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怎麼護理?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怎麼護理?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嬰幼兒的常見傳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人羣對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爲主。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發期是9到11月,極易在幼托機構傳播。

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到來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嬰幼兒的常見傳染病。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人羣對手足口病普遍易感,主要以學齡前兒童爲主。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發期是9到11月,極易在幼托機構傳播。

手足口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它的隱性感染率高,患者、隱性感染者爲主要的傳染源。該病主要通過對患者的糞便、唾液、咽部分泌物所污染的食物而傳播。直接接觸患者穿破的水泡也會傳播病毒。患者的糞便在數週內仍然具有傳染性。

手足口病潛伏期2到10天,一般爲3到7天,沒有明顯的前驅症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約半數的病人於發病前的1到2天,或者發病的同時有發熱,多在38度左右。並且會出現丘疹或者皰疹,好發於手、腳、口、臀部四個部位。

初期患者可能有輕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由於口腔潰瘍的疼痛,患兒經常是流涎、拒食。口腔粘膜的丘疹出現比較早,開始就像粟米樣的斑丘疹或者水泡,周圍有紅暈。主要位於舌和兩頰部,齒脣側也經常發生。手足等遠端部位出現或平或凸的半丘疹或者皰疹,皮疹的特點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脣牙齦皰疹,不像水痘,不痛不癢不結痂。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怎麼護理?

皰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易混淆

經常有孩子病初診斷爲皰疹性咽峽炎。隨着病情發展,又被診斷爲手足口病,這時候有家長質疑是不是誤診了呢?其實這兩個疾病就像孿生兄弟一樣,由於柯薩奇病毒是導致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的主要病源。也有部分手足口病病初先有口腔皰疹,隨後再出現手足少量皮疹,所以病初診斷皰疹性咽峽炎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得了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下可以自愈,不會留下後遺症,皮膚上也不會留下疤痕。根據以往的發病與治癒情況看,只有個別重症患者可能出現腦膜炎、心肌炎、肺水腫等。經過積極的對症支持治療,多數可以痊癒。只有極個別的患兒,因爲病情進展迅速,病變可能累及腦幹,出現肺水腫,導致肺出血死亡。

護理重點:退燒、多休息

手足口病爲自限性疾病,目前沒有任何一種抗病毒藥物被證實對引起手足口的病毒有效。所以只要沒有併發症,無需口服抗病毒藥物,僅僅需要在發熱時吃退燒藥就可以了。

對手足口病的患兒要加強護理,多飲水,注意加強營養、休息,做好口腔衛生,可以吃流質和半流質溫度較低的食物,避免日光曝曬時間過長,防止過度疲勞引發身體抵抗力降低而出現心肌炎、腦炎和肺水腫等併發症。手足口病的皮疹,一般不需要處理,大部分手足口病癒後轉好。

如果出現以下症狀,提示可能有併發症,病情比較重,需要就醫:

持續高熱不退,即使口服退熱藥也很難退熱;

小便明顯減少,煩躁不安;

頻繁地嘔吐,特別是呈噴射狀的嘔吐;

頭痛難忍;

精神萎靡、煩躁不安、嗜睡甚至昏迷等;

有肢體的抖動或者出現站立不穩;

呼吸急促;

面色蒼白,四肢冰冷、大汗淋漓。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對於手足口病的預防要勤洗手,避免接觸患病兒童。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兒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後,均需要洗手,並且妥善處理污物,對患兒的糞便要及時進行消毒處理。

●幼托機構發現手足口病患兒,最好能及時隔離放假,以免疫情進一步擴大。

●流行期間不易帶兒童到人羣聚集空氣流動差的公共場所。

●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輕症患病兒童須居家隔離。

●接種手足口病疫苗,可以大大減少重症手足口病的發生。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