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過年聚會,孩子不願當衆表演,你要怎麼做?

過年聚會,孩子不願當衆表演,你要怎麼做?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節時,很多大人都會帶着孩子串門。有的時候家人就會說讓孩子來段表演,可是這個時候的孩子不願當衆表演,你要怎麼做?

1、兩年前,也是快到春節了,十來個相熟的朋友約着一起吃個飯。

橙子聽說這次聚會有幾個他曾經見過的“熟人”,就嚷嚷着也要去。

路上,我對橙子說:“這次吃飯,就你一個小朋友,大家可能會讓你表演節目,你要做好準備啊。”

果然,吃得差不多了,大家都知道橙子那時在學京劇,就讓橙子給唱一段。

雖然提前打了預防針,但橙子還是不太情願唱,扭捏着坐在椅子上不想動。

“來,就唱幾句。”

“你唱**唱段不是唱得挺好嗎?”

“大家鼓掌歡迎!”

鼓掌鼓了好幾次,各種鼓勵、啓發、調動氣氛之後,橙子勉勉強強站到了餐桌前面,仍是遲遲不開口,低聲說:“我不知道唱什麼。”

又是一撥鼓掌、啓發、調動氣氛。

我漸漸失去了耐心,生出幾分煩躁:“那你就想想吧,想好了再唱。”

橙子又站了一會兒,最終,還是開口唱了。

大家一通熱烈鼓掌,但我知道,他明顯不如平時在家自娛自樂時唱得好。

大家繼續聊天吃飯,一切如常。

2、也許,在其他人眼裏,這都不算一件事。

只是,我時不時會想起這件事,伴着幾分自責。

橙子不願意唱,我爲什麼還要堅持讓他唱?

六七歲的小孩,站在十幾個幾乎是陌生的大人面前,想堅持自己的意願,卻連他的媽媽都不來幫他,甚至還有些惱他,他心裏該承受着多大的壓力?

我爲什麼會這樣做?

我試着去體會當時我的內心。

隱隱約約的,我看到了一個小女孩內心的羞恥感。

那個小女孩,她不擅長唱歌跳舞,更不擅長當衆表演,她最怕這樣的場合,和那些落落大方、說唱就唱的孩子比起來,她顯得那麼內向、拘謹、不大方。

因爲這個,她覺得自己不夠好。

她爲自己的“不夠好”感到羞恥——我爲什麼不能像那些落落大方的孩子一樣?我爲什麼就做不到?

幾十年過去了,她已人到中年,早已不記得當年發生過什麼具體的事——長大了就是長大了,過去的事早都過去了不是嗎?

但是,隨着越來越多的自我覺察,她才發現,那種面對衆人表演的畏縮,以及對畏縮的羞恥感,一直如影隨形。

所以,多年後,當橙子站在衆人面前遲遲不肯開口唱的時候,我心裏想的不是去支持他、給他解圍,而是羞恥和惱怒——對扭捏、不大方、畏縮的羞恥和惱怒。

我哪裏是在惱橙子,我分明是在惱自己。

我把對自己的窘迫、不滿、惱怒、羞恥通通投射到了橙子身上。

這些負面的情緒讓人無法承受,所以,我下意識地“逃”開了,逃到衆人的一邊。

我連自己都“救”不了,更沒有力量去“救”橙子,任他一個人站在那裏,孤零零地應對我們這些大人。

隨着自我覺察的漸漸深入,我明白了是怎麼回事。

我不再那麼自責了。

我接納了自己也有脆弱、不完美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我知道以後該怎麼做了。

從那以後,我再沒有“逼”過橙子去當衆表演。

遇到類似場合,我會先問問橙子的意思:“你要不要給大家表演一個節目?”

如果橙子表示不願意,我不會再堅持,會轉身和大家說一聲:“橙子現在不想表演,以後有機會再說吧。”

說的時候,我會注意語氣的平和,藉以傳遞出一種意思:橙子願意表演,挺好;他不願意表演,也沒關係——我尊重他的意願。

如果媽媽是這種如常、平和的態度,孩子能感受到,大人們也會感受到,一般來說,大家也不會再說什麼了。

我把自己當作橙子和大人們之間的緩衝區,稀釋掉大人的要求給橙子帶來的壓力,也幫助橙子學會尊重自己的意願。

3、因爲自己的經歷,我會留意到類似的事情。

我發現,很多大人也會給孩子解圍,但容易掉進兩個誤區。

有的大人會用一種“放棄”的姿態來解圍。

比如有人會說:“算了算了,他不想表演就算了,來來來,咱們吃飯。”

“小明不願意表演,不用管他,來,小紅你給大家表演一個。”

這也是給孩子解圍,但仔細體會一下,多少總有些埋怨和失望的意味在裏面——你達不到我的期待,所以我就放棄了對你的期待。

這些,孩子是能感覺到的,從衆人關注的焦點變成無人問津,被放棄的滋味不好受(回想一下,你曾經被你看重的人“放棄”的滋味)。

所以,即使大人幫他逃掉了當衆表演,他也會悶悶不樂。他知道,自己做得不夠好,讓大人失望了,大人“不管他了”。

你以爲孩子會“知恥而後勇”?

不,下一次,他只會更加扭捏,更加靦腆、膽怯。

4、還有的大人,看上去是給孩子解圍,其實是給孩子“補刀”。

比如孩子的媽媽會解釋說:“這孩子就是靦腆,人一多就扭扭捏捏的,在家裏唱得可好了,出來就不唱了。”

(再加上一句:“你看人家小紅,大大方方的,讓唱就唱,多喜興。”這樣的比較,更是又深深地補了一刀。)

孩子不配合,就要給衆人一個解釋和交代,而這個解釋往往是孩子太靦腆、內向、不愛說話、扭捏、不大方……

不想表演就不表演,很正常的事,爲什麼要急於解釋?

一是覺得臉上沒面子,好像是自己沒教育好孩子。

二是怕爲此掃了大家的興,討好型人格寧可犧牲自己和孩子,也不願意“得罪”衆人。

這麼一解釋,其他人也不好說什麼了,紛紛表示理解,嘻嘻哈哈的,這事就算過去了。

你以爲事情過去了?

你知道孩子會怎麼想?

過年聚會,孩子不願當衆表演,你要怎麼做?

經常得到這樣的評語,孩子就會認同這些加在自己頭上的標籤——我就是靦腆、不夠大方,我就是上不了檯面。

我不夠好,我沒有滿足大人的期待——他們期望的,是另一個樣子的我。

你聽,他們的解釋裏還帶着歉意,帶着一些不好意思——他們覺得抱歉,都是因爲我不好。

很多年後,孩子變成大人,他們早已忘記了曾經發生過什麼,只是那種低價值感和羞恥感時時把他們侷促在不起眼的角落

——他們不願意引人注目,不願意當衆表達自己,不習慣成爲目光的中心。

只因爲,他們覺得自己不夠好,併爲自己的不夠好感到羞恥。

等他們有了孩子,也總是能看到孩子身上諸多的“不夠好”——他們常常對孩子恨鐵不成鋼。

他們想讓孩子超越自己,卻不知,他們潛意識裏的東西一直在引導孩子輪迴父母的命運。

5、如果孩子不想表演,除了尊重孩子的意願,我們還可以善加引導——孩子是需要被引導的。

其實,小孩子是有很強的表現欲的,他們願意得到關注和認可,這是人的本性。

他們不喜歡的,是爲了滿足大人莫名其妙的指定任務、又唱又跳、被衆人“觀賞”的感覺。

如果把表演節目當作一種遊戲,而不是任務,小孩子是很樂意參與的。

比如,把家庭聚會辦成聯歡會的形式。與其讓一個孩子正正經經地對着一羣大人表演,不如男女老少齊上場,一起或輪流表演節目。

你會發現,到最後會控制不住場面,因爲孩子們會搶着表演,花樣百出,各種搞怪。

有一次,我們幾個家庭春節聚餐,酒足飯飽後,不能免俗地也讓孩子們表演節目。結果,一個孩子跳舞,其他孩子一起跟着羣魔亂舞,嘎嘎笑個不停。

再比如,把遊戲和表演穿插在一起,氣氛起來了,孩子會忍不住要露一手,你想攔都攔不住。

記得有一次,我們出去旅遊,大巴車上,導遊帶大家玩大西瓜小西瓜的遊戲,誰說錯了就要表演一個節目。

大家玩得特別開心,橙子又緊張又興奮,又想說對了,又想表演節目,糾結的樣子特別可愛。

最後,機會總算來了。同行的阿姨說錯了,橙子搶着要替阿姨表演節目。一段有板有眼的《紅燈記》選段贏來了滿車廂的喝彩。小孩開心得不得了。

你看,同樣是讓孩子當衆表演節目,可以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也可以給孩子留下歡樂的記憶,給他滿滿的自信——就看大人是怎麼想、怎麼做了。

所以,今年春節,你打算怎麼做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