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說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爲什麼說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從事幼教工作有些年頭了,見過各式各樣的孩子,有些切身體會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也是我作爲一個80後媽媽的反思。

孩子A第一天入學,家長就格外叮囑老師,不要給孩子吃任何點心,包括任何包子、糕點,飲品除指定配方奶(親友從國外郵寄回來的奶粉)和水以外,包括酸奶、豆漿等點心中經常會出現的食物都不要給孩子吃。

問其原因,家長覺得那些都不健康,對孩子身體不太好,從小到大他們家未曾給孩子吃過任何外面的食物,讓老師也務必杜絕此類食物給到孩子。

孩子B入學第一天是外婆帶來的,印象非常深刻的是,那天外婆和孩子一人嘴裏叼着一根棒棒糖手牽手走進來的,書包裏還帶着一堆準備隨時享用的零食。

說到這裏,我作爲一個孩子的母親,其實能理解孩子A的家長,雖不至於像其家長那樣極端,但是出於對國內食品安全的顧慮以及我們這代人對科學餵養的認知,我對孩子吃的食物也會有諸多要求。

反而是孩子B,那麼小就吃棒棒糖和零食,是我非常憂慮的,雖然也覺得吃着棒棒糖的外婆非常可愛。

言歸正傳,那麼入學後呢?

孩子B很快融入集體,跟所有孩子打成一片,享受在學校每一天的生活,她的“零食外交”政策起了很大作用,也非常好餵養,幾乎什麼都吃。

孩子A呢,非常眼饞其他孩子帶來的任何食物,特別是嚮往已久的零食,會從別的孩子那裏爭搶後狼吞虎嚥,吃相驚人。

此外,孩子A最大的問題是不知道怎麼跟別的孩子相處。他無法正常融入集體中,當別的孩子接近他時,他習慣粗暴地拒絕,當所有孩子不跟他玩以後,他又開始各種搗蛋吸引別人的注意,最後就是惡性循環,跟所有孩子無法好好相處,只除了孩子B。

孩子B是唯一能跟孩子A友好相處,並不介意他偶爾粗暴的行爲。

舉了兩個較極端的案例,不過也是我多年觀察以後的發現——吃零食的孩子更快樂,包容度也更高;反而吃得越“健康”的孩子越不快樂,包容度也相對較低。

相對應的包容度好的孩子自然越容易交朋友,包容度差的孩子越不容易交朋友。這一定有違很多家長長期接受的教育和理解。

那麼食物是怎麼跟孩子的性格掛鉤的呢?

爲什麼說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細究了一下,覺得原因如下:

1、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容易成爲執念。

在成年人身上,這個心理需求非常好理解,其實在幼兒身上,這一點更加重要,因爲幼兒時期任何心理上的極度不滿足都會在這個孩子身上留下烙印,並伴隨一生。

孩子A非常眼饞別人的食物,是因爲他吃不到,對他來說這種擁有太難了;

他用較粗暴的方式從別的孩子那裏獲取,一定是因爲他曾經用正常方式獲取無果,因此他不再考慮溝通,直接用搶的;

他吃相驚人,是因爲他害怕大人發現後剝奪他的食物,所以非常急迫。

孩子每一個行爲背後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家長能從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就能理解他們。

2、家長對待食物的態度多少反映了他們內心對待外界事物的態度,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孩子的性格。

孩子A的家長對待外界的態度歸結起來就是——挑剔、拒絕、不信任。這一點在之後老師跟其家長交流時也被再次證實了,而孩子是非常容易從父母身上模仿並學習的。

當出現一個從未吃過的食物,不同孩子的反應是不一樣的。

a 很樂於去嘗試——“從沒吃過好有意思”“我想嚐嚐看”

b 謹慎,先觀察,見別人吃了就會嘗試一下

c 害怕——“媽媽不會讓我吃”“沒吃過,害怕”

d 直接拒絕——“不是吃的”“不可以吃”

以小窺大,孩子對待食物的態度最終也會反映在對待外界其他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

試回想孩子A對待新同學時的態度,首先是排斥和拒絕,但羣居動物的天性讓他又不得不通過別的方式尋求存在感。

3、長期食譜單一的孩子,久而久之對於“新食物”也就不會再有興趣。

食物的滿足實質上也是心靈的滿足。幼兒是通過口腔認識世界的,大人看到的只是“吃”的外在表現,而實質是孩子的內心在驅動他探索新事物,通過口腔進行認知和了解。

一個長期在食物探索上得不到滿足的孩子,久而久之,也就不再有探索的慾望了。

說一句誇大的話,孩子食譜的大小從某一方面反映了他內心世界的大小,食譜越是單一的孩子越是容易固執於窄小的世界。就像自閉症兒童,他們的食物清單上永遠是固定的。

食譜越是豐富的孩子,越勇於嘗試新事物,包容度也越大,他的世界也越大。

像孩子A在父母製造的保護環境中也許接觸不到那些食物,但沒有人能長期生存在真空環境中,他們早晚是要接觸並融入集體的。

在集體環境中,當他看到別人可以嘗試的東西他不可以,內心一定是困惑和不滿的,這時已經不單單是“吃到”,有太多複雜的心理需求在驅動他,但是不被滿足的痛苦總是被家長以“健康”爲由所忽略,這對幼兒的心靈成長是一種極大傷害。

成年人堅持的健康是理性的,教條的,尤其是中國家長特別容易重視孩子的生理健康,而忽視心理健康。這樣的愛滿足的是家長的內心需求,不是孩子的。

爲什麼說吃“零食”的孩子更容易快樂?! 第2張

一說到吃,一定有很多家長會對筆者提出質疑。難道不管好的壞的只要孩子想吃就給他吃嗎?我的孩子即使不吃零食,食譜也不單一!孩子就是挑食怎麼辦?糖對牙齒不好,可孩子就愛吃糖怎麼辦?吃零食影響正餐,怎麼辦?等等。

需要明確的是我書寫此文的目的在於分享和反思,特別是像我這樣被網絡科普、科學餵養洗腦的80、90後家長,對待那些“零食”的態度不要太過極端。

至於怎麼具體執行提出幾點建議:

1、除非嚴重危害健康的食物,否則不要替孩子拒絕。

我們從小就被教育不能挑食,可是對於我們這一代80、90後媽媽來說,基本都是科學餵養的支持者,其實遠比我們的父母更挑剔,要求更多,無形中替孩子挑了很多食。

面對新食物,可以觀察自己孩子的做法,儘量以鼓勵和支持的姿態讓孩子去嘗試,對於特殊食物,家長可以提前設置“度”。

2、設置“度”。

像家長顧慮較多的糖果、糕點、冰淇淋或者其它零食,在給孩子嘗試前,首先設置“度”。

例如,一天可以吃一顆糖。這個度是家長內心能接受的底線,一旦設置好底線,家長就要讓孩子享受底線上的自由,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帶着焦慮讓孩子去嘗試,焦慮情緒也是能被孩子感受到的。

吃糖是很多孩子的執念,之所以成爲執念,是因爲家長不給孩子吃糖。

有家長前來向我諮詢後,嘗試設置“度”,她訂下的規則是一天3顆糖,可是雖然規則是她訂下的,每次孩子吃糖時,她依然非常焦慮,擔心蛀牙之類的諸多問題,孩子也能敏銳地感受到媽媽的不情願。

於是孩子“懂事”地不在媽媽面前吃,改爲偷偷吃,又因爲是偷偷吃,總覺得吃不過癮吃不夠,吃了還想吃。

3、如何不焦慮?

在設置度的時候就要想好可能付出的代價。我們總想得到,卻容易忘記所有的得到都有必須付出的代價。

吃糖能給孩子帶來快樂和滿足,但確實也有導致蛀牙的可能;

不吃糖孩子蛀牙風險小了很多,但是內心不快樂不滿足。

那麼內心的滿足和蛀牙的風險,哪個更重要?想清楚了,家長就不會再焦慮。

雖然我在這裏一再強調孩子內心的滿足是非常重要的,足以影響他的一生,但對有些家長來說也許蛀牙纔是更讓他們焦慮的,所以每個家長的“度”是不一樣的。

這裏也只是希望通過全文讓家長更加重視這一點,不要認爲糖不好,就一味拒絕。

例如一天三顆糖,不能晚上吃,每天勤刷牙?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