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情緒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情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認識情緒,具體措施教給你。我們應該讓孩子先認識什麼是情緒,然後再進行調理,那麼父母怎麼做能讓孩子認識情緒?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認知情緒

文章對很多家長有很大幫助,希望大家認真的閱讀、收藏、轉發

認識情緒 有很多時候,如果家長能準確說出孩子的情緒狀態,孩子就可以很快降低哭鬧的強度,而這樣做的前提是孩子自己也能明白家長所說的情緒狀態是什麼意思。 研究發現,如果家長在和孩子的互動中,經常和孩子就情緒進行命名和解釋,孩子就能更多掌握和學習不同情緒的命名和含義,也能發展出更好的情緒理解、表達和調控能力。 具體的做法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抓住生活場景進行直接給的情緒命名 比如孩子坐在椅子上晃,從椅子上掉下來了,看起來沒有摔痛,但是嚇到了自己。這個時候,父母可以在抱起孩子的時候,一邊安撫一邊說:寶寶不小心從椅子上跳下來,是不是有點害怕、嚇了一跳啊? 再比如,孩子非常生氣的時候,父母可以說:媽媽看到你眉毛都豎起來了,看起來你真是很生氣。 這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孩子小的時候,並不明白這些情緒名詞是什麼意思,所以父母一開始不用每次都要求孩子自己命名自己的的情緒,我們只需要自己給孩子的情緒命名就好了。 給孩子的情緒命名,其實在另一個角度是向孩子展示:你的情緒媽媽能接受,你的情緒和感受也很重要。 相比於用打罵或者哄騙的辦法讓孩子壓制情緒,這樣的做法會讓孩子在面對自己的情緒時不那麼慌張和手足無措,所以才能更積極去尋求調整方法。

2、認識情緒的社交小場景和小遊戲 社交小遊戲可以和角色扮演相結合,既讓孩子覺得有趣好玩,又能幫助孩子明白不同情緒是什麼樣的。 比如,想讓孩子明白“害怕”是什麼意思,可以藉助於這樣親的情景:有一個小朋友看到一隻很大看起來很兇惡的狗在追趕一個小朋友(可以自由改變情景)。 可以用畫畫塗色等方式來把小噴狗的表情表現出來,也可以去網上找一些恐懼害怕的表情圖片,讓孩子選擇小朋友故事情境中小朋友當下的表情是什麼。 推而廣之,這種方法同樣可以用到其它的情緒學習中去,比如自己拼好的積木被小朋友反覆推倒,所以很生氣;因爲摔傷了很痛,所以很傷心;因爲媽媽給自己買了一個新玩具,所以很開心…… 除了圖片和社交情景故事,兒童期另一個很重要的學習方法是角色扮演。讓孩子對繪本和視頻裏的小故事進行扮演,扮演過程中還可以進行角色輪換,可以讓孩子更直觀理解不同情緒所對應的表情、語氣、以及言行。

3、情緒調整和控制 幫助孩子認識情緒是基礎,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引導和幫助孩子去對情緒進行自我調整。 孩子的情緒自我調整能力是會隨着孩子的大腦的發展成熟會逐漸提高的,因爲當孩子有更好的執行功能(注意力靈活轉換能力、對之前相似情緒事件的因果邏輯的回憶、衝動抑制等),他們會更多開始使用情緒調整的更進一步的策略。 這個過程中家長自己是如何調控情緒則起着重要的示範作用,孩子通常觀察父母的方法,來豐富自己的應對策略。 所以,如果父母自己在面對情緒的時候是隨意發脾氣,攻擊自己或者家人,孩子也非常容易學習到。反之,如果父母在生氣憤怒時會暫停會在情緒平靜後去覆盤和思考更佳策略,孩子也會對憤怒的情緒有更好的管理能力。

我們還需要知道的是,孩子的自我情緒調控能力不是一蹴而就,不代表我們教了示範了他們馬上就可以達到很高水平的,因爲還需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很多的練習。 下面介紹幾個實用的小方法

1、安靜角 我們家孩子的託兒所裏有一個“安靜角”:地上墊着厚毯子,放置着一個大毛絨熊(和娃差不多高)和兩個“抓握球”(柔軟的,有一個球上有一些柔軟的小突起),小朋友如果很傷心或者很生氣,可以申請到“安靜角”去和大熊說說話,或者去捏捏“抓握球”把不好的情緒捏到球裏。 我們完全可以在家裏自行佈置一個類似的“安靜角”,不光娃需要,大人有時候也需要呀,可以按照你和娃的喜好佈置。

2、情緒瑜伽 舒緩的音樂,舒展性的運動能幫助我們趕走不愉快,給我們帶來輕鬆預約的感覺。小朋友也是一樣,而且小朋友的“情緒瑜伽”裏,動作可以模仿各種動物的標誌性動作的,會讓孩子覺得很有趣。 比如雙臂上舉手掌合在一起,一搖一擺左路,就像長頸鹿;雙臂併到一起下垂,再一搖一擺走路,就像大象了;在地上蹲着跳是小青蛙;扭動身體並走“S”型路線的是小蛇……當然,小朋友做的瑜伽動作都應該是比較簡單,而且不會有危險性動作的。 先解決情緒,再解決問題。在認知和調控情緒做好以後,我們就可以和孩子一起就當下的問題進行具體討論分析,並一起找到解決辦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