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6.3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當家長的時常會被自己的孩子氣的不能說話,那麼面對這種情況該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最近我的文章討論了關於“嚇唬孩子的危害”和“行爲勝於語言”兩個話題,這兩篇文章的論點引起了諸多家長的熱議:

“孩子一言不合就在地上撒潑,我不發脾氣他就停不下來怎麼辦?老師,你這方法只適合聽得懂的孩子吧?”

“我家沒人有暴力傾向,也避開了有暴力內容的動畫片和書籍,可孩子還是喜歡推、打小朋友,讓我們做家長的很尷尬,這該怎麼辦?”

“當孩子無理取鬧,大哭大鬧,到底有幾個家長能夠理智?有什麼方法能夠立刻制止這種行爲,又不傷害到孩子呢?”

……

爲人父母,就註定要經歷帶娃這場修行。也許你不瞭解孩子每個階段的特點和敏感期,不知道孩子每個年齡段都該訓練什麼技能,不明白除了讓孩子吃好穿暖,還需要怎樣滋養ta的內心……這些都可以慢慢習得,但是你首先要知道一點——當孩子讓你憤怒時,除了大吼、動手,你還能做什麼?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面對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憤怒,與其埋怨孩子激起了你的憤怒,不如先修煉好自己的情緒管理。

盛怒之下,請不要做決定

美國醫學博士丹尼爾·西格爾曾有過一個“掌中大腦”的形象闡述——當我們感到憤怒時,我們的“爬行腦”(也稱爲“感性腦”)就會裸露出來,導致我們失去理性,表現的全是情緒,沒有辦法理性思考和判斷。比如,“不許再哭了,你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哭到門外去哭,聽見沒有?!”或者“你起不起來?你要不馬上從地上起來,那我走了,你自己回家好了!”……說這些話時,我們有沒有真的解決問題?顯然沒有。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2張

我們生氣時,用嚇唬、斥責讓孩子害怕,來制止他們,這樣不但會犧牲掉孩子的勇氣,而且孩子有一天也學會利用去做你害怕的事情來達到他的目的。比方說,有些小男生會在你開車時,故意嘗試打開車門讓你害怕,從而擺脫你對他的嚴加管束和限制。

盛怒之下,不要評判、指責、批評

“你怎麼這麼不聽話?這麼膽小!”、“就知道哭哭哭,哭頂什麼用?”……沒錯,你發怒時就是這樣吼孩子的,抑或把孩子關在門外任由ta哭,當着外人的面大聲訓斥……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證明我們是稱職、負責、有教養的家長。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3張

但在盛怒下,這樣的言行卻會傷害到孩子。當我們在生氣的時候,言行會充滿了評判、指責和批評,但年幼的孩子還不具備去消化和承受這些負能量的能力。這也就是爲什麼說,每個孩子長大後性格的缺陷,都是童年時期所遭受的傷害。

現在我們知道了在盛怒之下不要做什麼,那究竟又該如何讓自己和孩子冷靜下來解決問題呢?

盛怒之下,請關注彼此的情緒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4張

情緒的碰撞就是衝突,而衝突往往是兩個人引起的,但結束衝突一個人就夠了。當孩子又哭又鬧的時候,我們的“感性腦”就會裸露出來,無法理性思考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只要將“感性腦”蓋起來,就可以去解決問題了。

不要指望孩子理性思考,3歲之前,孩子的情緒感受是與媽媽共生的。所以你越生氣,孩子哭鬧得也更兇也就是這個道理。只要我們停下來不生氣,孩子的哭鬧情緒就會慢慢停下來。

所以當你生氣時,可以先關注自己的情緒,把意念放在“我的皮膚很緊,手有點兒發抖,嗓子眼很乾,心跳加速”等身體反應上,這樣會讓我們蓋上“感性腦”。然後你可以上前拉住孩子的手或抱住ta,告訴孩子“我知道你生氣了”、“我知道你很委屈”、“你很難過是嗎?”……替孩子說出ta的感受和情緒,撫摸ta的後背,然後只需要靜靜等待孩子的情緒平復就可以了。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5張

每個小孩需要平復的時間不一樣。對4歲以內的孩子,我們做到這一點也就基本上解決問題了。因爲這個年齡的孩子需要的就是ta的情緒感受被看到,被看到代表着你對ta的愛與理解,這就夠了。再大一點的孩子,則需要先安撫好,然後在你們獨處時告訴ta怎麼做會更好。

盛怒之下,請示範如何表達情緒

當我們生氣發怒的時候,是很容易通過簡單粗暴的大吼或體罰去控制孩子,以便讓我們感覺到自己的重要性。但其實我們同樣可以說出自己的感受,比如“我現在很生氣,不要和我說話,我需要平靜一下然後再來找你”,這時你可以選擇到另一個房間。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6張

當然如果我們看到孩子不斷哭鬧要這要那時,也可以幫助孩子去表達ta的情緒。比如你可以畫畫,邊畫邊問孩子“你的失望像櫻桃這麼大嗎?還是像杏子這麼大?哦,估計有西瓜這麼大了”,孩子的注意力會被轉移,對這種表達情緒的方式很好奇,ta可能一會兒哭聲大,一會兒哭聲小,那我們就可以畫出大小不同的水果或不同顏色來表達ta的情緒感受。

孩子不僅會看到你表達情緒的示範,也會慢慢地通過“畫出來”的不開心來去了解並掌控自己的情緒。久而久之,覺察情緒和自我調控情緒的技能就被訓練出來了。

這不禁讓我想起了一個印第安的古老傳說,話說一位睿智的印第安老酋長告訴他的孫子,所有人身上都有內心的矛盾。

被孩子氣得火冒三丈?不打不罵糾正錯誤,試試這招兒! 第7張

“我們所有人內心中都有兩匹狼一直在爭鬥。一匹叫邪惡,讓你形成利己的、破壞性的自我;而另外一匹叫美好,讓你形成利他的、積極向上的自我。”孫子想了一會兒,問道,“那麼哪隻狼會贏?”酋長擡起頭看看孫子,意味深長地答道,“你餵養的那隻。”

各位家長,雖然我們生理上早已成人,但當我們在盛怒之下,有沒有覺得我們的行爲更像一個孩子呢?在看似由孩子挑起的憤怒裏,我們能不能覺察到看到自己的感受,平衡好自己情緒的天平,去餵養你心中的“美好”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