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隔代教育,說不出口的隱痛!

隔代教育,說不出口的隱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隔代教育介入的家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尷尬情況:寶寶跟我不親近了,一到睡覺的時候就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怎麼辦?在老人面前,只要一插嘴孩子的問題,分分鐘引發家庭大戰……

隔代教育介入的家庭總是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尷尬情況:

寶寶跟我不親近了,一到睡覺的時候就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怎麼辦?

在老人面前,只要一插嘴孩子的問題,分分鐘引發家庭大戰……

其實我們心裏都很清楚,在寶寶剛出生的一段時間裏,如果沒有老人這個全天候的“育兒管家”,雙職工家庭是絕對沒有精力去照顧好孩子和家人的,我們應該感恩,感激老人對我們這種無條件的付出。

補償心理,祖輩真的比我們更愛孩子

你們是不是都感覺到,祖輩看上去往往比我們更寵愛我們的孩子。

比如我本人,我和弟弟出生在教師之家,父親非常嚴厲,在我和弟弟很小的時候,我們的家教之嚴在當地都是出名的,以至於在我長大以後的很多年裏都是“談父色變”。

後來弟弟先我有了孩子,侄子出生以後,我的父親就跟變了個人似的,在孩子面前連說話都輕聲細語,簡直是從之前嚴厲的“老虎”,變成了溫順的“貓咪”。

隔代教育,說不出口的隱痛!

在我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多年之後逐漸明白,我們父母的這種轉變其實是一種彌補心理,彌補當年他們在爲人父母時對我們的一種虧欠,情感上的、陪伴上的。所有的祖輩都比我們更寵愛我們的孩子,因爲他們在面對孩子的時候,就會像對待當年的我們一樣,而且要把曾經錯失的情感、陪伴,統統補償回來。

我們暫且不論他們的教養方式是否科學,即便是她們過分寵溺的愛的姿態,我們也應該給予他們更多的理解和寬容。因爲那是他們心底覺得對待當年的我們寵愛不夠,陪伴不夠。

情感上理解,再從技術的層面解決隔代教育的問題,就會容易很多。


現狀一:我的寶寶不愛吃飯,一吃飯就坐不住,奶奶總是端着碗拿着勺子追着跑,孩子飯吃少了心疼,飯涼了心疼,可是孩子上了幼兒園老師不可能像在家裏追着餵你,我想要訓練孩子自己吃飯,可是沒有機會。

現狀二:孩子的尿布家人早就準備好了,老人堅持用棉尿布,說透氣,健康,到最後只能折中方案,白天用棉尿布,晚上用紙尿褲。

我們總會因爲這樣那樣的問題,產生矛盾衝突,隔代教育家庭一定要遵循的是:

生活上,以老人爲主,他們有時間,有精力照顧全家和寶寶的生活。

教育問題上,父母做主。

(如果遇到老人執意干預教育的問題怎麼辦?)

爸媽們要明確一點,當隔代教育出現矛盾的時候,我們不要去試圖勸服老人,因爲這一招是行不通的。父母那一代幾十歲的年齡,他們的教養觀念,生活習慣,處事方式等等都已經定型,不可能因爲我們的勸說就有所改變。

好好“利用”孩子。

隔代教育,說不出口的隱痛! 第2張

我曾經遇到一個媽媽,她跟我講她的孩子在幼兒園同伴關係不是很好,沒有朋友,媽媽就十分擔心,她跟孩子的外公外婆說,讓他們在孩子放學後去社區裏找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外公外婆說:我們每天放學後都去啊,孩子爲什麼同伴關係不好,我們也不知道。於是有一次,這位媽媽就和外公外婆一起去接孩子放學,然後一起去了小區的兒童遊樂場,剛開始孩子很開心地在那裏玩滑梯,可是後來有一羣孩子放學衝過來也要玩的時候,外公外婆就過去把孩子抱到一邊去玩鞦韆,他們擔心孩子和那麼多人擠着玩會發生危險,索性自己玩安全。

這位媽媽因此非常苦惱,她來找我說,肖老師,我要怎麼辦啊。我給她的解決辦法是,從孩子入手。

於是這位媽媽又特意跟着外公外婆一起接孩子,孩子自己玩滑梯的時候,媽媽就去偷偷問孩子:

“你玩滑梯開心嗎?”

“開心。”孩子說

“那你想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滑梯嗎?”

“想,可是外公外婆說那樣危險,不讓我去。”

“一會等別的小朋友過來玩滑梯,你可以去跟外公外婆主動要求一下,就說你想跟他們一起玩,外公外婆會答應你的。”

結果就是,當孩子奶聲奶氣的問外公外婆,他想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老人只能同意。而這位媽媽,就在一旁做好安全保障的工作,全程在旁邊保護着寶寶。孩子在同伴關係中,玩的比平時更開心,外公外婆的安全顧慮也得到了解除。

隔代教育最大的忌諱是,父母當着孩子的面馬上去幹涉、說教,並希望老人用你的方式去教育孩子。這個方法在無數次驗證中基本無效,因爲在三代同堂的家裏,老人只會聽一個人的話,就是寶寶。

避免:情感掠奪

寶寶睡覺爲什麼不找爸爸媽媽?

在孩子0-3歲階段,誰親力親爲地陪在他身邊的的人,他就跟誰最親,因爲從孩子心理角度上來說,陪他睡覺的就是情感父母。情感掠奪最大的隱患是不可逆的,我本人在這方面深有感觸。

我是被奶奶帶大的,奶奶90歲那一年身體狀況很不好,爸爸給我打電話說奶奶昏迷了,我當時在上海,帶着我不到半歲的女兒不管不顧地回到湖北老家,守在牀頭直到把奶奶送走。很多年後,當我回憶這個過程,我想如果是母親臥牀,我能這樣一直守護她嗎? 答案我不敢肯定。

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我的擔心被十分可怕地驗證了。

隔代教育,說不出口的隱痛! 第3張

奶奶走後3年,爸爸因病去世,我十分擔心媽媽的身體就決定接她到上海和我一起生活。一起住了2年多時間,她說想回老家,我見她身體、精神狀態都恢復得很好就答應了。臨走前,我對上幼兒園的女兒說,外婆3天以後就要回老家去了,我女兒本能地說,那我們晚上陪外婆睡覺吧!在她幼小的心靈裏,外婆要走了,她想多和外婆親近一些。

到了晚上上牀的時候,我女兒要求睡在中間,讓我在她的右邊,外婆在她的左邊。可是這樣躺下不到10分鐘,女兒就爬起來跟我說,她要換位置。“你跟你的媽媽睡,我跟我的媽媽睡。”就這樣,我換到了中間,可是沒過一會,我就意識到:我本能的下意識動作是拼命地往女兒這邊靠,而我媽媽一直往牀的另一邊靠。那3個晚上,我沒有勇氣碰媽媽的身體,更沒有勇氣去抱她,或者鑽進她的懷裏。

其實在我的內心深處,我很想像女兒一樣,抱着媽媽,躲在媽媽的懷裏撒嬌,親近一下。可是在我的人生記憶裏,我跟我的母親沒有身體接觸的記憶。在我的記憶裏,媽媽沒有抱過我,沒有親過我,沒有陪我睡過覺。所有該媽媽做的事情,留在我記憶裏面都是我奶奶,不經意之間,奶奶已經替代了我心裏媽媽的位置。

我後來用了近6年的時間,修復我和母親的關係,當我終於可以和我媽媽拉着手逛街買菜,睡在一張牀上的時候可以抱她,一起促膝談心的時候,才重新找回了做人女兒的感覺。

最後,我想提醒年輕父母們的是:在你們的能力範圍以內,有些事情可以靠老人幫助我們,可是在情感和愛的表達上,我們絕不可以假借他人之手。因爲唯獨在愛的掠奪上、在愛的篡位串崗上,是不可逆的。

隔代教育,我們要感恩老人給我們的付出,但是不能允許他們掠奪我們和孩子愛的領地。

最後想告訴年輕的父母們,隔代教育雖然有利有弊,但是對孩子來說,隔代教育一定比三口之家給寶寶帶來的教育質量更高一些,寶寶成長在一個相對複雜的教養環境裏面,只要我們父母把隔代教育科學利用好,多元化的教育角色,會給寶寶更豐富的體驗感。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