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營養食譜 > 奶粉知識 > 飛鶴再換合夥人 私有化或出於無奈

飛鶴再換合夥人 私有化或出於無奈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2013年6月26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飛鶴國際的私有化計劃已被股東投票通過,這意味着從7月1日起,飛鶴國際將從一家上市公司再次迴歸到私有企業,飛鶴國際的股票不再在美國流通。經過將近一年的運作,飛鶴國際(NYSE:ADY)的私有化計劃終於收官。

飛鶴再換合夥人 私有化或出於無奈

飛鶴國際私有化之後,是否會在內地或者香港上市引發業內關注。在中國乳業處在整合、兼併的關鍵時期,飛鶴曾被傳言要被伊利集團收購,私有化後,飛鶴將何去何從?

  私有化或出於無奈

其實,飛鶴國際的私有化早在去年就已開始運作。

早在去年的10月3日,飛鶴國際宣佈收到不具約束力的初步收購要約,由公司董事長兼CEO冷友斌和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亞洲私募股權部門聯合發起,計劃以每普通股7.4美元現金的價格收購所有不屬於冷友斌的流通股。

那麼,飛鶴國際爲何要私有化呢?飛鶴國際董事長兼CEO冷友斌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迴應稱,中國概念股在美國資本市場看不到希望,融資效果不理想,且在美國維護一個上市公司地位如財務成本等費用很高,每年要2000萬左右,這樣下去沒有價值,私有化後對飛鶴而言,更重要的是減少外部壓力,做長遠規劃。

此外,冷友斌還表示,“這次飛鶴國際的私有化,我們沒有動用飛鶴的一分錢,主要是通過融資來進行的運作,不會影響國內的發展,此次回購動用了大約1億美元的資金,飛鶴國際和摩根士丹利各出一半,目前,我本人控股飛鶴68%左右的股份,大摩控股26%左右的股份,其他由管理層持股。”

據本報記者瞭解,飛鶴國際的本次回購得到了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亞洲私募股權部門的支持,而大摩是非常慎重嚴謹的投資機構,其在亞洲已經投資超過24億美元,主要專注於成長型公司,先後投資的平安保險、百麗國際、蒙牛乳業等明星企業,且都已發展成爲行業龍頭。

“大摩不是大股東,戰略模型也只是資金型投資人,會充分支持飛鶴,但不會參與管理決策。”據飛鶴國際方面介紹,此次回購另外流通股所需要的資金約1.46億美元,回購的資金來自於摩根士丹利旗下的亞洲私募股權部門和冷友斌的海外銀行借款。

  玩轉資本完成佈局

雖然從美國資本市場退市,但是飛鶴國際還是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始建於1962年的飛鶴,迄今已有50年的乳品製造歷史,上世紀九十年代末國企改制高峯期階段,冷友斌及員工共同出資購買了部分國有股份併成立了黑龍江省飛鶴乳業有限公司。

經過一系列運作,2003年5月,飛鶴乳業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成爲中國乳品行業第一家在美國上市企業;2005年4月,飛鶴乳業成功轉板到紐交所中小板,又於2009年8月18日由紐交所中小板轉至紐交所主板市場交易。花費6年時間,飛鶴國際完成了資本市場的三級跳。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由於飛鶴沒有出現在黑名單中,因此不僅沒有受到負面影響,反而贏得了發展時機。此後一段時期,飛鶴產品最高銷量與前一年同期相比提升600%。發展需要資金,爲了更快地搶奪市場,飛鶴引入紅杉資本也成爲題中之義。

2009年8月13日,飛鶴宣佈向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定向增發210萬股普通股,以獲得後者總額爲6300萬美元的融資。投資完成後,紅杉資本將獲得飛鶴10.5%的股份。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創始人及執行合夥人沈南鵬因此進入飛鶴國際董事會。紅杉的投資使飛鶴儘早完成了牧場的建設和管理。

然而,飛鶴國際還是盲目樂觀了起來。據冷友斌反思稱,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由於飛鶴奶粉未檢測出含有三聚氰胺,當時確實賣到脫銷的狀態,當時太盲目樂觀了,於是在2009年之後,企業開始急速擴大產能,佈局市場,經銷商也不停提出要貨需求,但是,幾個月後,市場就發生了逆轉,國內外衆多奶粉企業很快就捲土重來,飛鶴的產品出現壓貨,直到2012年才調整過來。

飛鶴經營上的不利,不久後就反映到資本市場上了,在紅杉資本入股之後,飛鶴的股價一直都在低位徘徊。2009年12月底,飛鶴股價一度跌破25美元,此後更是一路下探。目前,在飛鶴私有化前,其股價一直徘徊在3美元左右。

今年4月30日,飛鶴國際還清了紅杉資本最後的1630萬美元欠款,兩者徹底分手。然而,還完紅杉資本的欠款後,飛鶴國際並沒有就此停住,開始了更大層面的運作。

  伊利收購傳聞破碎

紅杉資本保本離場後,摩根士丹利卻藉機順利接盤。

對於摩根士丹利此次的投資舉動,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曾認爲,投資飛鶴國際對於摩根士丹利來說應該不會長期持有、戰略投資,他們的主要目的估計是現在抄底,爲了將來再賣一個好價錢,在中間做一個投機。

“基金不會跟同企業走一輩子的,這是一個規律,不過飛鶴國際選擇的資金首先是大的,其次是長期合作,能夠形成戰略合作伙伴的,第三是推動企業品牌長期發展的。”冷友斌坦陳,短期內雙方還是可以相互借力,互相支持的,摩根士丹利並沒有制訂退出飛鶴的時間表,飛鶴國際從美國資本市場退下來後,先打算重新盤整幾年,未來會在香港上市還是在內地上市還沒有確定。

不久前,受蒙牛收購雅士利的消息影響,有傳言稱飛鶴或被伊利併購。對此傳聞,冷友斌也正面迴應稱,飛鶴是伊利的供應商之一,但是雙方並沒有談併購的事情。

隨後的7月4日,本報記者從伊利集團獲悉,其與美國第一大乳企“美國奶農”(Dairy Farmers of America,簡稱DFA)已簽署合作備忘錄,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係,這是迄今爲止中美兩國乳業發展史上最爲重量級的一次戰略合作。

伊利此次的合作方DFA集團是美國最大的牛奶公司,佔美國乳品供應的34%,是全球最頂級的牛奶公司之一。對此,伊利集團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記者,併購飛鶴的事情不靠譜,雖然飛鶴是伊利的原料供應商之一,但是伊利和蒙牛的發展思路是不一樣的,他們不是通過併購來壯大自己,而是採取步步爲營、穩步發展的方式,一步步壯大自己,這次牽手DFA即是最好的例證。

由此來看,伊利併購飛鶴可能性不大。可以肯定的是,摩根士丹利投資飛鶴的目的肯定是爲了獲取高額的利潤,而上市則是最好的手段,經過幾年調整後的飛鶴乳業,再次上演登陸股市的故事,不久的將來還會發生。

孕前飲食禁忌
飲食常識
美食文化
飲食調理
中醫養生
美食資訊
奶粉知識
四季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