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在孩子面對困難時,家長只需給他勇氣和力量

在孩子面對困難時,家長只需給他勇氣和力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孩子有困難的時候,作爲家長應該怎麼做?作爲家長不能幫孩子把困難都解決了,如果都解決了,還讓孩子解決什麼呢?

在孩子面對困難時,給他勇氣和力量

最近幾年來,常常在網上看到一些某某大學生自殺的報導,這些報導讓人看着萬分痛心,卻揭發了一個不爭的事實,他們太脆弱,絲毫沒有抗挫折的能力。之所以會導致這樣的結果,歸根結底還要追溯到家庭教育,家長把孩子保護得太好,養成了溫室裏的花朵,經不起任何風吹雨打。

過去如此,現在更是如此。前不久,跟小龍幼兒園臺灣總校來的院長進行了一次溝通。她說,她覺得大陸的孩子實在太幸福了,在家有爺爺奶奶、姥爺姥姥、爸爸媽媽捧在手心裏,在學校有老師、保育員全程陪伴,遇到一點點困難都立即幫孩子解決掉,甚至還會努力給孩子製造出一個沒有困難的環境,生怕孩子受到一點傷害。

然而,日本幼兒園的做法與大陸完全相反,他們不僅不會幫孩子解決自己可以解決的困難,還會故意給孩子設置一點困難,比如,在樓梯上放一些障礙物,讓孩子自己去克服。

聽到她這一席話,我雖然並不贊成日本幼兒園的做法,但更不贊成我們成人剝脫孩子面對正常困難的機會。因爲我知道生命本身就賦予了孩子很多困難,出生時,他從母親的肚子裏來到這個吵鬧的世界,他必須要克服各種吵雜的聲音,適應外面的環境;走路時,他邁開雙腿,從母親的懷抱一步一步地邁向更寬闊的天地,他必須克服隨時摔倒的危險;上幼兒園時,他離開熟悉的親人,獨自去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與小夥伴,他必須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在孩子面對各種正常困難時,我們微笑着看着他一步一步地去克服,給他勇氣,給他力量,而不是阻撓。

在孩子面對困難時,家長只需給他勇氣和力量

然而,現在很多家長確實正在剝脫孩子面對正常困難的機會,比如,孩子練習走路時,還沒摔倒,家長就立即跑去扶住了他;走路遇到一個小石子,家長就一腳將小石子踢飛;孩子上滑梯時,家長直接將它抱了上去;孩子上幼兒園時一哭鬧,家長就讓他在家休息……這些過度保護剝脫了孩子面對挫折的機會,自然也阻礙了孩子提升抗挫折的能力。

在家長看來,孩子是否只能走平坦大道,但人生路往往是不平坦的,或多或少都會遭遇不同的挫折。生命只有經歷了挫折的錘鍊,才能開出更鮮麗的花來。

也許是因爲我的人生本來就是踩着困難前進,我更加能理解困難賦予一個人的特殊意義。所以,我一直很注重培養小龍抗挫折的能力,在他兩個多月時,正值鳥語花香、柳絮紛飛,我便把他抱去室外,親近大自然,我知道從室內進入室外,對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而他的成長必然要承受這種挑戰;在他學會走路時,不管前面是有石頭,還是有一個坑,我都是安靜地跟着他,不多做提示,當他絆倒時,我一邊鼓勵他自己站起來,一邊告訴他下一次要學會繞過這些障礙物;在他學會擰瓶蓋時,我會悄悄地把瓶蓋擰鬆,然後再讓他自己擰……

隨着年齡的增長,小龍抗挫折能力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記得在2015年的冬天,我跟先生帶他去一個公園玩。公園的小溪已經乾涸,小龍在乾涸的小溪裏踩着各種形狀的石子盡情玩耍,時而踢一腳小石子,時而揀一個小石子,捏在手裏玩……玩了很長時間以後,他想爬上來,但那石壁對他來說,既陡又高,高度基本上靠近他的胸。

看到這石壁,我的心理不由得打起了鼓,這麼高他肯定上不來,但我習慣觀察,所以,我並沒有說出來,只是安靜地看着他擡着腿,踩在一個小梯口處,厥着屁股,使勁地朝上爬。他使出了全身解數,馬上就要爬上來了,結果很不幸的是,腳一打滑,他一下子就滑了下去。

滑下去的他有些氣餒,哭喪着一張臉。我以爲他會放棄,但沒想到的是,他又嘗試了一次,但這次依然以失敗告終。我以爲他會大哭一場,沒想到,他快速地轉動着眼睛,左右兩邊瞅了瞅。

看到他這一舉止,我實在忍不住地問道:“需要媽媽助你一臂之力嗎?”

“不需要!”說完,他就朝左邊跑去,手腳並用,不一會兒時間就爬了上來。在爲他鼓掌時,我不忘細細地察看了一下這裏,原來這邊要矮一點,並且還有兩個小梯口。所以,他輕而易舉地爬了上來。

那一刻,我激動地抱住了他,誇獎說:“我的寶貝不僅勇於直面困難,堅持不放棄,還會想辦法戰勝困難,你真是好樣的。”聽到我的表揚,他喜滋滋地笑了。

當然,孩子在面對他一時無法戰勝的困難時,他也會面臨情緒崩潰的情況。去年夏天,他的四輪滑板車壞了,出於安全考慮,我給他買了一輛三輪滑板車。這給他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首先,三輪滑板車比四輪滑板車更難騎,時不時地摔倒,需要掌握更好的技術;其次,他在騎四輪滑板車時總是衝在前面,而騎三輪滑板車卻落後一大截。不管是技術,還是心理的落差都讓他難以接受,每次一騎三輪滑板車,都會大哭一場。

看到他哭得稀里嘩啦,我心理也非常難過,常常抱住他說:“媽媽知道你心理很難過,既因爲自己騎不好而哭,又因爲自己總是落後而難過,但媽媽想告訴你,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不斷練習,等你大一點自然而然就會了。”

嘗試了好多次後,我們終於將三輪滑板車收了起來。大約過了兩個月後,他突然又對三輪滑板車產生了興趣,隨意在家裏騎。練習了一段時間後,他突然就會了,並且騎得非常快。每當騎過後,他都會問我:“媽媽,我騎得快不快?”

“快,比以前快多了。”我話還沒說完,他又騎着三輪滑板車飛奔了起來。看着他的背影,我真的很想告訴他:“孩子,困難只是暫時的,你一時解決不了困難沒關係,先將它拋開,等你有了解決困難的思緒再解決也不遲。”

不經風雨怎能見彩虹?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遇到一些困難再正常不過,家長要把這些正常困難當做鍛鍊孩子的磨刀石,不要幫孩子把所有困難都解決掉,更不要剝脫他面對正常困難的機會。因爲這些困難都會讓孩子的生命開得更加旺盛。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呢?

把挫折還給孩子

孩子一出生都會面臨各種各樣的正常挫折,家長放手讓孩子去經歷挫折,而不是在挫折還沒到來,就提前幫孩子解決掉。舉個例子,一歲左右的孩子在揀地上的細小物品時,如果他剛彎腰,家長就幫他揀了起來。這種提前解決掉挫折的做法不僅剝脫了孩子經歷挫折的機會,也使孩子不能接受鍛鍊。

適時幫助孩子

毫無疑問,孩子在學着面對困難時,肯定有無法解決的時候。如果孩子總不能解決困難,他一方面會產生強烈的挫敗感,另一方面還會大哭大鬧。家長適時幫助孩子就顯得尤爲重要,比如,孩子在擰瓶蓋子時,擰了好長時間也擰不下來,媽媽不妨幫他擰鬆,再讓他擰。這樣,既避免孩子產生挫敗感,又讓孩子體會到了成就感,增強了信心,以後就有能力去面對更多的困難。

實在不能解決的困難就放一放

有時候,有些困難確實超出了孩子的能力,像小龍騎三輪滑板車一樣。面對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困難,孩子會氣餒很正常。所以,在孩子情緒暴發時,家長不要再責備孩子,應該以理解的口氣與他交流,可以引導他放一放,等有能力解決時再來解決。如此一來,既培養了孩子坦然接納挫折的心態,又教給了他面對困難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