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教案一:神奇的面巾紙

活動目標

1、瞭解面巾紙的纖維走向特性。

2、感受面巾紙的神奇,萌發對科學現象的興趣。

3、培養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面巾紙若干,帶拎把的瓶子(裏面裝水)人手一個,報紙、白紙、皺紋紙、布等。

活動過程

一、遊戲:拎一拎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今天面巾紙要和瓶子做遊戲,遊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麼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你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遊戲。

5、組織交流:爲什麼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着短邊卷。女:順着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祕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二、遊戲:撕一撕

1、導語:爲什麼用長邊拎的時候就不斷,而短邊會斷呢?其實面巾紙裏藏着祕密。想解開面巾紙的祕密嗎?讓我們來玩一個撕紙的遊戲吧,先撕一撕短邊,再撕一撕長邊,看看能發現有什麼不一樣?

2、幼兒遊戲,教師巡迴指導。

3、組織交流:有什麼不一樣?(沿長邊能撕成條條,沿短邊撕成碎片。)

4、揭示紙纖維的走向特性:面巾紙裏藏着的祕密是紙的纖維走向(邊講邊用記號筆做上紙纖維的走向記號)。我們順着纖維走向把面巾紙擰成繩,紙的纖維結合在一起,就能共同抵禦外界拉的力量,這樣紙繩就能拎起瓶子了。

三、遊戲:拉大鋸

1、介紹遊戲玩法:抽一張面巾紙,先在紙的邊邊上撕一撕。找準紙的纖維方向,再捲一捲,做成面巾紙繩與桌子對面的好朋友勾一勾、拉一拉,邊玩邊念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姥姥家門口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塊兒去看戲。”

2、幼兒遊戲。

四、聯繫實際,拓展思維

1、師:面巾紙裏有紙纖維,還有什麼紙也有紙纖維呢?(幼兒自取報紙、白紙、皺紋紙,尋找裏面的纖維走向,並用筆做上記號。)

2、師:這些紙裏有纖維,你還能找到有纖維的其他東西嗎?(出示布,請幼兒回家跟家人一起玩布,找一找布的纖維走向。)(顧小梅)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第2張

教案二:神奇的紙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瞭解紙的種類與用途、

2、鼓勵幼兒發現現象,提出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讓幼兒掌握紙的用途

活動準備

面巾紙、白紙、報紙等、帶拎把的瓶子(裏面裝水)人手一個、魔術棒、紙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1、出示魔術棒,讓幼兒閉眼睛,變出與紙有關的圖片,讓幼兒睜開眼睛,引發幼兒的興趣、提問:小朋友都看見了些什麼?

2、引導幼兒通過觀看,接觸來發現紙的不同、

二、高潮部分

(1)、組織幼兒集中討論

1、小朋友還見過哪些紙?還知道哪些紙呢?

2、請小朋友告訴老師它們有什麼不一樣和一樣的地方?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第3張

3、這些紙都可以用來幹什麼呢?

(2)教師引入

1、由魔術棒變出紙張,老師展示各種紙,介紹它們的名稱和用途、

2、引導幼兒在教室裏尋找有沒有和老師手裏的紙是一樣的,提升幼兒的觀察力和敏銳度。

(3)、遊戲

1、教師出示面巾紙和瓶子,遊戲的方法是:用一張薄薄的面巾紙把這麼重的瓶子給拎起來,不可以直接用手拎,只能請面巾紙來幫忙。小朋友有什麼好辦法?

2、幼兒試一試、玩一玩,教師巡視。

3、組織交流,邀請幼兒展示拎法,教師講評。

4、幼兒再次遊戲。

5、組織交流:爲什麼有的能拎起來,有的小朋友在拎的時候面巾紙就斷了呢?

6、分男女角色嘗試面巾紙不同方向的卷法,再拎一拎。男:順着短邊卷。女:順着長邊卷。再互換嘗試。

7、組織交流:你發現了什麼祕密?(長邊的承受力大)

三、結束部分

鼓勵幼兒回家探索發現其它的紙還有什麼用途?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第4張

教案三:《神奇的紙》

活動目標

1、探索紙不同的折法與承受積木重量的關係。

2、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在操作中的發現。

3、能與同伴合作,較細緻地進行操作活動。

活動前期經驗

1、幼兒會摺紙,學習畫摺痕的簡筆畫、寫數字。

2、教師試試紙上能放幾塊積木,根據紙的強度選擇用多大的紙。

教師也是科學活動的參與者與學習者,因此科學活動前的準備也是教師自己科學探究的過程,對孩子將要做的實驗教師自己反覆多次地進行嘗試,這樣教師才能儘量多地預測到實驗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活動準備

1、鉛畫紙若干(教師多備一些,用廢舊的紙,但要平整)。

2、積木多塊、小組記錄表、粘紙小標記(貼在全班放積木最多的格中)。

3、每人四張紙:

第一張:嘗試讓紙站起來。(試過後大部分是不能再放住積木的)用於猜測:紙摺疊後可擺放積木嗎?

第二張:折起來嘗試放積木。(有人能放多,有人少)用於分析比較:怎麼樣才能放得多。

第三張:用折兩折的方法把紙摺好。用於猜測:摺疊後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第四張:備用。

科學活動的材料準備非常重要,教師既要考慮到幼兒的使用情況,準備充足的材料,同時也要養成節約材料的好習慣,因此,在準備材料時要進行推理和測算。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第5張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引出“讓紙站起來”的話題

幼兒坐桌邊,四人爲一桌,兩人爲一個小組。既讓幼兒都能看到教師的操作檯,也便於後面活動時,幼兒能方便地分組,快速找到同伴。

1、出示紙,瞭解幼兒生活經驗。

師:這是什麼?紙有什麼用?

師:你們能不能讓紙站起來呢?每個人從桌上拿一張紙,想想辦法,讓紙能自己站起來。

紙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材料,這個話題兼顧了幼兒的日常經驗,同時又給了孩子從另一個角度思考“紙”的機會,引出了探索主題。

2、幼兒每人一張紙,嘗試折、卷等方法,自由探索着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噢,你讓紙站起來了。你是用折的方法。你折了幾下啊?兩下。你呢。數不過來了。你是用卷的方法。

3、小結讓紙站起來的不同方法。

師:剛纔小朋友用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了,看看誰的紙站得最穩?

教師在指導中有意識地把個別孩子的操作法傳遞給全體幼兒,與此同時,教師的指導語中也透露出鼓勵孩子想出不同的方法讓紙站起來,哪怕只是折的次數的不同,這也爲後面的活動打下了伏筆。

二、再次設置問題情景,引導幼兒探索

1、引導幼兒猜測紙摺疊後能擺放積木。師:站起來的紙上能擺放積木嗎?

2、幼兒猜測後,教師拿一塊積木嘗試,全體幼兒發現紙上是可以放積木的。

3、進一步引導幼兒猜測紙摺疊後可擺放積木的數量。

教師每一個提問之後,都不急於動作,而是留給幼兒思考的空間和時間。

4、鼓勵幼兒嘗試。

師:確實紙上能放積木。紙的哪種變化能讓放的積木又穩又多呢?我們每個人可以用紙試試,看看用你的方法。可以放幾塊積木。

用兩種最常見的實驗材料,讓孩子有機會去發現並驚奇,與其說這是實驗,還不如說更是遊戲。

幼兒園神奇的紙教案 第6張

5、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規則和要求。

師:兩人一組試一試,每組一張表格。讓我們把紙折的樣子畫在這個格中,猜的數量都記在“?”號的格子中。兩人商量一下,一個記,一個放,也可以輪流放。

6、幼兒將自己的猜測記在格子裏,

7、分組嘗試將紙摺疊後可放多少塊積木。

探索性的科學教育就是讓孩子像科學家一樣去研究,而記錄正是這種活動的標誌。通過記錄,可以瞭解孩子的原有經驗和真實想法。讓孩子對實驗前後的記錄做個對比。更加有衝擊力。

三、討論,再次進行實驗

1、幼兒搬椅子轉成半圓坐。一起參與討論。

通過前面的遊戲,孩子們已經感受到了神奇和驚訝,他們現在還不知道。討論後的活動會使他們的實驗更精彩。

2、出示不同幼兒折的紙,引導觀察比較。

師:怎樣才能放更多的積木?

這次的討論對後面的實驗以及實驗會給幼兒帶來的驚喜,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排除不必的干擾,形成討論的氛圍,從而將個體的經驗轉化爲集體的經驗,讓孩子獲得新信息,修正自己的操作方法。

師:通過交流,我們發現紙折的次數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要把紙對齊折;先讓紙自己能站穩,再小心地輕放積木,不能碰桌子。

教師的小結語也是經過提煉的,不僅僅是大家的發現,更是對下一步實驗的規則要求,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的實驗更具科學性。

3、設置挑戰,再次嘗試。

師:剛纔,我們在紙上放得最多的是14塊積木,現在大家換張紙重新折,再試一次,比一比哪組小朋友放得最多。

4、教師出示記錄表,提出第二次記錄的要求。

師:兩人一組一張表格。選擇一種方法進行實驗。

提出記錄的要求,培養記錄的習慣,對實驗很重要。

四、交流

1、細心地用自己的方法對結果進行記錄。

師:把紙的折法記下來,把放積木的結果也記下來。

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孩子總是希望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一旦發現自己的猜測出錯,往往不願意面對,因此在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

2、表達自己的實驗結果與發現。

師:你和好朋友在實驗的時候用了什麼方法?放了幾塊積木?說給我們聽聽。

在活動中,孩子感受到哪些內容是值得記錄下來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