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爲什麼要“動”別人的奶酪

孩子爲什麼要“動”別人的奶酪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5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的孩子動了別人的“奶酪”!最近很多家長向我諮詢這個問題:他們上小學的孩子似乎喜歡偷拿別人東西,這些父母還都不斷地強調:“我物質方面沒有少他呀?爲什麼會偷東西呢?”

其實我們對偷竊的恐懼很容易理解:害怕孩子會走上犯罪的道路。大部分時候我們通過嚴厲的威脅和斥責來努力影響孩子。我們無法想象這些方法其實多麼沒用,很多時候只能加速孩子墮落的步伐。

把孩子當成一個未來的罪犯來看待和描述,是最能有效的把他們送上犯罪道路的方法。如果我們想幫助孩子,我們必須首先知道他是如何喪失了區分自己和他人財產能力的。小學階段的孩子一般是出於內心深處的矛盾,但是具體的導火索卻是五花八門。
偷竊的動機可以差別很大,我們很少能意識到真正的原因。孩子其實也不會知道,因爲他自己並不知道自己行爲的動機,只是鬱悶的等待懲罰。當我們問他爲什麼要偷東西時,孩子會報以固執的沉默或令人困惑的“不知道”。沒錯,孩子就是不知道。因爲很多需求深埋在我們的潛意識之中。

孩子爲什麼要“動”別人的奶酪

但是如果你想幫助孩子,你就要究根問底。你必須弄明白孩子偷東西是想獲得你的注意,還是進行報復,或者是他獲取權力的手段,等等。

獲得權利

“你偷了東西之後什麼感覺?”我這樣問一個拿了學校實驗室裏器材的9歲孩子。

“夥伴們都崇拜的看着我;所有人圍在我身邊;我覺得我被溫暖包圍了”。孩子滿臉陶醉。

身邊一起諮詢的父親準備擼起袖子賞他一個大嘴巴,我揚了揚手製止了他。

我問父親:“平時在家裏你都會因爲什麼打孩子呢?”

“犯錯誤就打啊,有時候我心情不好也會打。”父親有些尷尬。

“那母親呢?”

“別提了,比我脾氣還暴。你說我兒子在家特別老實聽話,怎麼在外面總是這樣?”

在家中,孩子被壓抑的權力慾望,在外面得到了充分的釋放,雖然產生了一個壞習慣,但是同時也平衡了他的心理,避免了他患上精神分裂這些嚴重的病。所以對於孩子來說,這個行爲也是他在救自己。而家長能做的,就是給予孩子足夠的權利和關注,不要用打罵或者壓迫式的方法教育孩子。偶爾還可以開開家庭會議搞搞選票之類的活動,既能增進感情,培養自尊,還很有趣味性。

獲得刺激

很多犯罪行爲的最深處,都有一種非要摸老虎屁股的傾向。

在偷偷摸摸做事情的時候,會激發我們的腎上腺素,讓我們興奮起來。

這種興奮帶給我們的快感可能遠大於正常的完成這件事。比如:佔點小便宜,用些隱蔽的手段獲得利益,偷情,或者一些不可描述、花式各樣的性愛方式。

而相比之下,孩子拿個東西獲得刺激感,甚至沒那麼高。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可以通過滿足孩子的“刺激感”需求來解決偷竊行爲的發生。舉個例子:帶孩子去冒險,去遊樂場,去看解密的書籍和遊戲,都是很好的方式~

沒有成長好的自我感

什麼是我的?都應該是我的,整個宇宙都是我的,我喜歡的都是我的。這個是嬰兒時期的典型表現,也就是俗稱的:自我中心。

孩子爲什麼要“動”別人的奶酪 第2張

這類型孩子沒有完全的形成,什麼是我的,什麼是他人的概念。

有一次一個媽媽跟我說,她喜歡檢查孩子的日記,每天放學要翻孩子書包,孩子所有的東西她都會隨意翻動......要知道這個孩子已經初中了,而母親的這種不斷突破孩子自我邊界的行爲從孩子上小學的時候就有了,這種習慣來源於母親自身的“不安全感”。

孩子很詫異:爲什麼我的東西,我的母親可以隨意動,是不是代表着,別人的東西我也可以動,所以孩子學會了動別人的東西。

對於這個類型的孩子,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從小讓孩子認識到:“什麼是我的,什麼是別人的”而作爲家長,我們則要以身作則:在動孩子東西之前,先去徵得他的同意。“媽媽可以看一下你的本子麼”,“爸爸可以看一下你的書包裏面麼”等等。

獲得關注

其實這一點已經不限於偷竊這個單一事件了,有一部分父母整天忙於工作或者出差在外,所以基本沒有時間陪孩子。

孩子爲什麼要“動”別人的奶酪 第3張

而一些孩子則會通過犯錯誤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家長也會覺得匪夷所思,但其實這不是孩子設計好的,這是孩子的下意識行爲,是一種鬼使神差的感覺,我們把它叫做潛意識。

有一次在給一個自閉症的孩子做諮詢,當天由於應激事件,我的心情比較差。孩子捕捉到之後,他就採取了一些破壞性行爲來試圖引起我的關注,比如衝我潑水,破壞東西,砸一些玩具等等。是因爲他發現:似乎表現好是應該的,而只有乾點什麼出格的事情纔會獲得我們的關注。

對於這類孩子,建議家長採取積極關注的方法:關注孩子身上的所有部分,沒有什麼是應該的,表現好,題做對了(即使是一道普通的題),就是應該表揚和關注。如果孩子表現好你都不關注和鼓勵他,他還能怎麼做呢?只能冒險了。

或許很多時候,孩子偷了東西家長並不知道,抑或孩子也不知道爸爸媽媽已經知道我偷了東西。有的時候就算我們不採取行動糾正,這些孩子還是會慢慢成爲令人尊敬的人。誰小時候沒幹過一些不當的事情呢?

最後,偷得多了、偷得大了,家長定會擔心不已。不過我們如果自己激動憤怒,就無法幫助孩子;因爲我們不再是孩子的朋友,也就無法理解孩子。讓孩子自己單獨承擔不當行爲的全部後果是不正確的。我們和種種其它因素構成了孩子的生活環境,我們一定要努力發現,孩子一個行爲背後必有需求,他在冒着被批評的情況下,仍然想要獲得的,究竟是關注還是權利?是刺激還是缺失?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