兩下,紛紛向他申請。大多數情況下,他不批准,因爲那個玩具得來太不容易了,他自己的新鮮勁還沒過去呢。第二天,當新鮮勁已經隨着時間一點點消逝,他開始大方地批准夥伴們輪流玩一會,獨佔開始變成分享。一個月後,那個新玩具已經變成舊玩具,連同他的夥伴們也不覺得那是一件新玩具了,他開始把玩具拿出去借給更多人玩,甚至直接大方地送給更喜歡它的小朋友,分享變成了貢獻。  讓梨和分享,我更喜歡分享。讓梨是將自己的私心剋制了,讓出了公心。每個人只有公心沒有私心,那是夢想。每個人在合理保護自己權益的基礎上願意分享,那纔是一個充滿活力、懂得共贏的好社會。有時候,私心恰恰激發出人們無盡的創造力,創造了市場經濟這個充滿活力的經濟形式。  讓梨與否,其實是一場私心和公心之間的角逐,更是一場如何實施教育的大思辨。  教師發言  從孔融讓梨看美德教育  ◎熊小瑩  從一個小學一年級的語文老師的視角來看,孔融讓梨的考試題目本身出得就有問題。  語文考試考查的是一個學期的知識掌握情況,而非道德高度。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更加離譜,孔融讓梨的故事之所以可以流傳千年,正是因爲在那個年齡可以做到禮讓是多麼的困難,孩子回答自己不讓,可以看出孩子的勇敢與誠實,這難道不是最可貴的品質嗎?  選擇讓梨的人會認爲,禮讓是美德,我們的社會需要美德;選擇不讓的人則堅持尊重人的本性,同時也擔心孩子一味禮讓,在未來的社會中會吃虧受罪。在我看來,讓與不讓都是孩子的選擇,只要不觸碰道德底線,孩子有選擇的權利,我們誰也不能用道德的大棒給予判斷或者指責。  社會需要發展,需要和諧,一定離不開美德。社會心理學指出,人天生就具有利他性,即願意幫助別人、服務社會的天性。很多研究“幸福”的心理學家經過研究也指出,幫助別人會讓人產生幸福的感覺。也就是說只要給孩子適合的環境,允許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天性,必要時適宜引導就足夠了。  作爲教育工作者,始終認爲美德是需要堅持,需要滲透。但是我反對一切簡單粗暴的方法,因爲那本身就是對於人權利的一種漠視,用讓人感覺不好的方法是教育不出美德的。所以大道理有時我會用小故事講給他們聽,有時會做成一些小活動讓孩子自己去感受。  我們在元旦前夕搞了一次互相表達感謝的活動,我先對所有的孩子們說:謝謝你們半年的陪伴,謝謝你們在學習上的積極參與,謝謝你們在活動中的配合,謝謝你們給予我的每一次幫助。有了我的示範,孩子們紛紛向班裏的其他孩子表達了感謝,被感謝的孩子也會真誠地回答一聲謝謝你。  我從來沒有想象過一年級的孩子的語言是如此的豐富,感受是如此的細膩,此時在班級中流淌着一種奇異的氛圍。孩子表達完一輪以後,我邀請孩子們走下自己的座位,到其他想要表達感謝的同學的身邊去感謝他,然後抱抱他。沒有嘈雜,只有一張張笑臉,像是盛開了的花朵。  我沒有打算通過一次活動就可以改變什麼,但是我相信,這次活動會在孩子的心中種下一顆善於發現美好的種子,孩子知道學會感謝不但會讓對方高興,自己也會快樂。  社會需要美德,教育離不開美德,但是教育不等同於說教,我們更加沒有權利對於孩子的選擇指手畫腳。無論教師還是家長,我們只有先做好自己的本分,對孩子全然接納,再用自己的行爲去影響,尋找機會讓孩子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助人的幸福,播撒愛的種子,保護孩子的心靈。  微博討論  @宅女朵拉:我覺得應該讓孩子自己選,有的孩子會選擇讓,有的孩子會選擇不讓,因材施教,其實對於孩子來說,讓和不讓,孩子心裏都有他們自己認爲正確的理由,不能一概而論,簡單地以讓和不讓作爲分界線。  @金陵小妮:要了解孔融讓梨的背景,同時也不能一概要求現在的孩子讓梨,讓與不讓,看環境。如果一個大環境中大家都在搶,你卻讓孩子去讓,他以後如何生存?  @寒江穆:如果僅僅是一個梨子,當然是可以讓的。可是如果延伸到當今社會的機遇和利益,還是應該當仁不讓。梨子可以經常有,機遇卻不常有,如果機遇當前不去把握,估計只有一個後果,那就是扼腕嘆息。只要覺得問心無愧,不背後詆譭,不小人作爲,還是應該抓住機遇,不退不讓。  @夢想起航:作爲教師沒有理由強迫孩子放棄自己的思想被迫接受老師的,世界沒有簡單的非黑即白的事情。讓,其實利己利人的事情,更發乎自然和內心,帶有強迫的“讓”顯得更加虛僞。孩子就應該從天性出發,父母教師引導,而不是粗暴干涉。有時不告訴是最好的辦法。  @樂學緣家庭教育:“損人利己”是缺德,“利己利人”是正德,“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是道德。提倡道德、正德,鞭笞缺德。教育孩子應該回歸本心、迴歸真性。學做“好人”有六個字:不傷害,不妨礙。既不傷害自己,又不傷害別人,既不妨礙自己,又不妨礙別人。  學者觀點  教育孩子“讓梨”不如讓他學會分享  ◎付小平  孔融讓梨就是一箇中國人家喻戶曉的傳統美德故事。通過這個故事,我們從小就教育孩子要學會禮讓、學會分享,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爲一個心地善良、無私奉獻的人,成爲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英雄。  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只有一個標準答案,所以在老師的眼裏也只剩下這個“唯一正確”的答案。然而,現在的社會卻是一個多元社會,所處的時代也是一個信息時代。而多元社會必定出現多元的價值觀。因此在如今的孩子眼裏,可以有很多個選擇,絕不僅限於一個標準答案。  其實,“讓與不讓”並不是最關鍵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孩子的選擇是出自自己的真心,而不是被人爲強制的。我還沒有給五歲多的女兒講過孔融讓梨的故事,但是我曾變相地問過她一個問題:“伊伊,如果爸爸只買了兩個蘋果,一個大,一個小,讓你分給自己和弟弟,你會怎麼分呀?”  伊伊想了一會兒,告訴我:“我先要小的,把大的分給弟弟。如果弟弟吃不完那個大蘋果,到時候我再接着吃那個大的。”一個很有想象力的答案,得到我的及時表揚。  其實這個弟弟也是我們從小就跟她虛擬的,還給他取了一個名字叫小雨,當初主要就是希望能夠減少她的獨佔慾望。通過這幾年的觀察,我發現這是一個很不錯的方法,對於現在的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可以適當緩解孩子那種“一切都要圍着我轉”的心態。她上幼兒園以後,還會經常問我們小雨弟弟什麼時候生出來,有什麼好吃的東西心裏都會想到給這個尚未謀面的弟弟留一份。  “愛”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基石,互相幫助也是幾千年來最重要的傳承。我們作爲這個社會的一份子,理應讓孩子學會愛,愛他人、愛父母、愛兄弟姊妹、愛國家、愛世界等,但是所有這些愛都必須建立在每個人愛自己的基礎上。  一個連自己都不愛的人,也很難學會愛惜別人。只有認爲自己是值得別人愛、值得珍惜的,孩子纔會進一步去真正地愛別人。而愛自己的首要一點,就是對自己的正常需求,不壓抑、不掩飾、不扭曲。  對於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如果我們教育孩子去刻意隱忍和強行禮讓,就是對人的正常需求的壓抑和扭曲,也是違反人性的一種做法。很多時候,可以用多種方式來解決的問題,我們爲了自己的面子和所謂的道德,採取最痛苦的方式,一味地讓孩子違背自己的真實想法去迎合所謂的道德。而這個時候的道德,已經成爲不真實的表現,說得重一點,其實就是僞道德。  從成年人的角度來說,自己心愛的東西也不見得都願意和別人分享。但是我們卻要求孩子能夠做到大公無私,這似乎有點苛求孩子。是否跟別人分享,這應該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不要越俎代庖。即使孩子不情願,家長也只能引導,但不能主導。被奪所愛的感覺,想必家長一定經歷過。家長去奪人所愛的後果,可能會導致孩子下一次分享更難,導致孩子變得更加自私。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總是流行這樣一句話,“我爲人人,人人爲我”。我認爲反過來說,效果也許會更好。當自我的正常需求得到滿足,經常獲得別人的幫助後,“我”就會有更大的動力爲別人服務、去幫助更多的人。  有人也許會擔心,如果不大力提倡和鼓勵孩子像孔融一樣把“梨”讓給別人,我們的孩子就有可能變得更加自私自利,尤其是獨生子女,甚至還會出現公交車上無人讓座的尷尬。  我認爲,讓梨和讓座這兩個問題需要分開來看,性質多有不同。讓梨這件事不會涉及到社會良俗問題,而在公共場所給老弱病殘孕讓座卻是整個人類公認的社會良俗。當大一點的孩子出現不肯讓座的情況時,我們需要引導孩子學會尊老愛幼,因爲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需要互相幫助的。  無論禮讓也好,還是分享也罷,只要出自人的本性,只要是出自本能的自覺行爲,而不是礙於面子的強人所難,不是道德壓制的一廂情願,就是合乎人性的行爲方式。否則,正常的人性就可能被壓抑和扭曲。  專家解讀  怎樣進行道德教育  才符合兒童的成長規律  ◎陳忻  皮亞傑通過與兒童訪談,提出兒童的道德發展有兩個階段:他律道德,6歲之前,道德觀念接受外在施加的影響,而且認爲規則是不變的;自律道德,6-8歲以後,道德觀念建立在對規則的理解上,並且認爲如果人們同意的話,這個規則是可以改變的。  科爾伯格在皮亞傑的理論基礎上做了擴充,認爲兒童道德發展要經過6個階段,在這6個階段的發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道德推理。也就是說,人們在評估自己將要付出什麼的基礎上來思考和判斷自己要不要分享、幫助他人、照顧他人等等。  前習俗時期(preconventional)  第一階段:他律,以服從和懲罰爲定向。7歲以前的兒童遵守規則是爲了避免懲罰,避免造成對他人的身體傷害或財物的損壞。這個階段,兒童不能從他人的角度來考慮他人的利益,他們往往從身體或者物品來考慮行爲的後果而不能考慮行爲對他人心理的影響,並且他們分不清權威(老師或者父母)的觀點和自己的觀點,故而常把權威的觀點當成是自己的觀點。  第二階段:利益,以相互滿足需要爲準則。大概7到8歲之間,孩子體現出來的道德形式是“互惠”。他們認爲公平就是等價,我這樣做符合我的利益和需要,你也可以這樣做符合你的利益和需要。這個階段,他們認識到人們有各自的利益,有時候會互相沖突,所以權利是相對的。不過他們對權利的理解是具體的而不是抽象的。  習俗時期(conventional)  第三階段:“好孩子”傾向,以保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爲準則。9-11歲的兒童懂得實現自己親近的人(比如老師,父母)的期望,能關心他人,對保持“公認的好行爲”有良好的動機,能夠用信任、尊重、感恩等等來保持和他人的關係。他們的黃金法則是:對待別人用我期望別人對待我的方式。  第四階段:以法律和秩序爲準則。能在社會羣體裏考慮個人,保證社會以整體的方式運行,支持法律。  後習俗時期(postconventional)  第五階段:以社會-契約推理爲準則。明白人們有不同的價值觀,遵守法律是社會契約以保證大多數人的利益。  第六階段:以普遍倫理原則爲準則。遵守自己選擇的倫理原則。  由此可見,小學生的道德推理的發展要經過他律、利益、好孩子這些階段,那麼,道德教育的目標是幫助孩子的道德推理逐步從第一階段發展到第二階段,進而第三階段。  中小學生的道德教育,可以分爲兩種方式。一種是道德教育的重心放在傳遞價值觀和美德上。老師通過一些例子,用說教的方式將一些美德傳遞給學生,比如誠實、耐心、善良等等,並且通過獎勵、表揚等手段來鼓勵孩子實踐和表達這些美德。這種方式往往是老師將自己認同的價值觀、美德或者準則傳遞給學生,而學生自己的道德判斷和道德推理並沒有得到鍛鍊。  另一種道德教育的重心在培養孩子的道德推理髮展。在教育中引導孩子對規則、美德、準則等等進行討論,從而加深對這些概念的理解,並且逐步學會自己怎麼去判斷和推理,從而將這些技能最後整合爲道德選擇。道德不同於法律,法律可以強制,道德卻是選擇。只有學會判斷和推理,才能作出符合道德的選擇。  回到孔融讓梨的故事,如果老師能夠根據孩子的年齡,簡單解釋讓梨這個行爲是利他行爲,讓孩子們討論,看他們能不能理解利己行爲的含義,引導孩子說出思考的過程,做出選擇的原因。經常這樣討論、思考、判斷,孩子的道德推理能力才能慢慢進步。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