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

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8.3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心理學領域,有一個和小孩相關,被大家津津樂道的實驗“棉花糖實驗”,由斯坦福大學的Walter Mischel主持完成。這是一個研究孩子延遲滿足能力與個人發展有什麼關係的實驗。

以“棉花糖實驗”爲藍本,重現了實驗過程,但將棉花糖換成了巧克力和蛋糕。

實驗的最初只是想研究人們推遲享受心理的過程,重點在觀察孩子們面對延遲滿足的要求時,作何表現。

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

後來,Mishcel注意到,長大後的孩子們的學習成績和他們之前在棉花糖實驗中的變現有一定的相關度。

Mischel的研究團隊發現在1968——1974年進入斯坦福大學幼兒園的孩子們有超過550位參與了棉花糖實驗。於是對這些孩子進行了每10年一次評估的追蹤研究。

研究發現這些孩子在青春期時更有競爭力和更好的學習成績;成人後,當時能堅持下來不吃棉花糖的人擁有更高的教育水平和社交能力。

到了中年後,對這些人進行核磁共振掃描,發現那些可以高度延遲滿足的人,前額葉皮層區非常活躍,這個腦區,主要控制人們解決問題、創造性思考、剋制衝動的能力,也就是說這些人除了自控力特別好以外,他們的創造力也比實驗中沒有延遲滿足的人更高。

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 第2張

從棉花糖實驗以及後期的所有相關試驗中,研究者發現孩子們對於延遲自己的滿足,有着不同的策略:

1.分心

有的孩子爲了不讓自己被誘惑,在等待過程中,採用分心的方法,這些孩子會蒙着自己的眼睛或者看向別的地方,有的會自言自語,跟自己說“我堅持下去,就可以得到另一塊糖了。”總之反應都十分有趣。

2.把誘惑物抽象化

有一項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離開房間時,暗示面對真實獎勵物的小朋友“你可以假裝那不是真的,僅僅是圖片而已 ”,而對那些面對獎勵物圖片的小朋友,研究人員則暗示“你可以把那些當成真的。”實驗結束後,統計表明,面對圖片的孩子延遲滿足時間平均有18分鐘,而假象自己看到圖片是真實物品的小朋友堅持的時間平均低於6分鐘。

3.冷靜聚焦

孩子們在實驗過程中,把棉花糖想象成天上的雲朵,棉花糖的誘惑力明顯下降,孩子們堅持的時間也自然增加。

家長你知道如何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嗎? 第3張

正因爲這個實驗的結論,讓許多家長從小開始培養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並且認爲這種能力對孩子今後的發展大有幫助。

於是出現了許多錯誤的示範,比如孩子要玩耍,要先看半個小時才行,說培養延遲滿足能力;孩子要學習樂器,每天規定了練習時間,必須完成了時間纔可以玩。

在這樣所謂的培養中,家長恰恰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件事,棉花糖實驗中的孩子,是自己主動選擇延遲滿足,並不是被他人意志強加的。

但在許多家長捨本逐末的早教培養中,往往忽略了對孩子的自主意識的尊重,對孩子所謂的培養,大部分是家長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導致最後孩子的能力沒有提升,反而會養成爲了滿足家長要求,捨棄自己原本意志的習慣。

早教培養,適得其反,是所有人都不願意看到的。任何將理論轉換成實際操作時,都需要考慮是否符合當下的實際情況,盲目模仿的結果往往是畫虎不成反類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