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焦慮的是你的面子,還是孩子本身?

你焦慮的是你的面子,還是孩子本身?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腦癱孩子的媽媽眼裏,身體健康的孩子便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她嚮往而不可求的。”最近我很害怕週末的豔陽天,因爲這種難得沒有霧霾的天必然會帶孩子出去,出去肯定會撞見同小區那幾個小寶寶,然後,事情就會向如下方向發展:

“在腦癱孩子的媽媽眼裏,身體健康的孩子便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她嚮往而不可求的。”最近我很害怕週末的豔陽天,因爲這種難得沒有霧霾的天必然會帶孩子出去,出去肯定會撞見同小區那幾個小寶寶,然後,事情就會向如下方向發展:

明明媽挑着眉頭問,“你家Lemon會坐了嗎?我家明明現在能自己坐着玩了!”

我只好默默的回答,“我家Lemon還坐不穩,最近纔剛能靈巧的翻身而已。。。”

“啊?怎麼這麼晚,我們家的倆月前就能來回翻了”。

過一會,瑤瑤的奶奶探着脖子關心,“你家Lemon在吃什麼輔食,喂得這麼胖,這麼胖可不好,會影響智力發育的,瑤瑤這麼大的時候可勻稱了,你看現在就很機靈”。

再一會,樂樂的姥姥也加入進來,各自闡述着自家娃娃的過人之處,有8個月會叫媽媽的,有9個月能站起來的,還有1歲半就會背誦唐詩宋詞的。

我低頭看看懷中咧着嘴傻樂的兒子,再瞧瞧眉頭緊鎖的婆婆,趕緊找個理由帶兒子先回家。

果然,剛進家門,婆婆就把話一股腦的都倒出來了:“咱們領Lemon去醫院檢查一下吧,孩子是不是缺鈣,要不怎麼都不會坐呢?”

過了一天,婆婆繼續問,“Lemon好像吃太多了,你看人家瑤瑤多苗條,這麼胖會不會影響智力發育?”

再過一天,婆婆還是不放心,“是不是你最近太挑食,所以孩子吃你的奶缺鈣了?你看人家明明多結實!”

我和老公萬般無奈,全家出動帶着Lemon去醫院體檢,醫生大筆一揮一切正常後,婆婆才舒展了眉頭。

我和老公憤憤不平:“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沒想到下一代也終歸逃不出‘別人家孩子’的魔掌。”

“別人家的孩子”,總是神一般的存在,學習好、人品棒。每次考試沒考好或者調皮搗蛋,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一定會如期駕到,父母唸唸有詞,如唐僧的緊箍咒,“別人家的孩子”便硬生生的鑽進大腦,大搖大擺的溜達了一圈後,就只剩下自卑、屈辱和焦慮。

你焦慮的是你的面子,還是孩子本身?

與“熊孩子”相比,“別人家的孩子”更可怕:

“熊孩子”讓圍觀的家長都油然而生出一種優越感,沉醉於自身教育成功的喜悅之中;

而“別人家的孩子”猶如孫悟空的金箍棒,將自家孩子當頭棒喝後卻不見蹤影,消失於父母的耳後。

比我年長几歲的同事正在犯愁他不想學鋼琴的女兒。

他女兒7歲,剛上小學就感受到了撲面而來的壓力。

周圍全是“別人家的孩子”:有奧數特別突出的,有古箏獲獎的,有書法師從名門的。更讓他驚奇的是,鋼琴已經演化成與廣場舞同樣普遍的“街霸”,儼然成爲每個孩子的必修課。

他女兒自然不能落於別人家孩子之後,於是,每週兩節鋼琴課提上日程。

堅持了不到半年,他女兒對鋼琴課的厭惡之情已經猶如八月十五的錢塘江水,浩浩湯湯.

小傢伙甚至密謀帶着她家的小狗離家出走,他在女兒小牀底下發現了私藏的小包裹,連狗糧都備好了,就差月黑風高夜行動了。

沒辦法,新買的鋼琴只好以二手價匆匆轉讓。

但是,只消停了一個月,便又琢磨着給女兒報個畫畫班,因爲鄰居家的孩子靠畫畫獲得了升入重點中學的機會。

可是她女兒還是牴觸,同事也越來越焦慮,女兒怎麼就比不過別人家的孩子呢?好歹我也是博士畢業啊。

我問同事,“你究竟在焦慮什麼呢?你家寶貝兒那麼喜歡看書,愛看書的孩子終究不會跑偏。”

同事扶了一下眼鏡,面容慘淡:“看書也不能當衆表演啊,你說別人讓孩子們表演個節目,總不能讓她上去表演看書嘛。”

我愕然,原來同事的焦慮來源於別人的眼光,他焦慮於他的教育成果無法獲得別人的讚許和認可,他焦慮的是丟掉的面子,而不是女兒本身。

別人家的孩子,如同一面鏡子,照出了他心底的不安。

這種不安可能來源於童年,父母總是試圖通過貶低或者不誇獎來激勵進步的教育方式;

可能來源於求學時,學業不如人的自卑;

可能來源於工作後的力不從心;

亦或是來自怕被所屬階層無情拋棄的憂慮。

對生活不自信的人,一定會在別人的眼光裏找尋自我的面貌,靠他人的肯定獲得生活的信心,甚是艱難。然而,驀然回首,發現身後這個剛孕育出來的小生命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立馬劍拔弩張,打着教育的旗號大肆發號施令。

因爲逼孩子,比逼自己容易多了。

我們的童年,活在別人家孩子的陰影下,成家立業後,發誓定要擺脫這種魔咒,絕對不給孩子再樹立一個虛擬的、飄忽的、永遠超越不了的楷模,然而,當下一代欣然落地,左看右看,別人家的孩子還是不請自來,發過的誓言被不甘和焦慮打敗,脫口而出:

“你看看小明,考試總是前三名,你怎麼就不能和人家學一學”,

“你看看小嘉,托福考一次就過了,你天天就知道打遊戲,比不過人家一個指頭”,

“你看看小勇,一個月賺兩三萬,你咋這麼不爭氣”。

面對孩子逐漸黯淡的眼神,你有點愧疚,但馬上又說服了自己,“社會大環境就這樣,我也是被逼的”。當把一切責任都推給暗流涌動的社會,輕鬆多了。

然而,你瞭解自己的孩子嗎?

你的孩子10個月了還坐不穩,你焦慮於其他媽媽傲嬌的語氣,卻忽視了孩子的身體經常隨着節拍擺動;

開家長會時,你的孩子從來沒有被老師表揚過,你憤恨ta的不出衆,讓你在其他家長面前擡不起頭,卻忽略了孩子那天生樂觀的性格;

你的孩子見了熟人靦腆的不愛打招呼,你逼迫他外向開朗,只因爲別人家的孩子總是能在衆人面前滔滔不絕,卻對ta能專注的搭一下午積木嗤之以鼻。

你的孩子坐不穩、平凡、內向,但因爲別人家的孩子結實、閃耀、開朗,你就完全忽視了自家孩子對藝術的天生敏銳、生性大度和專注力強。

把大把的時間與精力花費在與其他孩子的比較上,卻忘了,你養育的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不是活在別人生活裏的樣本,更不是在他人目光下躡腳前行的玩偶。

讀初中時,每天放學都有一位媽媽帶着她已經13歲的兒子站在學校門口張望,眼睛裏全是羨慕。

她的兒子,先天性腦癱。

每次看見有家長在學校門口大聲責備孩子,她都會囁嚅到:“有這麼健康的孩子,有什麼不知足的呢?”

在她的眼裏,身體健康的孩子便是“別人家的孩子”,是她嚮往而不可求的。

所以,你認爲的唾手可得也許便是別人終其一生的追求!

人的一生,終歸逃不出別人的眼光。

你是閉目養神,全然無視?還是拋棄本我,深低頭顱?

一味閉眼同時會屏蔽住眼前的陽光,最後黯然傷神,獨自行走;

然而,謹小慎微的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可能會負隅前行,最終身上的擔子把腰桿毫不留情的壓進泥土裏。

這一生,能在灼灼注視下泰然行走的人,可能纔是真正自由的靈魂吧。

這一生,能在衆人挑剔的目光中,保留大部分本我的人,纔是真正快樂的人吧。

我們奮鬥了那麼多年,看了那麼多書,聽了那麼多雞湯,學了那麼多育兒寶典,最終不就是想讓自家孩子能傳承到這份熱情、積極,從而創造一個獨自自主,自由快樂、健康向上的人生嗎?

但當這一切都建立在超越“別人家的孩子”,在他人的讚許目光下才能肯定自己的教育成果,那麼,你毫無還手之力的孩子只能全然接受這一份沉重的負擔。

在別人的目光裏尋求自我生活的肯定,是永無止境的深淵。

你要知道,你愛的是你的孩子,而不是別人的眼光。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