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家教中如何不教而教?

家教中如何不教而教?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個人都會遭遇那麼一兩次改變人生的時刻。曾經,我們會幻想那一刻是環遊世界、寫出一本一鳴驚人的小說、邂逅一段令人神魂顛倒的愛情、中了彩票突然天降500萬等等各種充滿戲劇色彩的畫面,但現在,你會發現對於許多人來說,那一刻竟然如此驚人的雷同:生小孩,做父母。

家教中如何不教而教?
  這種身份轉變常常還伴隨性情大變,比如曾經的文藝青年從此改寫親子日記了;曾經每日勤奮誓成大師的畫家如今只在教兒子認識小鳥、太陽的時候動筆;曾經小清新的閨蜜現在跟你聊天不出三句必然繞到她家小孩兒身上;還有一種男同學在做了爸爸之後終於讓你瞭解原來男人也能這麼喋喋不休……  人生每個階段的生活重心當然各有不同,愛家庭當然不是壞事,初爲人父母也許真的有種難抑的興奮,但假如把這種興奮感一路綿延到社交生活,卻也很容易演變成災難。《時代》雜誌曾經總結說,沒有孩子的人對自己的社交生活最擔心的時刻,就是當他們的朋友開始有了孩子的時候。  的確,這些朋友們好像突然去了另一個世界。逛街、唱歌、吃飯……各種社交活動不但再也很難組織,而且即便組織成功也容易變成育兒經驗交流大會或是“快來加入我們”的動員大會。MSN頭像是baby,開心網上更新的永遠也是baby,微博上轉帖的十有八九都是育兒知識,如果還寫着博客那也多半是寶寶成長記—而你原本還以爲80後一代嘛,就算做了父母也該都是辣爸辣媽纔對,事到臨頭才發現,年輕的父母們大多還是不能免俗啊,他們最後還是成了甜不膩。  做父母是不是一定就該酷一點兒?很顯然,這是一件私事兒。酷不酷沒有客觀標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邏輯和方法,分高級低級也不合適。但可以肯定的一點是,至少可以不那麼招人煩。  每個寶寶都是天使這沒錯,但天使不一定都是天仙,就算是天仙也不一定要到處貼海報。殘忍點兒說,有時候還是敝帚自珍比較好。  開始人生新階段,情難自禁這沒錯,但分享這事兒其實很容易走火。溫馨時刻和動人瞬間的含金量,其實都在於偶爾一表。  育兒歸育兒,生活歸生活。父母是新角色沒錯,但你還有很多別的角色要扮演,不能到處串戲,也不能不考慮觀衆的喜好搞巡演。還是那句話,在對的時間、對的場合做對的事兒真是太重要了。  前一段時間,微博上有人吐槽,描述他最欣賞的父母類朋友,應該是:請我吃飯(這很特麼重要),在結賬的時候被我瞥見TA錢包裏有小孩的照片,我好奇想看,TA百般不肯,最後我強行拿來看了,說“還蠻可愛的”,TA一邊將錢包收好,一邊嘆息:“我覺得不怎麼地……來,咱聊點別的。”—這基本上就是膝下無子的人被逼到絕路之後的告白啊。  所以,但願年輕的爸爸媽媽們能把模式切換功能調得更靈敏,讓我們共建和諧社交好環境!  各種秀寶寶  也許秀寶寶和曬恩愛是同一回事,看似在表達自己滿滿的愛和幸福,其實更多隻是在滿足愛炫的心理。  寶寶成爲自己的形象代言人  手機桌面、電腦桌面、微博、開心網、QQ等各種頭像用的都是自己小孩的照片。要看到一張本人的照片,得用力翻上好幾頁可能纔會找到一張親子照。不得不殘酷地指出一個事實:大多數寶寶長得並不是那麼人見人愛。而且,你的朋友們想看的人其實是你。  熱情地逼迫別人看照片  只要有人去拜訪,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把寶寶從小到大的照片都拿出來,熱心講解。從相片簿到手機到電腦,甚至還有電子相框,反正就是任何影像資料都不放過,並且還同步講述拍攝背後的故事,讓你基本上沒辦法走神。  拿寶寶來搞創作  有閒情的媽媽們會像擺弄寵物一樣時不時給寶寶拍一組動作照,一會兒是天使,一會兒是蜜蜂,有時候還有旁白和故事情節。如果媽媽足夠有創意,倒是一場不錯的真人漫畫秀。  爲寶寶開微博  還有的媽媽乾脆直接以寶寶的身份開微博,然後模仿5歲小孩發佈評論。雖然沒明白這是哪門子的炒作,看到的人只會私下嘲笑一番然後繞道而行,但這些媽媽很投入,還真把自己當經紀人了。  DIY寶寶年曆  有不少父母會把寶寶的藝術照做成年曆送給親朋好友。也許你以爲這份DIY的新年禮物很有愛,成本比普通年曆還高,可接到禮物的人卻哭笑不得,誰願意每天看着一個和自己無關的小孩的照片。還是自己默默地欣賞吧,最多給雙方父母各送一份就夠了。  明星寶寶真是被秀出來的  當然,在這個賣萌盛世中,寶寶天生麗質也的確很容易紅。那位被媽媽扮成阿拉蕾的小姑娘現在新浪微博已經有96萬粉絲,這當然也是媽媽一手操作的。至於這位小葡萄是不是也真的這麼願意被關注,那可能得好多年之後才能見分曉。  “寶寶吃完飯了”、“妞妞在玩小車”  把自己的小孩當巨星,一言一行都要公佈於衆,每天微博上總能看到幾張生活抓拍照。事實上,沒人關心你的孩子今天做了什麼無關緊要的事,它玩小車的時候是微笑着還是嘟着嘴。  媽媽們多爲自high  媽媽們總愛聚在一起談論各自小孩的生活瑣事。雖然看上去討論得熱火朝天,但其實大家只是在自high,也許沒人在乎別的媽媽在說什麼,重要的是要搶話語權說說自己的孩子,而且翻來覆去,無非就是那些事。  各種愛忠告  有了孩子,似乎瞬間就熟了,然後開始用過來人的口吻教育那些還沒有結婚生孩子的朋友。但其實,很少有人樂意被教育。  年齡也差不多了,準備什麼時候生孩子?  說話的口氣像是結婚生子纔是人生正道,每個人都應該這麼生活,不這麼做就是有問題、不正常。不知道爲什麼,從被人類學家發現的那個生活在非洲的人類祖先“科學亞當”到現在都過了6萬年了,人們還是像所有生物一樣把繁衍後代視爲人生的頭等大事。  沒有孩子人生不完整啊!  不要拿“人生不完整”來說事,你選擇了完整的家庭,我選擇了完整的自己。如果一定要把未經歷的說成是人生缺失,那隻能說人生本來就是不完整的。  不結婚不生孩子是對父母的不孝  這個指控簡直是人身攻擊。生不生孩子是別人自己的事,用不着你操心。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開明的父母?更何況,孝不孝也輪不到你評論。  以後生小孩,一定要……千萬不要……  雖然前提還是假設別人一定會生孩子,不過這些忠告倒還算中肯,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就算用不上,聽聽也無妨,就當是科普知識吧。  各種育兒心得  跟直播似的,恨不得讓你見證家裏小朋友成長的每一個歷史時刻,另外瑣碎小事也能總結出各種哲理,每天都有新發現。  寶寶說……  “今天上學路上兒子對我說……”,“昨晚睡覺前我家寶寶說……”blahblahblah,如同引經據典,然後自己被感動一番。其實大部分親子語錄無非是小孩子模仿成年人的口氣說了幾句話,這是再正常不過的小孩兒學習說話的過程。  寶寶病了  “昨天寶寶感冒了,本來只要醒着一刻也不停歇,一生病就完全變了個樣。”然後開始描述生病前後有哪些不一樣。這個在小時候就聽媽媽阿姨們總結過無數次的結論現在依然被一遍一遍再次總結着,每次都像是個新發現。  狀態更新  “這週五女兒要參加舞蹈演出”,“週一學校組織去春遊”,要跳什麼舞,穿什麼衣服,春遊要帶什麼零食,都會一一細說—即便是大牌明星,也沒有粉絲會關心到這些細節吧。  喜歡吃什麼  “你家寶寶喝這個牌子的奶粉啊。我也買過一次我家那個一口也不肯喝。”“他喜歡吃蘋果,不喜歡吃香蕉。”每個人有不同的喜好,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吧。如果是幾個朋友要決定去哪裏吃飯,那確實需要交流一下彼此的口味偏好,而幾個媽媽討論着自己孩子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點在哪裏呢?  分享的正能量  當然,分享本身還是件有意義的事情,七嘴八舌當中總有些有價值的信息。父母多多少少總會帶些新的東西回去,也許是最近流行的新的益智遊戲,或者嘗試換一種和孩子交流的方式,甚至是種新的教育理念。  總算還有這樣的酷爸酷媽  也有一些父母,說他們酷也好,愛得獨特也好,他們在與小孩兒的交流上能保持一定程度的冷靜和犀利,算是守住了底線。  你是我生的,但你真不美。  青春期的女兒照着鏡子說:“我要減肥。”  媽媽說:“別減了,你要是減成功變瘦了,別人就只注意到你的醜了。”  我會提醒你避孕  4歲的女兒問:“媽媽你在吃什麼藥?”  媽媽說:“避孕藥,吃了我就不會生孩子了。”  女兒問:“在哪個藥店買的?我也要去買,我可不想生孩子。小孩子真麻煩。”  媽媽解釋了半天在十幾歲未發育之前是不會生孩子的,然後說,“等你長大了再買。”  女兒:“如果我忘記了怎麼辦?”  媽媽:“放心,我一定會提醒你的。”  你不能利用我對你的愛  17歲的女兒放了老爸鴿子,老爸心裏很不舒服。  老爸:“你也會這樣放同學的鴿子麼?”  女兒:“不會啊。”  老爸:“這不公平,你在利用我對你的愛。”  你也該去整整容了  普魯登斯:“爸爸,我明白你爲什麼要染髮,不過你只需要把頭髮略微染亮一點就行了。你照照鏡子看看自己,再看看報紙上你的照片,多難看啊!”  默多克:“哼……你也得做個整容才行!”  shit!mydadsays  老爸:兒子,在一場綿長的婚姻中,你老婆的胸部會幻化成很多東西,我打賭你會懷念胸部只像意大利麪和肉丸,而不像其他東西的日子。  兒子:……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