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娩 > 產前準備 > 懷孕後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你做對了幾件?

懷孕後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你做對了幾件?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懷孕,對於新手媽媽而言,可說是令人驚奇的大事件;不但改變了以往的人生,也帶來不少衝擊與從未體驗過的經驗。然而,對於期盼有小寶寶的媽媽而言,懷孕所帶來的,不只是滿滿的感動和喜悅,更有了對新生活的不安與期待。

懷孕後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你做對了幾件?

01 驗孕懷孕的真實喜悅

大多數準媽媽對於懷孕這件事,或多或少有些預感。因此,盧信芬醫師表示,尤其是生理週期規律的女性,當發現月經有延遲現象時,建議最好能先去購買驗孕棒檢測,如果驗出來是陽性反應(顯示兩條紅線)即是懷孕。

當準媽媽得知懷孕後,建議早一點到醫院就診以確知結果。如果已經懷孕一至兩週,透過檢查,可以看到胚胎在子宮內的着牀位置是否沒問題且穩定,如果有問題(如子宮外孕或出血性流產)也能儘早因應與治療;四周,就是一般所謂認定的懷孕;七週之後,可以看得到心跳。

然而,根據統計資料,就算初期有看到胚胎,仍可能有15%~20%會沒有心跳。因此,提醒媽媽,此時應避免亂吃藥等可能危害胚胎的食物。

02 尋找合適醫師和醫院

當準媽媽至醫院確定懷孕後,接下來就必須和醫師約定產檢行程表。盧信芬醫師表示,每個準媽媽的需求不同,舉凡離家遠近(產檢到生產的方便性)、大醫院或診所(設備與產檢項目的完整度)、熟識或有口碑的醫師(個性默契與安心程度)……都是很常被準媽媽列入考慮的項目。

03 從懷孕初期開始維持

很多孕媽咪認爲「一人吃兩人補」,因此,懷孕之後的飲食常變得肆無忌憚、來者不拒。體重管理必須從懷孕初期開始,才能避免增重過快,有助於維護母體和胎兒的健康狀態。

依孕期的狀況,體重增加的標準約在9~12公斤左右;如果準媽媽屬於高瘦型,或許有增胖一點的緩衝空間,但如果屬於矮胖型,有可能連胖6公斤都算很多。因此,藉由平日的產檢,醫院會幫孕媽咪檢驗血液和測量體重,如果發覺體重增加太快且太多,會提醒注意,最理想的狀態是平均一個月增重不超過2公斤左右。

懷孕後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你做對了幾件? 第2張

04 心情家人與自我的平衡

懷孕所帶來的,不只是生理的變化,更可能對心理產生衝擊。280天並不短,期間能否做好情緒管理相當重要。例如有些屬於計劃型懷孕的準媽媽,一得知懷孕後常感到很興奮;有些準媽媽在意料之外發現自己懷孕,難免喜憂參半。

面對這些可能的狀況,醫院和護理人員可以站在協助的角度,提供相關的衛教幫助和心理諮詢,幫助準媽媽度過難關;一般來說問題不大,除非影響到精神狀況,纔有需要轉介到精神科進行評估。

然而,最重要的關鍵,在於準媽媽本身和家庭環境。有的媽媽比較神經質、容易緊張,對很多事情有不確定感,每次產檢時總會不斷地向醫護人員詢問;針對此類媽媽,一般多會安排衛教課程,或建議其可主動找尋並閱讀雜誌書報、網絡等信息。

但最需要注意的,仍在於家人是否能提供關心與支持。有些準媽媽常因面臨長輩(如婆婆媽媽)的壓力,而陷入憂鬱狀態;此時,身爲中介者的先生扮演着關鍵的角色,能否給予一定程度的關心與支持,轉化家人的態度,並陪伴着準媽媽度過低潮期,纔是最重要的。

05 動作輕手輕腳 小心爲上

一般多認爲,懷孕期間,準媽媽儘量不要做大幅度、需要用到力氣的動作,纔不會傷害母體、動到胎氣。整個懷孕期間,行動比較不方便,應避免劇烈且用力過猛、施力不均的動作。除了因剛開始懷孕還不夠穩定,須更加小心,以安胎爲主外,中後期狀況較穩定時,建議可從事和緩的運動,如游泳或散步,對於之後的生產相當有幫助。

此外,由於新手媽媽到了懷孕後期,隨時都可能面臨生產的情況,因此建議儘量避免出遠門,以免發生狀況時措手不及。

06 營養母體和胎兒的健康

不只是懷孕期間,其實平日生活的飲食,就該遵守着「均衡營養」的原則。基本上準媽媽在孕前所吃的天然營養食材,懷孕之後大都可以繼續攝食;唯懷孕期間,因應母體的症狀和胎兒的變化,可能需要酌量補充相關的營養素。

懷孕期間常經歷不適症狀,如孕吐者可補充維生素B6、貧血者要注意鐵質的攝取量;至於胎兒方面,初期是神經管發展時期,一般多建議孕媽咪多補充含葉酸的深綠色蔬菜等食材爲佳。

懷孕後一定要知道的10件事 你做對了幾件? 第3張

07 工作以不增加負擔爲宜

現代的職業婦女多,加上醫療水平和資源發達,不少準媽媽都是在工作崗位上待到產前最後一刻。然而,職場的複雜因素多,如果又遇到孕期不適症狀,難免帶給準媽媽不小的身心壓力。

初期除了孕吐外,小腹疼痛、甚至出血,都是很常見的狀況,但也要小心是否爲流產的徵兆,如很擔心,建議就醫檢查;有時容易頻尿、小便會有灼熱或疼痛感,則需小心罹患尿道炎的可能性。到了中期,可能會碰到子宮收縮、甚至早產的情況,如果經檢查有此風險,醫師通常會建議準媽媽撥點時間休息,能夠請假最好,並幫忙進行安胎的動作;懷孕後期,則必須隨時做好生產的準備。

08 產兆多觀察做好準備

無論新手媽媽們現在剛開始懷孕、懷孕中或即將生產,可能都對於「待產」這件事,懷着既忐忑又期待的心情。隨着進入孕期第八個月,肚子明顯變大,醫師會開始向媽媽說明,產兆會有規則陣痛、落紅、破水等,請準媽媽先做好心理準備。

由於新手媽媽容易緊張,加上對懷孕時的狀況不夠了解,常以爲只要有疼痛就算陣痛,其實可能痛一陣子後就入睡,屬於假性疼痛。真正的陣痛會從子宮處延伸到腰部後面,平均每5~10分鐘一次,痛感非常強烈。

此外,針對有些媽媽擔心無法分辨是否破水的狀況,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破水後會弄溼下半身的衣物;但如果是一滴一滴的漏水狀,醫師會給準媽媽石蕊試紙,直接沾溼測試,就可得知是否破水,以便於決定接下來的因應措施。

09 生產自然產VS.剖腹產

隨着愈接近預產期,「生產」對於準媽媽來說,不再只是書上的單純名詞,畫面變得愈來愈具體鮮明。生產方式分爲自然產和剖腹產,大多數的新手媽媽會以自然產爲優先選擇;除非產前發生胎位不正的狀況,或因產程遲滯、陣痛太久但子宮頸沒開,亦或子宮頸全開但胎兒的頭卻下不來,就可能需要改變生產方式,採取需要動刀的剖腹產。

前述屬於常見需要剖腹產的情況。另外,有時如面臨到緊急狀況,如生產時出血量多、母體休克等,也可能須考慮剖腹產的方式。如果媽媽前一胎是剖腹產,通常下一胎大都也會採取剖腹產的方式。

10 產後重新掌握新生活節奏

迎接新生命的喜悅,可能只持續幾個小時的時間;接踵而來的,是擔心寶寶是否吃飽、睡得好不好、爲何哭鬧……大大小小的生活瑣事,往往讓不少新手媽媽手忙腳亂,甚至萌生想再把寶寶塞回肚子、回到一人生活的莫名念頭。

會有這些想法,其實都是來自於媽媽本能對小寶寶的擔心;但考慮到她們經驗不足,因此醫院會安排相關衛教課程,如擔心寶寶沒有吃飽,可從寶寶小便量觀察起,一天至少要六次以上。另外,一般大多建議媽媽親餵母乳,母乳富含寶寶所需營養,且藉由親喂,還能增進親子接觸機會,幫助建立親密關係。

產前準備
分娩方式
早產難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