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性教育該伴隨人一生

性教育該伴隨人一生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性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分割的一個完整部分,性教育則是教育的一個完整部分。沒有性教育,一個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性教育該伴隨人一生

長久以來,性在中國式教育中一直諱莫如深:生理課上,每逢學到男女生殖器,老師會讓學生“自習”;異性青少年一有親密舉動,就可能被各種制止;就連很多成年人,在看到性方面的科學知識時,也會給其扣上“不道德”的帽子。與國外相比,我們的性教育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爲此,《生命時報》記者專訪了德國性教育專家馬丁·格奈爾克,希望能從他們那裏學習一些性教育方面的先進經驗。

《生命時報》:德國性教育佔有怎樣的地位,性教育有何重要性?

馬丁·格奈爾克:性是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不可分割的一個完整部分,性教育則是教育的一個完整部分。沒有性教育,一個人的教育是不完整的。

德國3/4的青少年在學校獲得有關兩性的知識,因此加強學校的性教育十分重要。德國各個聯邦州文化教育局和德國健康教育啓蒙中心會共同推出全德國統一的性教育教材。其他供參考的各類性教育教材多達數十種。

在教育中,德國學校採取積極開放、基於對話形式的教育模式,強調性在人與人之間關係中的重要位置,並突出情感和愛這兩個基點。同時,引導青少年在處理性問題時,不僅要對自己負責,還要爲對方負責,負起“雙重責任”。

具體教育上,突破了傳統說教式知識灌輸,包括觀看《從男孩到男人》、《從女孩到女人》等影片,進行主題討論,角色扮演,訪問少女媽媽等方式。

《生命時報》:中國家長常常不知道怎樣回答孩子一些關於性的問題,德國家長是怎樣做的,例如“我從哪裏來”?

馬丁·格奈爾克:除了學校外,德國的家庭在性啓蒙教育中也起到關鍵作用。孩子的性心理是否成熟、負責任,與父母對孩子的性啓蒙有很大關係。

當孩子問及“我從哪裏來”之類的問題時,德國父母都會耐心地將男女性別的生理差異形象地告訴他們,使孩子明白自己的性別角色。許多家長還會拿出一些早已準備好的“教材”,比如一本圖文並茂的漫畫書,來說明男女不同性別構造、男女戀愛、誕生小生命的過程。實際上,德國父母從小就帶着孩子一起洗澡,這樣孩子對大人的身體器官會有很自然的認識。同時,父母們平時並不鄭重其事地談性,而是實施“機會教育”。當孩子有問題時,抓住機會給孩子上一堂生動的性教育課。

傳統觀點認爲,媽媽跟女兒“談女人”,爸爸和兒子“談男人”。其實這種觀點有些欠妥,媽媽也可以跟兒子談,爸爸也可以跟女兒談。如果父母意見一致,一起與子女談性知識,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生命時報》:您覺得性愛教育從多大開始好?

馬丁·格奈爾克:統計顯示,1860年,德國女孩第一次月經來潮的平均年齡爲16.6歲,到2010年已降至11歲;男孩的性成熟期也同樣提前,首次射精平均年齡提前至12.6歲。德國女孩和男孩第一次性交平均年齡分別是15歲和16歲。因此,在小學就開始性教育是極爲必要且具有科學根據的。

德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進行性啓蒙教育。低年級沒有專門性教育課程  ,而是把性知識的指導滲透在其他課程中,比如科學、宗教等學科。高年級則開展專門的性教育課程。同時,許多學校還設有專門的性教育周。

性教育是終生教育,該伴隨人的一生。即使走上工作崗位、爲人父母,甚至步入晚年,都需要補充健康的性知識,這樣人生才更完美。

《生命時報》:中國人經常告訴孩子在性愛方面不要做什麼,您怎樣看待這種“禁止式”教育?

馬丁·格奈爾克:實際上,全球的父母們都希望孩子在性愛方面不要越過“紅線”。因此,不妨給孩子開出一些清單。這樣,孩子會感到很有趣味,而不是反感。“清單”上可以列出一些要求,比如“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懂得保護自己”,“不能傷害另一個人”等。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網絡社會,孩子能在網絡中輕易接觸性話題,在電視、電影、書籍中也常常出現,這已是不可迴避的現實。如果父母對“性”話題仍採取拒絕態度,反而會造成許多誤區。 “禁止式”教育只會讓孩子產生兩種情況,一是缺乏性知識,形成性心理障礙;二是從網絡等處獲得不健全的性信息。

《生命時報》:您覺得德國在性教育上還有什麼經驗值得分享?

馬丁·格奈爾克:性教育是一個涉及家庭、學校和全社會的系統教育工程。德國各個社會機構都致力於幫助父母成爲子女更好的性教育工作者。像德國各地有上千家支援家庭性教育的機構,這些組織的機構人員由學者、社會工作者、性教育專家以及醫師等組成,爲父母和教師提供支持,幫助他們進行技能培訓,組織召開教育領域的會議。

德國聯邦衛生部、德國聯邦家庭、老年人、婦女青年事務部及德國聯邦健康教育中心還在德國各地開展巡迴教育活動,並與電視臺等媒體合作,製作各類性教育專題影片,普及健康的性教育觀念。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