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性教育

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性教育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要以爲不懂說話的寶寶聽不懂大人的話語,其實他們自己也是有思考的空間的。因此,即使面對還不懂說話的孩子,也要選擇正確的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愛。

選擇合適的語言進行性教育

記得兒子2個多月時,我與他對視,發現他注視我的目光非常集中,我想他此時的內心一定能夠明白什麼,於是我對他說:“媽媽愛你。”他馬上就笑了,而且小腿和胳膊歡快地亂動。我想,他也許懂了。此後的幾次重複,使我確信他確實能夠聽懂我的意思,而且他喜歡這句話。

到了3、4歲,兒子能夠清楚地說話了,“我愛你”這句話就經常被他應用。他能夠準確地應用這句話表達他的感情。最好笑的是,當他向你要求什麼的時候,他會先說:“媽媽我愛你,我可以做……嗎?”他不僅對我說,對他喜歡的人他都說“我愛你!”。

“我愛你!”這句話使他非常容易與人溝通,也使他非常容易與他人接近,這句話同時使他受益匪淺,因爲他得到了大家的喜愛。

語言的選擇首先是要選擇關愛、友善、暖色調的。

  (1)說實話,不要說瞎話

對嬰幼兒的性教育中,語言的定位非常關鍵。因爲嬰幼兒的周圍有同齡人,也有長者和老者。他們在與所有的人進行溝通,他們就像一臺新的計算機,容量很大,但存進去的內容尚不多,因此他們在拼命地“吃”知識。

記得小時候(大約3歲多),有一次在公共廁所發現一位阿姨小便處向下滴血(來月經了),我十分恐懼,以爲她病了,並想像着她可能昏倒,於是不肯從廁所離去,並一直盯着她看。姥姥把我拉了出來。我問姥姥:“那個阿姨怎麼了?”姥姥說:“她做了壞事,所以流血了。”

“她做了壞事?”我悶悶地想呀想,“爲什麼做了壞事就要那個地方流血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每當我認爲我做了壞事(自認爲不對的地方),就擔心自己那個地方流血,並拼命進行自我檢討。回想起來,很像教徒在做禱告。

直到青春發育期我第一次來月經,今天仍記得十分清楚,那是一個夏天的早晨,我比往日醒來得早些,感覺內褲處非常不對勁,起來一看,啊!血!我驚呆了!我當時簡直就要嚇昏了,好像天要塌下來,天啊!報應終於來了!我做了什麼壞事?

事隔這麼多年來,我想起來都要大笑。因爲害怕,不敢告訴家長,自己找來一些衛生紙墊着,因爲弄不好,上學時弄在外褲上,放學後不敢回家,一直在教室裏坐着,直到天黑,把書包擋在屁股上拼命往家跑。這樣尷尬的事直到有一天被姐姐發現,纔得到解決。

當我們知道了我們的語言會被孩子無限拓展,我們才能明白爲什麼性教育中不要說瞎話。

  2)如何使用正確的字眼

其實人們用一些代名詞來爲孩子稱呼生殖器的名稱是無害的。比如,你正在教你的孩子:這是耳朵那是眼睛,那是嘴……“這是什麼?”你的孩子突然指着陰莖問你。你若回答:“這是陰莖。”好啦,孩子也明白了。但是當他在大庭廣衆時,指着他的小陰莖,對大家說,這是陰莖時,你能想像有多可笑嗎?

陰莖=小雞雞、小雀雀、小鈴鐺。這是多少年來大家已經完全熟悉,並約定俗成的叫法,就像一個人他的名字和乳名可以長期並存一樣。在不同的場合,用不同的稱呼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必在這樣的問題上過於“叫真兒”。然而,當孩子大些,讓他(她)瞭解“小雞雞”也叫“陰莖”是非常必要的。

對於外生殖器的稱呼,有一些類似乳名的代稱呼。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使孩子們意識到,外生殖器與身體的其他部位有一點不同,就是在公衆場合不能暴露。孩子們已經觀察到,孩子穿開襠褲,成人不穿。每當我們的孩子在許多客人作客時,嚷着要大小便,我們總是急切地、但溫柔地將孩子抱開,我們那種略帶頑皮的目光和行爲,會使孩子明白,這是你我之間的“祕密”。

有些性教育者大聲疾呼,要讓孩子知道生殖器的醫學名稱。筆者認爲這在兒童期是必要的。但對嬰幼兒(3歲以內)不必強求,因爲學說話的孩子就是學說話順序可能也是先說腿、腳,再說膝蓋、踝、大腿和小腿。關鍵的問題是我們不要用醫學名稱和約定俗稱的名稱以外的稱呼,記住:你的話會被孩子無限拓展想像力,如果你避而不談,或者說了瞎話,都可能將給你的孩子帶來錯誤的想像。

當然,在對嬰幼兒的性教育中,大人和孩子都要清楚地明白,生殖系統和排泄系統的不同。有時候對生殖器的混淆說法會引起嚴重的誤解。小男孩對於區分其陰莖和肛門較沒有問題;但是小女孩則由於肛門和生殖器的位置較接近,所以如果沒有經過教導,常會以爲排泄與生殖器有關,且誤認爲她的整個外陰部都是“髒”的或不衛生的。每位小女孩都該有陰道開口介於尿道及肛門開口之間的常識。這種認知相當重要,因爲在培養廁所衛生習慣上,她必須學會在上完廁所後由前往後擦拭的習慣,以使排泄物遠離陰道開口。即使是非常年輕的女孩,也可能會因爲不正確的衛生方法而有陰道感染的現象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