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做好這9 件事,帶熊娃出門不再麻煩

做好這9 件事,帶熊娃出門不再麻煩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0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如今,熊孩子問題已不單單是一個家庭的問題,早已上升成了社會性問題。看看下面這些新聞報道你就明白了。

新聞回顧

今年 6 月,有報道稱韓國一些咖啡店和餐廳陸續貼出「拒絕帶嬰幼兒入內」的標示,因無法容忍熊孩子在店內的搗亂行爲對其他顧客造成的影響。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曾對 58179 人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顯示,85.1% 的受訪者感覺身邊常見「耍熊」的孩子,84.9% 的受訪者直言,爲「耍熊」的孩子而頭疼過。

關於熊孩子蠻橫行爲的報道日漸增多,如何管教孩子、別讓孩子成爲衆人厭煩的對象,已經成爲家長必須正面應對的問題。

隨着暑期來臨,帶孩子出行的次數增多,公衆場合究竟有哪些方法能夠讓孩子懂規矩、守禮儀呢?

做好這9 件事,帶熊娃出門不再麻煩

1第一次「犯熊」就制止

想要防止孩子「耍熊」,家長們最好在孩子第一次犯錯的時候,就立刻制止,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爲會給別人帶來痛苦,這比事後無數次的說教都要有用。

如此,孩子會對自己的行爲形成明確的對錯認識,進而逐步培養出正確的是非觀。

2出行前先「立規矩」

無論是假期外出遊玩、走親訪友,或是帶孩子去別的公共場所,出行前先「立規矩」都是預防孩子「犯熊」的好方法。

約法三章,告訴孩子今天的出行計劃,以及你希望他在外面怎麼做。比如:

孩子外出總吵着要買玩具或食物,可以跟他事先說好什麼可以買,什麼不能買;

去親戚家串門,不能隨便拿別人的東西;

在餐廳吃飯,不可以隨意跑動大聲喧譁;

乘坐交通工具,不能隨意離開座位打擾其他乘客……

如此,讓孩子學會剋制自己的慾望。

做好這9 件事,帶熊娃出門不再麻煩 第2張

3照顧好孩子的基本需求

有時,孩子在出行時不聽話,只不過是因爲基本需求沒得到滿足,比如餓了、渴了、感覺自己沒受重視,不得已才做出一些看似胡鬧的行爲。

家長要懂得區分正當要求與「熊」要求。

例如,出門吃飯,可以在包裏備些零食,以免孩子在上餐前捱餓;

超市購物,可以先買些孩子愛吃的零食,再選擇自己的購物所需;

外出時多留意孩子,不時和孩子進行一些互動。

4尋找興趣點分散注意力

當孩子爲一件事情吵鬧不止的時候,不妨尋找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來分散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不要讓孩子在一個問題上鑽牛角尖。

例如,乘坐長途交通工具,給他一些新奇的玩具玩耍;

在餐廳就餐,提一些和就餐有關的問題開動孩子腦筋;

孩子搞破壞時,可以告訴他被破壞的那些東西都有怎樣有趣的用途等。

5讓孩子「有樣學樣」

想要孩子文明、懂禮,父母一定要自身樹立良好榜樣。

例如,孩子在逛商場時隨處亂跑,家長可以帶頭示範「在商場走路要慢慢走」,動作誇張一些,在逗樂孩子的同時,也能讓他有樣學樣,培養出好習慣。

6聽孩子的解釋

同樣的行爲背後可能藏有不同的動機。

看到孩子「犯熊」,先不要忙着阻止、訓斥,聽聽孩子對事件的解釋,搞清楚孩子行爲的動機,找到問題的根本,才能從根源上解決。

感覺到被傾聽、被理解的孩子,更容易冷靜下來。

7堅守底線

當孩子擺出一副「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氣勢,甚至躺倒在地嚎啕大哭表示想要什麼東西時,家長一定不能就此妥協,除非是本來就打算買那樣東西給他。

可以選擇其他的物件來代替那件東西,孩子可能一路哭鬧着回家,不要緊,多經歷幾次,他就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裏,也知道一旦你的態度明確,他再哭再鬧都是沒有用的。

8懲罰不等於體罰

「熊孩子」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的,而是長期過分縱容的結果。

防微杜漸,要從立好規矩開始。

要讓他知道,做錯事情,是要爲自己的行爲負責的。對於孩子做出的傷害他人、不尊重他人的行爲,就要讓他爲自己的不當行爲付出一定的代價。

這種懲罰不是體罰。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個性、需求,來適當剝奪或延遲滿足他最在乎、最想要的東西或者想做的事。

但一定要記得,對孩子採取適當剝奪或延遲滿足這樣的懲罰方式時,要讓孩子明白這樣做的原因。

孩子明白了原因,也就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爲是不好的——不僅傷害了別人,也讓自己付出了一定的代價。

只有這樣,懲罰纔可以算是有效的。

不過,家長記得,懲罰的輕重要根據孩子的個性差異來施行。例如,對自尊心很強的孩子,就不能採用過重的懲罰措施。

做好這9 件事,帶熊娃出門不再麻煩 第3張

9足夠的尊重與溝通

你可以和你的孩子玩成一團,但這不等於相互之間沒有了尊重。

家長作爲孩子的監護人,有管教的義務和責任,當然也有相應的權利,要從孩子懂事起就培養他長幼有序的概念。

同樣的,家長也要尊重孩子。那麼,如何讓孩子感覺到被尊重呢?你可以嘗試以下幾個小方法:

在和孩子交流時,學會換位思考;

說孩子聽得懂的話,講道理時儘量簡潔明瞭;

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表揚;

最重要的是,態度要真誠。

將孩子視爲「小大人」對待,可以培養他早日形成自覺、自主的個性,對孩子的心理建樹更爲有益。

「熊孩子」的養成不是一天兩天,改掉「熊孩子」的壞毛病也不在朝夕之間。

家長在嘗試這些方法時,可能會覺得一開始並不是那麼有效,但堅持下去,「熊孩子」終究會變成懂事的「小綿羊」。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