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沉迷手機?那你該學學這2招!

孩子沉迷手機?那你該學學這2招!

來源:育兒百科谷    閱讀: 3.0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爲什麼手機那麼吸引人?孩子沉迷手機是怎麼回事?今年9月,河南一所中學“集中銷燬學生手機”的事件火了:幾十部從學生沒收來的手機被扔進水裏,或者用錘子砸爛。面對愛玩手機的孩子,家長該怎麼辦?

學校迴應說:這是學校的規定,家長很配合,出發點是爲了學生好,讓學生可以專心學習。

但砸了手機,就真的能讓孩子們不玩手機嗎?或者說,孩子的心真的能回到學習的正軌上嗎?

爲什麼手機那麼吸引人?

手機就像有魔力一樣,特別容易讓人着迷,無論是成人還是孩子,都離不開手機了。

但是孩子與成人還不完全一樣。長時間玩手機,對孩子可能會造成很大的傷害,諸如阻礙身體發育、視力下降、誘發焦慮症、抑鬱症等,而最明顯的、也是家長最擔心的,可能就是成績下降了。

如果想要孩子一下子從手機誘惑中脫離出來,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家長應該着重於培養孩子養成玩手機的自控力。

因爲孩子如果沒有足夠的自控力,就算完全不給孩子接觸到手機,也只是治標不治本。孩子可能會以其他方式來滿足對手機的需求,比如接同學手機,偷家長手機等。

而培養自控力的前提是:家長先要明白孩子爲什麼會沉迷於手機?

孩子沉迷手機?那你該學學這2招!

孩子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1、社交性依賴。現在大部分人都是通過微信、qq等網絡通信工具來進行社交的,孩子也不例外。在微信和QQ裏動則有幾百上千的好友,所以孩子真的很難做到斷舍離。

2、娛樂性依賴。也就是孩子喜歡使用手機玩遊戲、看電影、聽歌照相等等,這些娛樂相比學習,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所以,家長如果希望可以提高孩子對手機的自控力,先要分清楚類型,纔好對症下藥。

社交性依賴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社交型依賴手機的孩子,大部分是由於父母沒有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所以會一直沉迷於網絡來讓自己的情感得以滿足。

也就是說,這類型的孩子,平時可能沒有地方去、沒有人陪伴,所以只能沉溺在手機的社交中,來獲取情感上的交流。

這種類型的孩子,建議家長,平時多抽空陪孩子進行高質量的親子活動。

很多家長總以工作忙、要應酬爲藉口,但是俗話說的好:當你真的想要做好一件事的時候,就沒有那麼藉口。

其實,每日抽出一小段時間陪伴孩子,也花不了你多大的精力。

也會有的家長抱怨說:我都辭職在家當全職媽媽了,這樣的陪伴還不夠嗎?

這樣的陪伴太多了。孩子雖然需要情感的交流,但是也需要私人空間的。

如果一個媽媽將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孩子身上,孩子就會感到壓力,那麼Ta會想要逃離這種壓力。

請家長試想一下,在工作壓力很大的情況下,你是否會想要逃離呢?

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一直倡導的是:高質量的陪伴。

也就是你每天可能只有30分鐘陪孩子,但在這30分鐘裏,你是整個人和心都在跟孩子一起,而不是一邊跟孩子聊天,一邊看手機,心裏還想着工作的事情。

如果有時間,還要多與孩子一起外出,親近自然,感受自然,多參與集體活動等等,這些都有助於孩子遠離手機的誘惑。

當孩子正在快樂的與小夥伴玩遊戲,還會想要停下來玩會手機嗎?

娛樂性依賴的孩子,你可以這麼做

事前約法三章:玩手機可以,但是要約點時間和規則,一旦違反,則後果自負。

在“章法”中必須明確指出孩子需要改進的行動:具體、明確、便於測量。

比如,每天可以玩手機2小時,但必須在完成作業之後,而且每隔一個小時就要停止20分鐘。這樣孩子就容易按照“章法”所說的執行,家長也有標準來判斷孩子的行爲。

同時,要清晰地說明違反“章法”的後果。

比如,如果有一天孩子玩手機超過2小個小時,那超出的時間,將在次日的時間中扣除雙倍的時間。如今天超了10分鐘,那麼第二天就只能玩1個小時40分鐘。

跟孩子解釋“章法”時,多用正面的、積極的詞彙引導孩子。

比如,“你可以每天玩2個小時”,而少說“你每天不能玩超過2個小時”。

當然的,約法三章的前提是尊重孩子的意見。

“章法”要與孩子一起商量,達成共識。然後將“章法”整理打印出來,張貼在家裏的顯眼處,時刻提醒孩子和家長。

還需要提醒各位家長的是,尤其是爸爸:在陪伴孩子的時候,首先,自己不要玩手機,以身作則,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脫離手機!