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百科知識 > 僅四成孩子對父母滿意

僅四成孩子對父母滿意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7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僅四成孩子對父母滿意

         在孩子心目中,你是合格的父母嗎?記者近日調查發現:

  暑假的到來,本應是學生暫別緊張學習生活的開始,然而,很多家長卻不願放棄各種針對孩子的暑期補習班、輔導班、提高班等。針對這種現象,有關專家提醒,家長要及時扭轉這種不當心理。因爲過度學習容易適得其反,要把假期真正還給孩子。 一個真正屬於孩子的暑假應該是沒有學習壓力、親近社會、親近自然的假期。

  調查現狀:

  1、四成孩子對父母“滿意”

  現在什麼工作都流行拿資格證。教師要教師證,律師要律師證,連門衛都最好有個物管證,但是,人類最重要的職業——父母,卻不需要拿證。那麼,父母們到底做得如何呢?在孩子心目中,你是合格的父母嗎?昨日,記者對20個10歲到16歲的孩子作了調查,僅8位對父母勉強滿意。大部分孩子表示,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不會是父母。
  在調查中,記者要求孩子們給父母打個等級:不滿意、滿意、非常滿意。結果有11個認爲不滿意,8個滿意,只有1個非常滿意。8個給出“滿意”回答的孩子中,還有1個問記者:“如果說不滿意,是不是不孝順啊?我還是回答滿意吧,儘管我真的覺得他們不是那麼讓人滿意。” 一位哲人曾經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情是真的。媽媽疼孩子是真的;肚子餓了是真的。既然如此,孩子們對父母怎麼會如此不滿意呢?可能做父母的還是要從自身找原因。

  2、三成孩子:未和父母談過心

  溝通是人與人之間的橋樑,父母與子女更應該是這樣,可在調查中,卻不太樂觀。 僅1個孩子稱,每天都利用吃飯時間和父母談很多東西,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與同學相處如何,以及學校發生的有趣事。
  大部分孩子表示,很少與父母談心,有些是因爲父母平時太忙,有些是認爲父母沒有耐心。 有6個孩子說,從他們記事起,基本就沒有和父母談過心。一個孩子很乾脆地告訴記者,沒有必要,父母根本不懂我們的心,什麼都是以命令的方式,哪裏有談的可能!另外,有19個孩子認爲,生活中遇到困難首先想到的不會是父母,而是自己的好朋友。

  錯誤教育方式個案

  1、7個補習班逼得孩子離家出走

  做父母的都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但是孩子不是機器,做得太過火了,孩子們可能會有過激反應。前幾天,年僅10歲的小龍(化名)離家出走3天,確實讓他父母擔驚受怕得厲害。其實,小龍是個很優秀的孩子,之所以做出這個舉動,是因爲今年暑假一開始,他媽媽就給他報了7 個補習班。整日馬不停蹄地奔走在各個補習班之間,他覺得“生活沒意思,不如一走了之”。
  小龍是我市一所重點小學5年級的學生。他的成績從來沒有出過年級前10名,讓很多學生及家長羨慕不已,但小龍的媽媽卻不這麼想。她和丈夫都畢業於名牌大學,覺得孩子也應該全面發展,光成績好並不足以驕傲。以前每個寒假、暑假,她都會給小龍報這樣那樣的補習班,以“提高綜合素質”。今年暑假一開始,她就一口氣給小龍報了7個班:劍橋英語、跆拳道、畫畫、游泳、鋼琴、奧數、寫作。
  每天從早到晚,小龍在媽媽的陪伴下,在各個補習班之間疲於奔命。偶爾在沒課的時候,他回到家裏,好想睡個覺,或者乾脆看看電視、打打遊戲,但是媽媽的眼睛卻一直盯着他,直到他自覺去練琴或者念英語爲止。他說,上學已經很累了,放假卻更累,生活實在沒意思。有一天去上跆拳道課,媽媽有事提前走了,給了他20塊錢讓他自己打車回家。下課後,他看到路上其他小朋友快樂得像天空中放飛的小鴿子,他自己卻生活在籠子裏。他懷揣着20塊錢,一走了之。
  至今小龍也不願意回憶那3天到底是怎麼過的。當他被好心人發現的時候,正在某工業區的一家小餐館裏等着吃客人吃剩的食物。好心人很快聯繫上他的父母,將他安全送到家裏。雖然媽媽捶胸頓足地表示,不會再逼他上補習班了,但是也沒能換來他一個熱情的眼神。小龍告訴記者,他有些恨媽媽,雖然也知道這樣不對。他希望趕緊開學,可以在學校中找回快樂。  

  2、父親太嚴厲 男孩出現“性角色錯位”

  中國很多父親都扮演着“嚴父”的角色,並與“慈母”唱對臺戲,似乎一“黑”一“紅”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當近日記者在市第三人民醫院見到20歲的阿成(化名)的時候,卻對“嚴父”教育產生了懷疑。由於父親的嚴厲,讓他對男性產生了厭惡和恐懼,他逐漸出現了“性角色錯位”,甚至想做變性手術,“還自己一個女兒身”。
  據阿成說,他祖籍是四川。父母一生下他,就把他交給老家的祖父母,兩人一直在廣東打工,兩三年才能回老家看望阿成一次。他們那裏的人都是這樣過的,他祖父母負責照顧的還有叔叔、伯伯、姑姑們的孩子,共8個。除了阿成,其他都是女孩。女孩們的細心、周到和愛美對他影響很大,他覺得那樣生活很開心,跟女孩在一起玩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
  15歲那年,父母在這邊買樓定居,阿成也跟着遷移過來。阿成的爸爸是個粗枝大葉的人,身上還滿是四川人的火爆。他覺得自己辛苦在異鄉 打拼,全都是爲了阿成,所以對阿成的要求非常嚴格。阿成一件事做得不對,他就非打即罵。久而久之,阿成在家裏變得謹言慎行,在父親面前,甚至大聲說話都不敢。逐漸地,阿成竟對所有男性都產生了恐懼心理,在學校裏,他只跟女同學玩。這一現狀很快就被阿成的父親發現,他嚴厲地追問阿成是不是早戀了,甚至因爲這件事情還打了阿成。這進一步堅定了阿成對男性的厭惡,他覺得自己本應該是個女兒身,怎麼生成一個骯髒的男性身體。他上網查各種資料,想實施變性手術。
  阿成的母親終於發現了兒子的這一問題,她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接受治療。據瞭解,這種“性角色錯位”是非常難治癒的,而且治療時間很漫長,花費巨大。目前阿成的治療是斷斷續續的,想取得較好的效果,非常難。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是,阿成的父親始終不認爲自己的教育方式有問題,不願意配合醫生。到目前爲止,他都沒有在醫院出現過。醫生指出,如果阿成的父親繼續保持這種態度,繼續給阿成進行醫學治療意義都不大,因爲父母對子女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

  探索與爭鳴

  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曹民佑:

  孩子要“養”更要“育”

  哪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們好,以上這兩個例子也不例外,但是他們愛的方式,卻給孩子們帶來帶來沉重的負擔,甚至造成了不可挽回的錯誤。近日,記者採訪了市第三人民醫院兒童心理衛生專家曹民佑主任。他指出,父母們絕對都在盡心盡力地“養”孩子,但實際上,“育”遠比“養”要重要,家長們有必要學習學習“育”子之道。

  曹主任告訴記者,通過對我市的一些家庭進行調查,他們發現很多家庭教育都存在問題,主要表現在:父母不尊重孩子的想法,一切都是“家長說了算”;對孩子過分溺愛,盲目滿足孩子所有要求;把孩子完全地交給祖父母或者保姆以及學校管教,很少抽時間關心孩子。另外,在教育觀念上,絕大多數家長都存在“重智輕德”的錯誤,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我們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

  如何才能爲孩子們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呢?曹主任向記者介紹了三點主要的理念。

  首先,要知道孩子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家長應根據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採取相適應的教育方式。比如孩子在嬰幼兒時期對各種新事物都有興趣,做家長的應該鼓勵他們積極進行各種嘗試,即使摔着、碰着也不怕;但是到了青少年時期,家長卻應該對他們的興趣、愛好進行適當的引導,絕不能放任。

  其次,家長的教育要保持 一種平衡。比如批評和表揚的問題,孩子犯了錯誤,不能僅僅批評,最好換個角度,用表揚的方式讓孩子知道什麼是對的,爲什麼是對的。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父母應該做好表率。父母的作用是任何其他的人(如祖父母、保姆、老師)所替代不了的,有什麼樣的父母就有什麼樣的孩子。今天你對孩子隨意斥罵,明天他就會常常出語傷人;今天你對孩子輕諾寡言,明天他就會對別人背信棄義;今天你對孩子越俎代庖,明天他就會沒有主見,事事依賴別人……曹主任指出,家長也應該不斷地學習,學習如何做家長,學習如何跟孩子溝通,相信這樣的家長一定能夠培養出來優秀的孩子。(本報記者 鄭洋洋 實習生 朱文敏 劉淼)  

  莫把孩子逼上梁山

  子女教育是一個永遠被關注的話題。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看到,江門地區少年兒童的教育條件越來越好,各種素質班、興趣班不斷涌現,素質教育越來越被家長重視,結果卻是,問題孩子也越來越多了。家長們在花費了大量錢財和精力之後,收穫的是孩子的不解和怨恨。爲人父母者不禁茫然自問:到底該如何面對子女教育?用怎樣的方法才能讓小孩真正健康成長,走向成功?

  上文的案例1中,名牌大學畢業的母親望子成龍,在暑期一氣爲孩子報了7個班。先不說要花多少學費,光是她自己,也要陪着兒子,整天在這個班、那個班之間遊走。這精神不可謂不執着,可是,兒子竟“逃跑”了,而且一連3天!一個10歲的孩子,揣着20元錢,如果不是逼上梁山,感到生活太沒意思了,我猜他是沒有勇氣做出這種離家出走的舉動的。這難道不值得許多家長、老師和心理學工作者深思嗎?萬一孩子碰上壞人,其損失,是這對高學歷的夫妻能承受得起的嗎?所以有學識有經濟能力的家長,應當反省:究竟是要孩子成名成家的虛名,還是順應孩子的天性,讓他身心健康地活着?

  案例2中,少年阿成的問題是典型的農民工子女問題。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廣大農民紛紛進城務工就業。隨之而來的人口遷移帶來了許多社會問題,尤其是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少年阿成的祖籍是四川。父母一生下他,就把他交給老家的祖父母,兩人一直在廣東打工,兩三年才能回老家看望阿成一次。被隔代託管和女孩子包圍着的阿成,本身成長已經有了問題。15歲那年,阿成才隨父母在江門定居,可是又因不能忍受父親對他管教太嚴苛而發生了“性角色錯位”。阿成的爸爸並非不愛子女,可他性格粗暴,阿成一件事做得不對,他就非打即罵。這 種教育方式,讓本來成長中已缺失父愛的阿成,也選擇了“逃跑”,不同的是,阿成不是“逃”到街上去,而是“逃”向理想中的女兒國。

  像阿成這樣的個案全國還有很多,基本可以歸類爲”留守兒童”。他們有的性格變異,有的甚至發展到犯罪。

  全國第五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流動人口超過1.2億,隨父母進城的農民工子女則有近2000萬。他們當中,失學率高達9.3%,近100萬名適齡兒童不能及時入學。這些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決不能光靠農民工父母的強逼或者棒喝(因爲他們的經濟能力和認知水平都很有限),而要靠由全社會的力量共同關注,根本的出路還是在於大力減少”留守兒童”。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