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怎樣稱讚孩子,才能讓他勇往直前?

家長怎樣稱讚孩子,才能讓他勇往直前?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4.0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在家是怎樣表揚自家孩子?如何正確的鼓勵孩子?都說孩子是父母心情的遙控器,當他們做了好事有進步,我們會發自內心地喜悅和自豪,繼而送給他們由衷的稱讚和鼓勵,覺得他們是世界上最可愛的人兒。


當他們做了壞事犯下錯,我們就會把愁雲慘淡的表情掛在臉上,不計輕重的批評隨口迸出,當即認爲他們是世界上最不讓父母省心的孩子。

事實上,孩子的自我認知,一方面來自於對自己行爲的觀察,另一方面來自於父母對他們顯性或隱性的評價。

所謂顯性的評價,就是父母直接告訴孩子“我覺得你是怎樣的孩子”,而隱性的評價,就是父母對孩子的行爲表現出的表情,以及投射出的眼神。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小生物,也是天生的讀心專家,無論父母的眼神中飽含愛意,還是充滿嫌棄,他們都能一眼識別,因此能從父母眼中,逐漸形成對自己的評價。

孩子的自我認知,直接能夠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以及是否形成強烈的自我驅動,自然也就影響他們未來的成就高低。

這樣看來,爲了讓孩子形成積極、健康並且堅定的自我認知,父母的責任不可忽略。

一方面,要時刻觀察孩子的行爲,鼓勵好行爲、矯正壞行爲,讓他們通過觀察自己行爲,認識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

另一方面,父母如何對孩子的好行爲做出稱讚,如何對孩子的壞行爲做出反應,以及如何與孩子溝通價值觀,對於他們的人格培養,和自我認知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響。

但依然有一點需要家長注意,那就是每個人是基因與環境的綜合體,在兩者各佔50%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先了解,孩子天生是個怎樣的人,並且順應他們的天生性格做出培養,而不是執意扭轉孩子的性格特點,比如將一個天生內向的小孩變爲活潑分子。

家長怎樣稱讚孩子,才能讓他勇往直前?

下面看看關於家長應該如何正確表揚孩子,以及如何對犯了錯的孩子做出恰當反應。

表揚的方式

稱讚努力而非結果,但這隻說對了一半

這一代的父母,都是好學上進、重視教育新知的父母。也許你已經聽過這句“稱讚努力,而不是結果;稱讚行爲,而不是稱讚聰明”的話。

這句話來自聞名教育界和心理界的斯坦福教授Carol Dweck的研究,她的研究結論,主要是:

如果經常誇獎孩子“真聰明”,就會讓他們逐漸形成“固化型思維”(fixed mindset),也就是讓他們相信“成功是智商和天分決定的,即使是努力也無法使能力得到提升”。

這樣稱讚的結果,就是孩子會將挫折和失敗,看作“自己能力不足”的標誌,於是就會懼怕挫折、逃避挑戰,始終在自己的舒適區活動,維護自己“很聰明”的事實。因爲挑戰難題就會有失敗風險,這樣就會對自己“聰明”的形象造成威脅。

這樣一來,固化型思維的孩子如果遭到挫折,就會脆弱得不堪一擊,自我修復能力差,更學不會從失敗中提煉經驗。倘若心理素質更差點,還會做出後悔一生的選擇。

而相反地,如果誇獎孩子“很努力”,或者“這件事你爲什麼做得很好”,就會逐漸形成“成長型思維”,也就是認爲“成功來源於艱苦卓絕的努力,並非既定天分,而且智力也是可以通過努力,獲得成長的”。

這種思維主導的孩子,就會樂於挑戰、不懼失敗,因爲他們覺得失敗就是經驗積累的好機會,所以也不太容易被失敗打倒。

所以,在Dweck教授的理論體系下,家長表揚孩子時,應該“對事不對人”,也就是根據他做的事情做出表揚,比如“你付出了很多努力”、“這件事的xx地方你做得很好”,而不是“對人不對事“的稱讚,比如“你最聰明瞭”、“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你真棒”等。

Dweck教授的表揚理論,是關於”表揚藝術“的指導中,較爲先進的。

但最近我看了一些東西,發現了更啓發新知的表揚理論,這種新的理論,對Dweck教授的理論提出了質疑,並得出了不同的結論,也非常值得家長們看一看。

關於道德行爲的表揚,可以“對人不對事”

在一項研究中,研究者Joan E. Grusec和Erica Redler想通過實驗瞭解,當我們要求孩子做出慷慨行爲,和當我們要求孩子擁有慷慨品質時,結果會有什麼不同。

實驗內容,是讓一批7、8歲孩子進行比賽,而贏者會得到玻璃球作爲獎品。結束比賽後,實驗人員會建議贏了的孩子,將自己的獎品捐出去一些給貧困兒童,然後會給予做出捐贈行爲的孩子一些評價。

只不過,對於不同的孩子,評價是不同的。

有些孩子,會得到針對慷慨行爲的稱讚,比如“你能把玻璃球分給貧困的孩子,這樣做非常棒”;而有些孩子,得到的稱讚使針對行爲背後的品質,比如“我猜,你是那種幫助他人的孩子,你很nice”。

得到評價以後,孩子們就回家了。

兩個星期以後,他們又回來參加實驗,這次的實驗,是讓他們置身於一個可以選擇給予和分享的場景。

結果證明,那些因爲品質得到稱讚的孩子,會比因爲行爲得到稱讚的孩子,更加慷慨、樂於分享。

這和Dweck教授的理論幾乎相反,究竟是爲什麼呢?

研究人員認爲,因爲品質得到稱讚,可以幫助孩子將好品質,內化爲自己人格的一部分,也就是說,這些孩子通過觀察自己的行爲,以及得到的稱讚,瞭解到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我是一個樂於助人的孩子”,並肯定和接受這種人格設定。

以上結果,和另一位心理學家Christopher J. Bryan的研究結論相吻合。Bryan教授發現,對於孩子道德範疇行爲的稱讚,名詞的效果好於動詞。

比如,爲了讓一個3-6歲的孩子幫助做事,鼓勵他們“成爲一個小幫手”的有效性,要比說“來幫幫忙”的效果好22-29%。而如果你不想讓孩子撒謊,那麼說“請不要成爲一個小騙子”,要比“不可以撒謊”的效果高50%。

這個結論在說,當我們的行爲,成爲反映我們人格的指標,我們會更加傾向於道德和慷慨的行爲。久而久之,這些行爲反映的特質,就會逐漸被內化,真正成爲我們人格的一部分。

這和那句“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真正做到之前,先假裝你已經做到),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關於這一點,有個研究曾說,底層家長如果經常學習中產家長的思維方式、處事方式和教育策略,孩子就會和中產出身的孩子相差不多,未來地位也會有所提升。

比如說,經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博物館接受薰陶,或者父母自己養成愛讀書、愛思考的習慣,並且關心時事、政治,參與討論,以及時不時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讓孩子體驗體驗好一點的生活(如去一家有格調的餐廳等),從而避免遺傳窮人思維。

而這些行爲都會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孩子擁有更廣的視野,和更大的格局,幫助他們獲得更好的成就。

上面兩個捐贈實驗的研究者還發現,針對品質的表揚,還需要看孩子的年齡。

事實證明,當孩子能夠逐漸發展出強烈的自我認知時,這種稱讚纔會顯得更有影響力。因爲,當研究者對5歲小孩子的品質和人格特質進行表揚時,獲得稱讚,對於孩子好行爲的維持力量,似乎並不是很大。

其中原因,主要應該是因爲,5歲的孩子還太小,以至於他們還不能將父母對人格特質的評價,內化爲自己的自我認知。

那麼,孩子是從哪個年齡,開始將得到的評價內化爲自己的品質和價值觀呢?

關於兒童發展的理論說明,8歲的時候,孩子開始能夠將慷慨行爲和品質聯繫起來,並將得到的評價、觀察到的行爲等這些概念性的東西,內化爲深刻的自我認知。

當孩子進入10-11歲,稱讚行爲和稱讚品質這兩種行爲,所得到的效果就不會有那麼明顯的差異了,兩種方式都會有效。

所以,從上面這個研究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啓示呢?

那就是,當孩子的行爲有關道德,比如慷慨、關心他人、樂於分享等,關於品質的稱讚,會比關於行爲的稱讚,要更加鼓勵孩子繼續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尤其對於8-10歲的孩子,他們的認知能力,比如容易將收到的評價,內化爲自己的人格特質。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在這個年齡段內,就可能需要對孩子有關道德的好行爲,做出針對品質的評價,比如“你真是一個慷慨的孩子”,“你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孩子”,或者“你喜歡關心別人,這很好”等等。

而當孩子過了11歲,家長可能更加需要針對行爲做出評價,因爲此時孩子的價值觀內化已經形成,也有了一定自我認知,道德理念也初具雛形。

此時的他們,會開始質疑父母、老師的權威性和正確性,也對於“該做的事”和“不該做的事”有了強烈認知,對於父母對自己的評價,也會開始有所質疑,因此8歲時那種“將父母評價內化”的過程,可能會有所減弱,家長的一句評價,或許難以撼動他的自我認知。

等孩子到了青春期,父母對他們的影響就會不如同齡人,孩子們也開始對對與錯形成抽象的思考。所以父母的評價,可能會讓他們產生質疑,影響也不會和8歲時那樣深。

不過根據我個人的理解,家長需要區分不同的情境,給予不同的評價,也應該避免用“你真棒”、“你真聰明”這種表揚。而關於道德行爲的評價,針對品質、人格的表揚也無妨。

表揚的程度

表揚程度,還需要看孩子的自信程度

科學家對於“家長如何表揚孩子”,做了非常多的研究。不過很多研究,都是將誇獎帶給孩子的影響,當做一個定量,並假設一種表揚對於所有孩子的影響,都是一樣的。

直到2014年俄亥俄州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成爲第一個探查“誇獎的強烈程度如何影響孩子”的研究。

這個研究的論文,被髮表在期刊Psychological Science上,專門針對“過度誇獎的影響”進行了實驗測定。

所謂“過度誇獎”,就是對孩子的讚揚已經超過孩子本身的能力,哪怕比平常的誇獎多一個詞,都算作過度誇獎。比如頻繁在一般形容詞前面加上“非常”、“極其”或者“最”、“不可思議地”等副詞,亦或是經常用“完美”等這樣的形容詞誇獎孩子。

如果說“你做得不錯”和“你擅長這件事”,是個很簡單的誇獎,而“你簡直太擅長這件事了”,就是過高的評價。

一般以來,家長們給孩子的表揚,都是善意的,哪怕孩子能力不夠,也希望通過很誇張的讚揚,試圖激發孩子的自信心。對於平時就不怎麼自信,甚至有點自卑的孩子,家長們更加傾向於給出過高誇獎。

但是2014年這項研究就發現,對於不自信的“低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反而會害了他們,而對於很自信的“高自尊”孩子,過度誇獎就會讓他們獲得前進動力。

原因也很好理解。

低自尊孩子,會因爲過度誇獎而徒增壓力,儘管他們看起來非常需要強烈的誇獎,和十足的肯定,但他們的不自信,會因爲過度誇獎而約束住前進的腳步。

就像經常被誇“聰明”的孩子一樣,低自尊的孩子會因爲害怕失敗、暴露自己的缺陷,而不敢去嘗試更難的事情。

這個結論的論證過程也很有意思。

研究分爲三個實驗,在第一個實驗中,一批成年人會得到一些假想孩子的資料,這些孩子中有的是低自尊,有的是高自尊。

然後,大人們會被詢問,如果這些孩子完成數學試題,他們會怎樣給出誇獎。

研究者發現,25%成年人給出的誇獎,是過度誇獎。而對於低自尊的孩子,大人們會傾向於給出更高的誇獎,也就是更爲過度的誇獎。

第二個實驗也印證了這個趨勢,低自尊的孩子會得到更強烈、更高程度的誇獎,因爲大人們希望給他們更多鼓勵,以爲這會讓膽怯不自信的孩子得到安慰、提升自信。

第三個實驗中,你就會看到過度評價的負面影響。

這一輪中,240個年齡在8-12歲的孩子,都被要求臨摹梵高的一幅畫。同時,他們被告知,一位德高望重的藝術家等會兒會給出評價,而評價的方式是通過紙條。

事實上,並沒有什麼藝術家,紙條上的評價都是研究者寫的。

這些孩子隨機得到兩種評價,一種是實事求是的日常誇獎,寫着“你畫了一幅漂亮的畫”,另一批孩子則得到過度誇獎,寫着“你畫了一幅非常美麗的畫,簡直太棒了”。

在這之後,這些孩子又被要求臨摹另一些圖片,圖片內容有的簡單、有的很難。研究者還提醒他們,你可以選擇你想臨摹的圖,而如果你選擇難畫的圖,可能會犯很多錯誤,但也可以學到很多。

結果呢?

那些之前得到過度誇獎的孩子中,自信(高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難的圖(知道他們自信,是因爲他們在實驗之初做過測試量表),而不自信(低自尊)的孩子,會選擇更簡單的圖。

那些得到真實誇獎的孩子中,高自尊和低自尊孩子做出的選擇,就沒有那麼大的區別了。

所以,這一系列實驗表明,本來就很自信的孩子,也就是屬於高自尊的孩子,得到很高的評價,會讓他有意挑戰自己,從而期待獲得更高評價,因此高評價促使他們進步。

但如果孩子屬於低自尊,那麼選擇簡單的任務就會看起來更安全,所以高評價會讓這些孩子蜷縮腳步、不敢嘗試更難的挑戰。這樣看來,不自信的孩子,更需要實事求是的評價,和實事求是的誇獎,而非言過其實的讚揚。

因此,先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和自我認知的堅實程度,之後再選擇給予多大程度的讚美,是各位家長應該思考的事情。

怎樣恰當地批評孩子

批評孩子:你只需讓他羞愧,而不是羞恥

上一部分,我們說了孩子做了好事如何表揚,這一部分,我們來簡單談談,孩子犯了錯時如何批評。這是因爲,孩子的自我認知,不僅依賴於父母對好行爲的評價,還有關於父母對其壞行爲的反應。

當孩子的行爲造成不良後果,或者給他人帶來傷害時,他們通常會有兩種感覺:羞愧(guilt)和羞恥(shame)。

這兩種情感體驗看起來似乎相差無幾,但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它們是非常不同的感覺,並會帶來不同的後果。

家長怎樣稱讚孩子,才能讓他勇往直前? 第2張

羞恥,是一種覺得“我是個壞人”的感覺。

這是對自我認知、人格特質的直接負面評價,讓孩子感覺自己渺小又無用,似乎怎麼做也改變不了這種認知,而孩子通常對這種情感的反應,則是痛恨自己,或乾脆逃避。

而羞愧,也就是內疚,是一種“我做了壞事”的感覺。

這是對行爲的負面評價,而不涉及孩子的人格和品質,可以通過好行爲去彌補和修正,改正以後依然是個好孩子。當孩子感到羞愧時,他們傾向於後悔,從而意識到自己的行爲對他人造成了傷害,也會有意於通過正確的行爲去彌補。

根據一位心理學家的研究,家長平時對於幼兒行爲的評價,會直接決定孩子面對錯事的感覺。

經常在做錯事時被父母羞辱的孩子,會在自己犯錯時條件反射般感到羞恥,而那些犯錯時家長只是指出錯誤,並參與商討改正方式的孩子,則會首先感到羞愧。

在一個實驗中,很多孩子被給予一個布娃娃,而在孩子單獨玩布娃娃的過程中,娃娃的腿會掉下來。

那些經常在家中因爲錯事而感到羞恥的孩子,會傾向於躲避研究者,也不會主動承認是自己弄壞的娃娃,心理負擔很重。

而犯錯時會感到羞愧的孩子,會傾向於主動修好娃娃,他們還會主動接近研究者,並如實解釋剛剛發生了什麼,不會掩飾自己的過失,也不會有太大的自我否定傾向。

在一篇關於兒童情感和道德感發展的論文中,作者提出,當孩子犯錯時,如果父母表達氣憤、撤回對孩子的愛,或者通過懲罰或威脅宣示權威,那麼就會讓孩子習慣於害怕犯錯、掩飾犯錯事實,並感到羞恥,覺得自己是個無可救藥的壞人。

這樣的情況下,父母的管教不僅不會起效,還會破壞孩子的自我認知,摧毀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讓他們的道德感發育滯緩。

那麼,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有的正確反應是什麼呢?

科學研究告訴我們,最有效的反應,就是表達失望。

根據一項研究,父母如果在孩子做錯事時表達失望,說“你不應該這樣做,我感到有些失望”,並解釋爲什麼這種做法錯誤、會怎樣影響到他人,以及孩子能夠怎樣修正自己的行爲,那麼孩子會發展出很好的道德感,不懼怕犯錯,犯錯時會主動修補。

此外,這種“表達失望,而不是羞辱”的做法,還會讓孩子發展出健康的自我認知、良好的同理心,以及對他人的責任心和道德認同感。

這是因爲,家長表達失望感受,可以表現出對錯誤行爲的不允許,同時也伴隨着更高的期待,又給了孩子提高的潛在空間,傳達出“你是個好孩子,即使你做了錯事,我也依然愛你,而且我知道你能做得更好”的信息。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即使犯了錯,也不用擔心父母會改變對自己的看法,自然無需逃避錯誤,他們有強大的安全感。

羞辱一個犯錯的孩子,無疑等同於將他推向危險的深淵。

但很多家長,都會在氣急敗壞時喊出“你是一個壞孩子”、“我要離開你”、“我不要你了”之類的氣話,雖然我們自己都知道,這些話每一句不是真的,但孩子一定會往心裏去。

他們會覺得自己不值得愛,是一個怎樣也挽救不了的壞孩子,所以有的孩子就會破罐破摔,真的成爲家長口中的“壞孩子”,有的孩子慢慢孤言寡語,成爲我們前面說的低自尊者。

想必沒有一個家長願意得到這樣的結果。

結語

時代在發展,社會環境在變化,競爭環境也在迭代,這意味着家長們的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進化。

至少我自己,在如何表揚和批評孩子這件事上,再一次更新了從前的觀念。

我們都希望孩子成功、健康、快樂,但如何讓他們有堅強的自我認知,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孩子對自己的認識,大部分都來自於你的語言和表情,相信你已經知道該怎樣做。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